2024-02-08 05:53:50秦島

嘴再饞少吃4食物,5種東西要多吃

嘴再饞少吃4食物,5種東西要多吃

@秦  島

 

 

 

   血管阻塞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醫養生專家苦口婆心勸說:嘴再饞也要忍!有4種食物儘量少吃,否則長期下來血管會“受傷出大問題。

   由於長期的習慣,體內膽固醇開始沉積在動脈皮膚下,形成脂肪條紋,容易導致血管阻塞。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更有必要減少容易造成血管阻塞的食物攝入量,以減少血管的淤積,延緩血管的老化和阻塞。

   開门见山,首當其沖就是油炸食品。大家知道这些东西多數都很美味,因為經高溫油炸、脫水,食物變得酥脆,口感好。但通常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會提高人體內低密度脂蛋白水準,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準,增加化學副產物的產生,使血管發生堵塞,形成血栓。血管變得很脆弱,容易引發動脈硬化、中風這樣的心腦血管疾病。可以以煎製的方法來代替油炸。也有香酥的口感,還做到了少油,低熱量,低脂肪。降低血管堵塞的危險。

   二来数到高糖食品。指的是那些含糖量高的甜點、蛋糕、糖果、曲奇餅乾等。含糖量驚人,除了會使血糖升高,引發糖尿病外,也會擾亂膽固醇,引起血管收縮,增加血管壓力,從而堵塞血管。喜歡吃甜食的人,以較健康的水果來代替高糖分的甜點,也可在家自己製作點心,這樣原料有哪些、糖放多少、奶油放多少,都心裡有數更健康。也可以購買無糖食品。

   第三醃製類食品也是大忌。也經常出現在日常的餐桌上,尤其是年紀比較大的人,不管吃麵條、喝粥、吃米飯,都會配一碟鹹菜,或是幾塊腐乳一起吃。還有臘肉,也是經過醃製和風乾製成的。在製作過程中都會加入大量的鹽。因此,鈉含量基本都是超標的。如果常吃,會加重身體各器官的負擔,堵塞血管,出現心血管疾病。因此,一定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另外,每人每天攝入的食鹽以3至6克為宜,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

   酒精傷肝大家都知道,但是對於血管也有很大的危害。當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刺激血管壁上的內皮組織,使血管表面變得凹凸不平,而一些脂類物質就會趁此機會藏匿在這些血管壁之中。長此以往,就容易形成血栓,引發腦梗、動脈硬化、中風等各種心腦血管問題。因此要及時戒酒或少喝酒,特別是白酒。

   與此同時,現在越来越多人重视食療養生。營養專家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有五種食物卻要多吃。

   花生的藥效物質是白藜蘆醇,能抗氧化以及稀釋血液,降低血小板凝聚,而且在花生中還有不飽和脂肪酸,這個在軟化血管,控制血脂血壓方面很好。

   蕎麥米藥效物質是微量元素鉻、蘆丁、亞油酸等物質。可整體上改變血管的脆性,改善血液迴圈,增加心腦血管的血流量,提高紅細胞的活性,使其增載入氧量,抑制血小板之間的粘連。

   槐米的藥效物質是芸香甙,可以增加血管的韌性彈性,對毛細血管,以及已經堵塞的血管很好,能防止其破裂出血,而且多吃槐米還可以涼血止血。

   桑葉藥效物質是桑葉多糖、γ-氨基丁酸、黃酮類化合物等。桑葉很少當食物吃,但可用來泡水喝,也是屬於藥食兩用的食物,對調節心率失常、降低血粘度非常好,利於血管堵塞的改善。

   燕麥藥效物質是β葡聚糖、膳食纖維。這兩種物質能抑制身體對膽固醇的吸收,也就能減少血管血液中膽固醇,對降血脂很好。

   综而言之,這些食物藥食兩用,但也請大家注意,食療是一件長期的事情,想要好效果就需要堅持。血管堵塞嚴重的,需定期做動脈硬化檢查,必要的時候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降脂抗凝的藥物。

   顺便一提,食療是一種中醫及印度醫學等的固有醫學概念,醫學中歸類為替代醫學。所謂「醫食同源」。在中國及亞洲國家,食療的傳統概念及智慧深入民間。《黃帝內經》中提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有一卷「食治」;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不單介紹藥物,更記載有300多種日常食物的療效,並提出多種食療藥膳方。

     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