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4 21:10:20秦島

留千年榮光,天下不敢小惠州

留千年榮光,天下不敢小惠州   

@秦  島

 

 

  “一從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清代詩人江逢辰的這句話,概括出了惠州人的文化自信,那是蘇東坡留給這座城市的千年榮光!

  人生中幸與不幸經常就像一張紙的兩面,可以繼續描繪並展示不同的圖畫。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當年落難被貶到廣東惠州時,當地另一個文化符號也開始閃亮,那就是西湖。由此,見慣贬謫湖北一輪風雨侵襲的蘇先生再次正面應對,寄情山水,此乃西湖畔的樂與痛。向逆境中的蘇軾敞開溫暖懷抱的,不止有在此地的官員,及淳樸善良的惠州人,還有風光秀美的惠州西湖。

  提到惠州这个南粤客家之地,你最先想到什麼?無非就是:蘇東坡、西湖、羅浮山……想當年,從蜀地眉山走出來的青年才俊蘇軾,憑著橫溢的才華和崇高的報國志向,仕途也順利了幾年。不過,文人性格及其張揚的個性,終於以文獲罪,因烏台詩案下獄,第一次跌到了人生低谷,惠州蒙难可謂雪上加霜了。

  惠州西湖是惠州市境內的城市淺水湖泊,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5A級旅遊景區。面積3.2平方公里,水體面積1.68平方公里,其景觀由「五湖六橋十八景」組成。「西湖」一名最早來源於蘇軾被朝廷貶至惠州時所作的詩詞,至今仍留有和蘇軾有關的蘇堤、西新橋、王朝雲墓等遺蹟。在歷史上,惠州西湖曾和杭州西湖、安徽潁州西湖合稱為中國的三大西湖。

  據記載,當時還不叫“西湖”,而稱豐湖。蘇軾曾任杭州太守,杭州西湖的美名和大文豪的聲名相得益彰,“水波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成就了杭州西湖,杭州西湖也成就了蘇軾。多年後帶著杭州西湖美好記憶的蘇軾來到惠州,也倍感驚喜地喜歡上了比杭州西湖大兩倍的惠州豐湖。有文人情懷的他愛游山逛水,豐湖邊留下了他密密匝匝的足跡。

  蘇詩人不僅白天遊西湖,興致一來,夜晚也出遊。這寫進了他的詩文:“予嘗夜起登合江樓,或與客遊豐湖,入棲禪寺,叩羅浮道院,登逍遙堂,逮曉乃歸。”並詩雲“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蘇軾《江月五首(並引)》)

  後人云:“東坡到處有湖”。而惠州西湖的得名,其實就和蘇軾有關。惠州豐湖位於惠州老城之西,蘇東坡習慣地(也可能是故意地)稱之為西湖。剛到惠州不久,他就在一次遊湖後,頗帶醉意地寫道:“夢想平生消未盡,滿林煙月到西湖。”《贈曇秀》詩雲“人間勝絕略已遍,匡廬南嶺並西湖。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橫秋水。”再後來他的詩文中屢屢出現“西湖”叫法。然蘇軾都這麼稱呼,惠州人自然樂見其成。

  南宋之後,人們普遍將惠州豐湖稱為“西湖”。曾寫出《東坡寓惠集》的明代大學者張萱詩云:“惠州西湖嶺之東,標名亦自東坡公”。惠州西湖因蘇軾得名,也因蘇軾而揚名。用現今的說法,經他詩文傳揚,惠州西湖完成了從“民生工程”到“風景名勝”再到“文化遺存”的昇華與過渡。

  在歷史上,其實與惠州西湖有關的名人數不勝數,名聲較大的就有楊萬里、文天祥、黃遵憲、丘逢甲等,但要說對西湖影響最大,還是蘇軾。清代學者黃安瀾在其所著《西湖蘇跡》中稱:“西湖山水之美,藉(東坡)品題而愈盛。” 蘇軾,這位900多年前的宋代大文豪,當年因政治失意,被貶謫到惠州這個南方小城。從此,他成了這個城市的文化名片。

  蘇軾到達惠州還沒下船,熱情的惠州人已聚在碼頭歡迎他。當時的惠州主政者詹範對他也很不錯,把當時接待朝廷官員的“合江樓”給蘇軾住。惠州沒有辜負他的嚮往,他也對此表達了欣慰和歡喜。“海山蔥曨氣佳哉,二江合處朱樓開。蓬萊方丈應不遠,肯為蘇子浮江來。”(《合江樓》)

  就是這樣,惠州幸運地迎來了給本地文化帶來無限榮光的大詩人。在惠州時,他只是“節度副使”,不僅官位低微,並且作為貶官,也毫無職權。但就在這樣的逆境中,蘇軾的民本情懷和赤子之心仍在閃光。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