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3 04:29:44秦島

(故鄉道古今4)山中拜觀音,世外桃源 “小西天”

故鄉道古今4

山中拜觀音,世外桃源 “小西天”

@秦   

 

 

        我四年多沒回家鄉平和縣了。當兵轉業30多年住在縣城的老友建議,在小溪應去著名的觀音廟“小西天”拜拜。它位於聯光村大坑山中,故又稱“大坑巖”。距縣城約5公里,背靠小溪第一高山雞籠山峯,一年四季竹蔥蘢,雲霧繚繞,變幻莫測,宛如仙境。

        此廟當然沒有聞名海內外的平和文峰鎮三平寺這麼規模宏大,但香火也旺。面向天馬山脈,面前山崗,大齒交錯,節節相護,藏風聚氣,天馬山脈橫臥運方,翠屏當戶。左右大坑山脈,牛頭倉山,起伏連綿,猶如兩頭雄獅對望鼓戲,栩栩如生,所以“小西天”大坑巖地理又有“雙獅結佛”之美稱。大坑坑流,斜從廟前流過,流水潺潺,清冽甘甜,蜿蜒曲折,瀑布層生,猶如銀色彩鏈,揮舞雙“獅”之間。

         “小西天”建於兩“獅”之間,幽谷腹地,坐西向東,寬約5米,深約6米,同字殼結構,屋頂琉璃瓦,仰紅覆綠,瓷雕雙龍戲珠,雙鳳牡丹,古樸典雅,小巧玲瓏。廟內後半部為佛殿,正中觀間佛祖蓮座,安放觀音佛祖金身,兩側假山分層安放十八羅漢,前半部為供桌,安放燭台香爐,觀音佛祖金身頭頂牆上,鉗裝圓滿形水銀鏡一片,配以閃光圖案,廟前約30米處有一天然小石潭,貌似浴盆(俗稱“石腳桶”),潭水清涼,清澈見底。

        夏未秋初,旭日從天馬山升起,日光照臨“石腳桶”水面,正好反射在觀音頭頂鏡頭,閃爍生輝,祥光滿室,加上繚繞香煙,給人以身臨仙境之感,廟宇周邊古榕翠柏,四季常青,奇花異草,美不勝收,身臨其境,猶如置身“世外桃源”。   

        據考歷代傳説,早在明未天啓年間,有一遊方高僧據傳來自普陀山,因看中“雙獅結佛地”,就在該處結一草菴,奉祀觀音佛祖,誦經修行,參憚悟道。該僧不但深悟憚機,還精通醫學,猶擅長治療男女不育之症。因此,周邊民眾,前往拜佛求醫者日益增多,且大多都如願以償,喜添貴子。因此,人們就把這裏的觀音佛祖譽為“送子觀音”。後來,周邊民眾感念觀音佛祖慈恩捐資獻工,將草菴改成青磚觀音廟。

        時至大明崇禎年間,明代著名學者黃道周,遊學閩南,應年友李光熙(侯山李氏八世祖,崇禎時進士,後官拜廣東新會縣令,翰林院檢討)之邀,作《李節母許太孺人墓表》,相攜遊覽大坑巖。適逢雨後斜陽,交口讚曰:“不亞西天勝地,何殊蓬萊佩境。”感嘆之餘,黃道周揮毫書下“小西天”三個大字,贈作草菴匾額,

        李光熙亦即興作詩曰:“大雲起雨施西極,坑水流波映翠巖。”之佳句。自此,“小西天”譽滿琯邑,聲及周邊,香火亦隨之日益鼎盛。信士求籤問事,求嗣得子,仍然靈驗無比。

        清末民初,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土匪活動十分猖獗,拜佛信眾屢遭搶劫,“小西天”香火一度稠零。1949年後,由於歷史原因,“小西天”已無專門管理人員,但仍有香客陸續朝拜。

         “文革”中“小西天”磚牆、屋頂均被拆毀,唯有地基倖存,已成廢墟,香火亦隨之中斷。“小西天”匾額被埋土中,後復修時發現已經腐朽,但字跡尚屬清晰,遂請書法行家依原跡描下,現存“小西天”匾額即黃道周原跡複製。

             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