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8 17:50:26秦島

久違泉郊名山 朱熹二度登覽唱賦(九日山 四之1)

久違泉名山    朱熹二度登覽唱賦(九日山    四之1)

@秦 島

 

 

 

 

  家在泉州北郊風景名勝區清源山南麓的詩友“時光蔓延”,已經相識30好幾年了。我來香港之後很少相遇,多年前在香港見過一次。她的詩也應該不常寫,但到處旅遊拍的圖寫的解說依然很有詩情畫意。十分優雅,樂見。

  看到她在朋友圈說道,最近家裡裝修,初一十五禮佛諸多不便。今天搭乘6號公交前往九日山延福寺。暖陽高照,晴空萬里,難得冬日好天氣。

  近年身體有恙,時光蔓延休養期間較有空閒遊玩、拜佛,修心養性,有益健康。前些天她饒有興致去了遠郊洛江山區走走。“第一次知道河市有座五台禪寺,是十五年前跟教練路訓時開車途經,當年只是荒山中的一棟小樓而已,如今已是這派規模壯觀今日有幸再遇法殊師傅,佛緣不淺。”

  今天趁著友人的遊趣,我也來唠叨一下久違的九日山和延福寺,30年前在泉州八年間我常去採訪相關新聞,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织科考隊參訪海上絲路遺蹟,宣佈確證泉州為古代海上丝綢之路的起點。

  九日山在南安市境內豐州鎮西面,距泉州市區約七公里,離南安市區16公里,為中國著名海外交通史蹟,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日山得名,一曰晉代南遷者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均在此登高北望,故稱之;一曰古代曾有一道人自言從德化戴雲山最高處走了9天路程至此,故名。

  泉州城內無人不曉九日山,九日即旭字,所以也叫旭山,當地有旭山村。該山歷史悠久,自唐以來,文人墨客曾先後登臨或隱居於此。山勢疊疊奔騰,高98米,岩石懸崖,巖嶢崢嶸,綠樹掩映搖翠,山前晉江流水蜿蜒盪漾,真是“溪流灣漾,峯巒映發,奧街明秀,隱為一區”,景色迷人,風景優美,文物薈萃,成為泉州著名的遊覽區之一。晉江蜿蜒于山南,江上原有金雞大橋,為宋時所建,後改為金雞水閘。九日山現為國家5A級景區--泉州清源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山有東西北三峯,其形如鉗。西峯因唐代名詩人秦系在此隱居,故稱高士峯,或稱西台。頂峯有五代石佛造像,稱石佛山。石佛為五代陳洪進所倡刻,高4.5米,寬1.5米,袒胸盤坐於蓮座上,衣紋流暢對稱,為泉州最早的石雕造像,外築石亭,以保護石像,全系石構,硬山式屋頂,面闊進深,均具一間,呈方形。東峯因唐代宰相姜公輔貶謫隸泉,寄跡山中,卒後葬此,故名姜相峯,或稱東台,又因其形似麒麟,俗稱麒麟山。北峯連接東西兩峯,叫北台,三峯環抱成一塢,曰白雲塢。塢中白雲出岫,碧譚幽間,出峽南注,為菩薩泉勝蹟。

  名山總與名人結下不解之緣。南宋當過閩南另一府漳州知府的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起任泉州同安縣主簿期間,曾與好友兩次遊覽九日山,留下了感懷詩篇。

  第一次是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朱熹與好友傅自得登遊九日山,這次憩遊歷時9天。朱熹在廓然亭詠《題廓然亭》以記遊,還寫下《題九日山》詩:“昨遊九日山,散發巖上石。仰觀天宇曠,俯嘆境窄。歸來今幾時,夢想掛蒼碧。聞公緒茅地,復憶□疇昔。年隨流水逝,事與浮雲失。了知廊然處,初不從外得。遙憐植杖翁,鶴骨雙眼碧。吟嘯明月中,秋風桂花了。”

  此外,還題有《贈巖僧》詩一首:“巖中老釋子,白髮對青山。不作看山想,白雲時復還。”

  第二次是淳熙十一年(1184年),朱熹和永春理學家陳知柔結伴重遊九日山,在蓮花峯有和陳休齋的遊山感懷詩石刻詩一首。重遊九日山時,朱熹依然與禪僧交遊唱和,如《奉酬九日東峯道人溥公見贈之作》:“幾年回首夢雲關,次日重來兩鬢斑。點檢梁間新歲月,招呼臺上舊溪山。三生漫説終無據,萬法由來本自閒。一笑支郎又相惱,新詩不落語言間。”

    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