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9 18:52:12秦島

“意象” 通向“意境”, 拓審美想像空間

“意象” 通向“意境”, 拓審美想像空間

@秦    島

图片

 

  對中國古典詩歌推崇備至的美國詩人龐德(1885-1972)就曾感嘆道:“用象形構成的中文永遠是詩的,情不自禁的是詩的,相反,一大行的英語字卻不易成為詩。”

  作為象形文字,漢字源於原始的近乎圖畫的符號,如“日”“月”“水”“火”“山”“川”“馬”“牛”。相對於西方的拼音文字,漢字與詩的意象表達手法有著某種天然的聯繫,甚至有人據此提出“字思維”。不過,作為象形文字的漢字在長期的演變過程中,已逐漸抽象化。

  在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註、假借這六種造字法,由於漢字越來越豐富,象形的比重越來越小。現代漢字系統更加複雜完整,表現力更強。於是,詩的意象表達,主要是藉助一個個代表物象的詞彙,而不是依賴組成詞彙的單字本身的形象性。儘管如此,漢字殘存的象形特徵,對於詩的意象表達,還是不無助益的。

  有學者說,一個人可以不寫詩,但生活不可以沒有詩境。意象與意境是詩歌鑒賞中的兩個重要概念,但對於它們的含義,許多人卻往往混為一談。《現代漢語詞典》上也未對此加以區分,對“意象”就簡單釋為“意境”。正確界定其含義及關係,對於詩歌閱讀和寫作都有積極意義。

  福建客家連城籍文藝理論大家、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童慶炳(1936.12.—2015.06),在《文藝理論教程》一書中對二者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學藝術作品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是抒情作品中呈現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及其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像空間。意象是以表達哲理觀念為目的、以象徵性或荒誕性為基本特徵以達到人類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為藝術典型。根據這個界定,我們可得出以下幾點:首先,意象是一個個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觀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體的;意境是一種境界和情調,它通過形象表達或誘發,是要體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組合構成意境,意象是構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徑。正確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像。

  詩歌創作為什麼要用意象?意象在詩中究竟起什麼作用?有四方面,1、所要表達的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審美的愉悅。2、有空白留意增加了詩的張力性。3、避免與當時的政治發生衝突。4、確立篇意。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和怎麼寫,梳理好思路,以至不會東一筆西一筆亂寫。每個小節裏還可以有小的意象加細內容,讓讀者更感覺身臨其境。

  在以象寓意的純意象詩中,意象是給情思一個載體,其作用在於“託物言志”,“借景抒情”;在直抒胸臆的點綴性意象詩中,意象是作為情思的裝飾和詩美的印證。那是分析詩的情思、意象和語言三要素的關係得出的判斷。如果從詩歌創作的一般原理出發,則可能對意象的作用作出進一步的分析和歸納。

  如果詩意對於人生是一種精神的維生素,若詩人想要把某種維生素提供給讀者,他不必提供維生素的純各類補品藥劑,而可以用提供含有維生素的蘋果、橘子等的水果這一方式。因後者色香味形俱佳,口感更好,使閲讀過程成為一個充滿愉悅的過程,讓讀者更好的吸收。

        綜合學者論述,意象構成意境主要有兩種情況:

  其一,由一個意象構成一個意境。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詩中只有一個意象——墨梅。但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樹帶著墨色的有個性的梅。細細品味,我們能感受到詩中有一種狂放不羈,特立獨行,安然自適的藝術境界,這種境界是通過這樹梅形成的,這就是本詩的獨特意境。一般詠物詩大都如此。

  其二,意象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個意象構成一幅生活圖景,形成一個整體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由一系列單個的意象——黃鶴樓、煙花、孤帆、長江等——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幅藏情於景的逼真畫面,雖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顯情深意濃。詩中沒有直抒對友人依依不捨的眷戀,而是通過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佇江邊若有所失的詩人形象,表達得情深意摯,表面上這首詩句句是寫景,實際上卻句句都在抒情,引發讀者無盡的審美想像,形成了詩歌雋永的意境。從上述兩例我們可以發現,意象離不開意境,“梅”離開全詩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詩中的獨特涵義,“孤帆”脫離原詩意境,也與眷眷離情無關。

  當然並非所有的意象組合都能構成意境。元代雜劇(元曲)作家(1226年—1306年),的《秋思》:“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鷗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綠葉黃花。”共並列了十二個意象,雖也鮮明生動地呈現出絢麗的秋色圖,但並無飽滿深摯的情感,缺乏“情與景”“情與理趣”的自然融合,就無法構成“誘發”人想像的“審美空間”,缺乏意境,當然就難以感人了。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