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要吃芋艿,檳榔芋配客家娘酒!(食芋三記 三之1)
中秋要吃芋艿,檳榔芋配客家娘酒!(食芋三記 三之1)
@秦 島
我小時在福建客家的鄉間種過菜芋,家裡並沒有種檳榔芋,原因至今不清楚,中秋節就有新芋吃,也必定要吃。過兩天又中秋月圓了,又很想念無遠不遠的爹娘。月餅已有了,兒女也買,但沒有芋頭,今天想去街市買。前階段妻倒是買芋炸或蒸食,不是做糖水甜品。
歲月滄桑,月有圓缺,人有悲歡。我沒忘記中秋佳節要吃芋艿,最好是檳榔配客家娘酒!這個節卻還在香江過,已第五年,有檳榔沒娘,更沒有娘酒!
岳母是地道泉州城裡人,家中也愛做芋菜,她卻是吃齋的,所以芋頭是常備之物。老人癱瘓失語11年,也不在兩年多了,當時獨女因疫情入不了關不在深圳身邊,和岳父一樣都未等到中秋月圓。天註定不圓。
“剛挖的芋頭,需要的話可聯繫我。大伯家自己種的,吃不完,他說要賣掉一些。” 家在閩南的老同學一學生安燚在朋友圈裡廣而告之。我一望圖片就知:看來是檳榔芋!
天南星科草本植物芋的塊狀根,又稱芋奶、芋艿。中國南方及華北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採收,洗淨鮮用,亦可曬乾用。含蛋白質、澱粉、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B2、C,皂甙等成分。生品有毒,味辛麻口,不可服食,只可作藥,入丸、散。中醫認為其味甘、辛,性平,有小毒。主要作用能益脾胃,消瘰散結。現代可用於淋巴結核和慢性淋巴結炎。
芋子,客家話芋艿,人多喜食之,但“多食難克化,滯氣困脾”(《本草衍義》),故需留意。聽大人說芋子有藥用價值我平時很喜歡吃芋艿粥:乾芋子100g,研末(或鮮芋子200g,切小塊),同適量粳米煮粥食,“能治小兒連珠及虛癧,大人亦合,並可免一切疥瘡。”再說芋艿丸:芋子(大者),適量,切片曬乾,研細末,用海蜇、荸薺煎湯泛丸。每次9g,溫開水送服,功效化痰散結、消瘰癧的療效較好。用於瘰癧已潰或未潰。還有鮮魚芋艿羹:鮮宇子250g,鯽魚或鱧魚500g。加水與芋子同煮至爛熟,放胡椒、豬脂、食鹽調味食。此方源於《食療本草》、《日華諸家本草》。芋子能益脾胃,得此二魚,則調中補虛,益氣之力尤強。用於脾胃虛弱,虛勞乏力。
白糖芋艿是很簡單的吃法。將芋艿洗凈備用;蒸鍋的水大火煮沸後,放上芋艿將其蒸熟,可以用筷子試一下是否熟透;趁熱剝皮蘸糖即可。
蔥油芋艿。芋子去皮洗凈,放入熱水鍋中煮熟撈出。放入冷水中冷卻剝皮;鍋熱放入適量的油,加入蔥白煸炒出香味;放入芋艿翻炒,加入鹽、糖和水燜煮至湯汁略稠;.撒上蔥花翻炒均勻即可。
個頭偏大的芋頭就不適合清蒸直接吃了,細膩的口感差了一點,這時的芋頭可以換種吃法。切成長條狀,或油炸裹糖霜,或與肉一起燉煮,不同的風味,各有各的美味。
檳榔芋也屬於天南星科芋屬 [多年生單子葉草本植物。植株高110-150釐米;葉族直立;葉片闊卵形,先端較尖,葉基心形,深綠色,葉片中央與葉柄相連部位及葉脈紫紅色;葉柄綠色。球莖長橢圓形,深褐色,肉白色;母芋大,子芋長卵形。花期7-9月。檳椰芋形似橢圓,外皮粗糙,內呈檳榔紋,故名“檳榔芋”。
檳榔芋具有補氣養腎、健脾胃之功效。檳榔芋澱粉含量頗高,肉質細膩,具有獨特的風味,且營養豐富,清朝年間列為大清貢品,因而享有“皇室貢品”之稱,是民間傳統宴客佳餚,深受各地人們喜愛
原產於中國南方和印度等炎熱潮濕的沼澤地帶 ,主要分佈在中國廣東、廣西、台灣及福建。檳榔芋喜高溫,潮濕,不耐。檳榔芋栽培檳榔芋宜選擇地勢開闊平坦,水利條件好,土壤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強的水田種植 [11] 。檳榔芋是以地下莖的子芋為種進行繁衍接代的,屬無性繁殖。
反沙芋頭,是潮州菜的一道很講究烹調功夫的甜點,把切成手指般大小的芋頭,加入沙糖炒勻至芋頭塊乾身及香脆。難度是先把沙糖下鑊慢火炒溶成液狀,下芋頭條繼續炒,使芋頭條在炒熟的同時要全條被糖液全包裹並慢慢轉乾回沙糖狀全包裹著芋頭條,由沙狀轉液狀再轉回沙狀此過程稱為「反沙」,習慣上進食反沙芋時配合喝鐵觀音,有消除滯脹感的作用。
做法工藝含金量頗高。香芋去皮切成大小均勻的條狀;鍋熱加入適量油,油熱後放入香芋條炸至表面變硬盛出,可以用牙籤檢驗是否炸熟;另起鍋加入白砂糖和水,2:1的比例,小火熬製糖融化成糖漿開始冒泡變稠;加入香芋條翻炒,均勻地裹上糖漿後關火,繼續翻炒待溫度降低至香芋條裹上一層白糖霜即可。
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