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怎樣料理不會黑,3招保翠綠
絲瓜怎樣料理不會黑,3招保翠綠
@秦 島
太多人喜歡吃絲瓜,但不知怎麼回事,煮出來的瓜總變黑色,影響賣相。飲食行家說想保絲瓜翠綠,給個小貼士便解決了。下鍋前再切、用熱油包覆絲瓜炒、起鍋前再加鹽。
絲瓜又名菜瓜,是閩台港澳常見蔬菜之一,除了煮湯之外,加蝦米、蛤蜊、鹹蛋一起炒,口味更是一絕,不過在烹調過程中,絲瓜很容易變黑。想保住絲瓜翠綠,食家分享秘訣:下鍋前再切、用熱油包覆絲瓜炒、起鍋前再加鹽。台灣本島以種植圓筒絲瓜為主,果肉綿密、香味明顯;澎湖則是以稜角絲瓜為主,稜線明顯、顏色鮮綠、口感爽脆。絲瓜烹煮後顏色較深,是因為含有酚類成分,在空氣中氧化或過度加熱,及礦物質影響,才會煮後變黑。
因此,一是要煮再切:刨去最外層粗皮部分,下鍋前再切片,切成1公分口感會更好。二是熱油包覆:熱油翻炒,讓熱油滲透絲瓜,加入熱水後上蓋悶2-3分鐘。三,最後撒鹽:起鍋前加薑絲、鹽,或者搭配鹹味食材,可以省略撒鹽。
我特別喜歡吃蛋炒絲瓜或絲瓜蛋蛤湯。絲瓜去皮切片,雞蛋加鹽打成蛋液,蒜切末。平底鍋下油燒熱,倒入雞蛋液。稍微開始凝固時用筷子迅速劃散。把雞蛋拔到一邊,下油爆香蒜末。下絲瓜。炒至絲瓜變色出水時,放鹽炒勻即可出鍋。
小時我就好動,很喜歡種絲瓜、葫蘆瓜,田頭地角,撒下種子便可等待收果,中間只需牽藤,不必下甚麼肥,最多有時小孩子去撒泡尿,結的瓜大多,吃不完似的,也不用放多少食油。可以到十月,之後味道就變差。現在農村小孩也只顧上學讀書,很少像以前上山下地幹農雜活,十分枯燥。
長大了才知道,《本草綱目》早就說::“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嫩時去皮,可烹可曝,點茶充蔬。老則大如杵,筋絡纏紐如織成,經霜乃枯,滌釜器,故村人呼為洗鍋羅瓜。內有隔,子在隔中,狀如栝萎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葉卷鬚,皆可食也。”
絲瓜是葫蘆科一年生攀援藤本;莖、枝粗糙,有棱溝,被微柔毛。卷鬚稍粗壯,被短柔毛,通常2-4歧。葉柄粗糙,近無毛;葉片三角形或近圓形,通常掌狀5-7裂,裂片三角形上面深綠色,粗糙,有疣點,下麵淺綠色,有短柔毛,脈掌狀,具白色的短柔毛。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5-20朵花,生於總狀花序上部;雄蕊通常5,花初開放時稍靠合,最後完全分離。雌花單生,花梗長2-10釐米;子房長圓柱狀,有柔毛,柱頭膨大。果實圓柱狀,直或稍彎,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縱條紋,未熟時肉質,成熟後乾燥,裡面呈網狀纖維。種子多數,黑色,卵形,平滑,邊緣狹翼狀。花果期夏、秋季。
台灣諺語曰:“人若衰,種瓠仔生菜瓜”:臺灣俗諺,形容人運氣不佳,諸事不順。絲瓜是夏季到秋初市場上最常見的果類蔬菜之一,隨著大棚反季節蔬菜種植的推廣和普及,絲瓜可以說是一年四季都能夠栽培,經濟效益比較好,生長週期比較短,盛果期較長。
尤其是在北方冬季缺菜的時節,大棚絲瓜在市場上的價格會更加亮眼,因而近年來,也成為北方冬季大棚生產的重點品種之一。相對于南方氣候溫暖、雨水充沛而言,北方大部分地區土壤的先天條件要差一些。同時氣溫和降水也比不上南方,因此想要獲得高產,就必須要借助大棚等設施設備,絲瓜等反季節生產蔬菜更是如此。在實際生產中,一些種植戶對絲瓜的生長特性瞭解的不夠深刻。
種植過絲瓜的人都知道,絲瓜對肥料的需求是比較大的,民間還有“土瘦不種絲瓜”一說,也從側面證明了絲瓜的生長是需要大量的肥料的。作為大棚生產,在種植絲瓜之前,需要對土壤進行肥土處理,結合深耕施用腐熟的農家肥或者有機肥,每畝用量在3000公斤左右。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絲瓜主要有廣東八角瓜、長條絲瓜以及品種比較老的矮壯型絲瓜,其中廣東八角瓜和長條瓜是近年逐漸流行的大棚絲瓜主要品種。八角瓜其表皮較硬,瓜型長度與傳統絲瓜相近,煮熟之後仍然翠綠不變色,因此較長絲瓜及矮壯型絲瓜更受歡迎。
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