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卷肉燕羊腩煲,少不了一樣荸薺
雞卷肉燕羊腩煲,少不了一樣荸薺
@秦 島
昨晚她約了姨媽一家三口,及菲律濱表妺兒女四口晚餐,點了有魚翅和燒鵝的套餐,本想加叫一道泉州人愛吃的炸雞卷,但沒貨。今日週末便想在家包雞卷,這是她的拿手好菜,反正我兒女都愛吃,蒸和炸都可以。
中午我就吩咐她別忘記買馬蹄哦!包福州肉燕和香港人至愛的枝竹羊腩煲,也少不了這樣小東西荸薺,口感口味好,營養又豐富。許多福建、廣東、港人都錯讀成“勃齊”,聽慣不怪。別名很多,如馬蹄、地栗、馬薺、鳧茈、茈骨、烏芋、菩薺、地梨、、馬薯,鋪李子,是莎草科荸薺屬一種。
俗話說:“九月吃一白,一年病不來”!金秋九月,蔬果豐收。此時有一種食物,雖然外表黑黑醜醜不起眼,卻格外適合現在這個時節,經常吃一些,能幫助我們滋潤過秋天。一清肺、二控壓、三通便,老人小孩都愛吃!它就是大家熟悉的荸薺(拼音讀:bí qí),既可以當作水果,也可以當作蔬菜,清脆爽口、營養豐富,有“地下雪梨”的美稱,在北方更是被稱為“江南人參”。主要分為野生類型和栽培類型2個大的類型,一般野生類型荸薺葉狀莖較細、較矮,球莖較小;栽培類型荸薺葉狀莖較粗、較高,球莖較大。
大多數學者均認為荸薺起源於中國和印度。中國關於荸薺的最早記載見於《爾雅》(約西元前2世紀),而“荸薺”一名是北宋成書的《物類相感》(11世紀下半葉)、《本草演義》(1116年)等首次著錄的。荸薺的馴化栽培則比較晚,關於荸薺栽培最早的見於兩宋之際的古籍。分佈於西方國家的荸薺大約於17世紀引入。
除中國和印度,荸薺亦原生於熱帶非洲、東南亞以及澳洲一帶,中國大陸主要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廣東、廣西、湖北、湖南,台灣主要分佈於北部水田,甜荸薺近年產於嘉義縣水上鄉。其口感甜脆,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鐵、鈣和碳水化合物。
可以用來烹調,並可製澱粉。廣東小吃馬蹄糕,就是用荸薺所製的、稱為「馬蹄粉」的澱粉所製。它的纖維是球狀的,容易吸附雜物,有很好的清理腸道功能。若要生吃一定要把芽眼和外皮徹底清除,否則易導致薑片蟲卵進入腸道寄生。
中醫裡認為荸薺可以清熱生津、通便止咳。《本草綱目》中也記載,荸薺能“主消渴痹熱,溫中益氣,下丹石,消風毒,除胸中實熱氣”。它皮薄肉嫩,不僅含有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營養元素,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馬蹄性味甘寒,富含水分,入肺、胃經,具有清肺化痰、養陰生津的作用,可以緩解秋燥引起的咳嗽、痰多,保護呼吸道。
抗菌抑菌,控壓穩糖。研究表明,它含有一種叫“荸薺英”的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鉀含量很豐富,可達到306mg/100g,對制血壓平穩血糖有一定好處。另外,荸薺的澱粉含量比較高,把它當做主食替代部分精米白麵,也有利於體重的控制和血糖的穩定。
馬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水分,能促進腸壁蠕動,幫助大便排泄。對於中老年人群來說是不錯的通便食物。磷元素含量是所有根莖類蔬菜中最高的。磷元素不僅是人體骨骼的重要組成成分,還是核蛋白中多種生物酶的重要組成成分,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
它喜溫暖濕潤,不耐寒,主要分佈於南方地區,多種植在水田裡。因此表皮很容易附著寄生蟲和細菌,尤其是馬蹄的蒂,這個部位更容易長寄生蟲。如果我們直接用牙啃著吃,寄生蟲就可能進入體內。因此,馬蹄最好不要帶皮生吃,食用前必須洗淨外殼、去皮,然後用淡鹽水沖洗乾淨後沸水焯過再吃。
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