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葡萄甲天下,現有600多品種
新疆葡萄甲天下,現有600多品種
@秦 島
一般認為,中國最早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的地區是新疆。至於新疆何時開始種有葡萄、釀制葡萄酒,史籍記載不詳。不過,二、三千年前中亞古國和新疆地區種植葡萄及釀製葡萄酒,卻是毫無疑問的。在中國古代史籍中,這一地區屬於“西域”。
歷史上“西域”所指的地區有狹、廣兩種含義。狹義指蔥嶺以東的廣大地區,即昆侖山以北、敦煌以西、帕米爾以東的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區;廣義泛指自玉門關以西通過狹義的西域所能達到的地區,包括亞洲的中西部、印度半島、歐洲的東部和非洲的北部,但其核心部分則是包括新疆在內的中亞地區。西域盛產葡萄、釀造葡萄酒,既有考古證明,也不乏文獻記載。
新疆葡萄甲天下,是指產於新疆的葡萄,而非新疆獨有的某品種。尤其以吐魯番的葡萄最負盛名,這裡生產的無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營養豐富,素有“珍珠”美稱,其含糖高達20-24%,超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
在秦漢時期,可能是經由北疆傳入了東疆的吐魯番地區,同時可能是由中亞經帕米爾傳入了南疆塔里木盆地綠洲各城廓小國。此時,新疆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已經很普遍了。
新疆葡萄栽培歷史悠久,品種資源十分豐富,現有約600多個品種。有無核白、馬奶子、百家幹、木納格、黑葡萄、和田紅、喀什哈爾、粉紅太妃等。還可釀酒、製作果醬、果汁。盛夏的節走進綠洲,家家戶戶的葡萄架不但會帶給你陰涼,好客的主人還會采來晶瑩的鮮葡萄給你消暑解渴;即使是隆冬,在塔里木盆地一帶的集市上,仍然可以嘗到保存得較好的葡萄。
2002年溝裡種葡萄615.6公頃,生產鮮葡萄168610噸。這裡主要種無核白葡萄,還有馬奶子、紅葡萄、喀什喀爾、百加幹、瑣瑣等13個品種。其果實成球形、卵形。橢園形等,有的葡萄晶瑩如珍珠,有的鮮似瑪瑙,而有的綠若翡翠。那五光十色、翠綠欲滴的鮮葡萄,令人垂涎不止。用無核白鮮葡萄晾製的葡萄乾,含糖量高達60%,被人們視為葡萄中的珍品。
前5世紀前,西域新疆已種植葡萄,同時當釀有葡萄酒。因為在西域,葡萄的種植、釀造技術的傳播是同時並行的。有專家推測,當時用來釀造葡萄酒的原料葡萄很可能是歐洲葡萄種群。據現有考古和文獻資料,歐洲還不是進行葡萄栽培和釀造的最早地區。
新疆吐魯番鄯善縣洋海墓地出土了約2500年前的一株葡萄標本,據新疆考古所專家研究,它屬於圓果紫葡萄的植株,實物為全長1.15米。近年新疆蘇貝希墓葬考古也發現了戰國時期(前475~前221年)的葡萄籽,有專家認為這可能也是葡萄西來的一個信號。
1975年,新疆天山北麓的一座古墓中,也發掘出公元前後的西漢時期(約距今2000年)的釀酒器具一套,其中有球形青銅壺、扁形陶瓷發酵器和木制壓榨葡萄的工具。西漢時期的葡萄墜金耳環在今特克斯牧場、烏魯木齊烏拉泊水庫等地的出土,也間接說明當時北疆區的烏孫等國葡萄的種植、葡萄酒的釀造。
漢文史籍也有這一地區在二千年前栽培葡萄的記載。《史記》載漢時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烏孫、扜罙、於闐等地種植葡萄,出產葡萄酒。《史記》卷123《大宛列傳》雲:“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裡。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有蒲陶酒”,“其北則康居,西則大月氏,西南則大夏,東北則烏孫,東則扜罙,於闐”,“(大)宛左右以蒲陶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
據考證,西漢初烏孫族活動地域包括今新疆哈密、巴里坤、奇台、木壘及伊黎河流域等。於闐即今新疆和田,抒泵即今新疆于田。史料說明,在二世紀前,中亞古國大宛、大夏、大月氏以及中國新疆等地,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的經驗已經很豐富了。又據考古發現,秦代鹹陽宮殿遺址上已有葡萄壁畫,有學者據此認為至晚到秦代中原內地已開始種植葡萄。也就是說在前3世紀以前,內地已種有葡萄。雖然有葡萄壁畫並不能確證內地一定種植葡萄。
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