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8 18:27:10秦島

「盂蘭盆」源於佛教經典目連救母

「盂蘭盆」源於佛教經典目連救母

@秦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盂蘭盆節」,今年閏六月,因此現在才七月初。而七月半民間都要做法事超度亡靈,曰普渡。香港社團都會廣搭戲臺派平安米,演古裝劇度孟蘭節,熱鬧一時,九;龍灣潮汕人多,通常要連續個多月。

01.

  「盂蘭盆」一詞音譯自梵語,是源於佛教經典中「目連救母」的故事而來。原意是「救倒懸」,就是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的意思。目連是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他的母親劉氏常口出惡言,不敬三寶,死後落入阿鼻地獄日夜受苦。目連遂以神通觀看母親死後情形,見其亡母,墮生餓鬼道中,不能飲食,皮瘦見骨。目連心生悲哀,用缽盛飯餵食母親,但其母飯食未入於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吞咽。

  目連悲傷哭啼,遂請示佛陀,佛陀告訴目蓮,十方僧眾須於農曆七月十五日,備百飯五果供於盆中,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于厄難中者,供養十方大德眾僧,才能渡其母脫離餓鬼道。目連依法施行後,其母果然脫離一切餓鬼之苦,目連便稟告佛陀,將來佛門弟子行孝道者,須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七世父母作盂蘭盆普施佛與僧,從此中元供盂蘭盆的習俗便廣為流。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我大學一畢業即派駐泉州中國新聞社記者站,後一手升格為支社,多次探訪了打城戲,當時剛複辦劇團,有個法事劇碼叫《目蓮救母》,還全面瞭解了梨園、高甲、木偶、南音等戲曲劇團,開始接觸泉州學,認識了大批高層次藝術家。打城戲,號稱「閩南戲窩子」泉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02.

  打城戲又稱法事戲和尚戲、道土戲。流行於閩南泉州、晉江、南安、龍海、漳州以及廈門、同安等地區,是由宋元以來僧、道普度超亡法事儀式衍變、發展起來的具有明顯宗教特徵的地方戲曲劇種。“打城”儀式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懺、做功德超度亡靈圓滿的最後一天舉行的,叫“打桌頭城”。

  後來,發展為“打地上城”。再後為適應法事需要,又增加些短小的神怪節目,從宗教儀式圈子裡跳出來,開始在民間喪儀、孟蘭盆會和水陸大醮上演出。 打城戲藝術上受泉州民間藝術的哺育,提線木偶戲對它的影響尤深。早期的音樂、唱白以及科步,帶有濃厚的木偶戲表演風格。後期武戲受京劇的影響,較多採用京戲的武技表演;文戲則吸收了梨園戲和高甲戲的某些科步動作來豐富自己。

  200867日,打城戲經國務院批准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泉州市高甲戲劇團、泉州市打城戲傳承中心、泉州市打城戲傳習所)獲得“打城戲”專案保護單位資格。

03.

  目連救母有諸多版本,在中國流傳最廣的變文版本,是釋迦牟尼佛的神通第一弟子目犍連(簡稱目連、目蓮,梵語:Maudgalyayana;巴厘語:Moggallāna)以神通能力到達餓鬼道,見母親身受餓鬼之苦,最終借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使母親解脫。但最初故事原型是目連請佛陀為其母說法,讓他已經成為天人的母親修成果位,解脫輪回,因說法佈施是大功德,而非儒教影響下轉變的忠孝故事。

  相傳目犍連羅漢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連通過神通看到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食用,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為焰灰,目犍連大聲向釋迦牟尼佛哭救。世尊表示目連雖已是神通第一,但個人的神通力不敵業力,因此必須依大福田力才能救拔,為此目連特別在洞穴外準備盥洗用品,等待結夏安居結束的修行羅漢使用盥洗,並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目蓮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最初盂蘭盆節中,佛教僧眾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的是釋迦佛、眾阿羅漢、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

04.

  目蓮救母的故事,也成為戲曲演出的重要題材,被稱作目蓮戲,目蓮戲常與鄉民的宗教儀式相結合,尤其中元節的酬神者,神功戲更是必邀目蓮戲。

  漢傳《目連救母》故事最早起源於《盂蘭盆經》,張祜曾對白居易說:「明公亦有《目連經》。《長恨詞》云:『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此不是目連訪母耶?」。敦煌變文寫本有《大目犍連變文》、《大目連變文》和《大目連緣起》,元代末年有《目蓮救母出離地獄昇天》。明代戲曲作家鄭之珍著有傳奇《目連救母》,全名《目連救母勸善戲文》。乾隆年間,張照參考鄭之珍《目連救母》,編撰《勸善金科》二百四十集。在中國民間信仰中,《目連救母》故事被改編,不再是透過供養佛僧以救母,而是自己持著佛祖的禪杖,打破地獄之門,救出母親。    

  福建的拗九節相傳亦源於目連救母的典故。後世為了紀念目連孝心,一定要在正月廿九這一天煮放了紅糖的熬九粥給父母、長輩食用。因福州話中「垢」、「九」同音,此粥又被稱為

     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