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天生“救心穴”,勝似6顆救心丹
手上天生“救心穴”,勝似6顆救心丹
@秦 島
周末不算太熱,妻和兒女都外出,我在家讀到一篇介紹穴位養生健心的專文,說的是手上有個穴位是天生的“救心穴”,勝似吃6顆救心丹!覺得對許多人有參考價值,故梳理推介之。
如果突然心悸、心絞痛、胸口憋悶,特別不舒服,請馬上用大拇指的指尖掐揉魚際。用重力狠狠地掐九下,最好是把大拇指倒立過來,利用這樣一個強力刺激來緩解心臟的壓力。用這個方法急救,很可能勝似吃6顆救心丸。中醫稱,此乃每天必做的安心之法。
心臟不好的人最怕刺激,那麼平時的時候你就要多做一些讓自己安心的事情。如果家裡有人心臟不太好的,每天給他做十幾分鐘,效果會不錯。
人的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的部位,醫學上稱其為魚際。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對掌肌;血管當拇指靜脈迴流支;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混合支。
魚際,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太陰肺經。滎(火)穴。在手拇指本節(第一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一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布有橈神經淺支和從拇指流向頭靜脈的小靜脈支。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腫痛,發熱,及扁桃體炎,小兒營養不良等。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
手太陰肺經滎穴,五行屬火;主酒病,虛熱舌黃,身熱頭痛,惡風寒,傷寒汗不出,胸背痛不止,肘攣肢滿,喉幹,嘔血,心痹,悲恐,乳癰。胃氣下溜,五臟氣亂,皆在於肺者,取魚際,足少陰俞。
現代臨床常運用於治療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咽炎、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配合穀主治肺熱所致的咳嗽、咽喉腫痛、失音;配孔最、天突等主治哮喘發作期;單針魚際穴對口乾舌燥者有良好的作用;治小兒疳積可用割治法。
據百科介紹,魚際穴就屬於手太陰肺經之滎穴。經常按摩此穴,可解表、利咽和化痰的功能,對咽痛、打噴嚏等感冒的早期症狀,也有明顯療效。有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咽炎等疾病的人群,都不妨通過按摩魚際穴來輔助治療。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的疾病可通過冶肺來消除,按摩肺經的滎穴可起到清腸熱、化腸燥、通大便的作用。每次最好在排便之前揉搓穴位,從而有利於緩解和治療便秘。
有助提高機體免疫力。按摩大魚際穴,幫助促進血液迴圈,疏通脈穴,可增強肺主皮毛的功能,幫助人體提供抵禦外邪的能力;改善易感體質,達到保健養生之功效。對老年人、久病體虛及患慢性病的人,每天可適當增加按摩次數。
魚際穴所在的位置,正好位於手掌部的心臟反射區。如果突然心悸、心絞痛、胸口憋悶,特別不舒服,用大拇指的指尖掐揉大魚際,用重力狠狠地掐九下,利用一個強力刺激來緩解心臟的壓力。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此方法僅起輔助作用,當身體症狀緩解後請及時就醫。
其實魚際是一個節點。每個人的身體上多多少少都有那麼點小毛病,中醫認為,早醒一般是肺火旺導致的。如果經常在淩晨三點左右醒來,那多數是心肺上火了。而心肺這兩條經都經過魚際那兒,所以心肺之火它都能祛除。
魚際肌肉豐富,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積。魚際與呼吸器官關係密切。每日搓搓魚際,對防治感冒大有益處,而且對咽痛、 打噴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狀,也一治即消。方法很簡單,對搓兩手魚際,直到搓熱為止。大約搓2~3 分鐘,整個手掌便會發熱。這樣做可促進血液迴圈,強化身體新陳代謝,所以能增強體質,防治感冒、咽痛等。
202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