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技藝很「鐵」,展非一般魅力(茶都三韻 三之2)
茶都三韻 三之2
非遺技藝很「鐵」,展非一般魅力
@秦 島
一位安溪鄉親和我用閩南話侃侃而談,顯然把我當老鄉了。也差不多!我說的是泉州腔,沒有漳州口音,小時則是講閩西南客家話的。感覺這次「安溪非遺文化精品展」,雖然時間短,但活動現場營造了寬鬆、融洽的品茗氛圍,讓參加活動的嘉賓在安溪鐵觀音品鑒與茶藝、茶文化舞蹈、高甲戲等非遺文化展示中,感受安溪的非遺技藝和非遺文化的魅力。
香港文藝界林先生也是閩南漳州人,平時愛喝烏龍茶,老家平和白芽奇蘭亦是烏龍名菜,已三十年沒到過安溪,認為比不上鐵觀音那麼「鐵」。又說,今天的非遺文化展示的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喝到了平日不容易喝到的正宗鐵觀音,他不僅早就喜歡上了鐵觀音,也成了高甲戲的「戲迷」,激發了對安溪非遺文化的興趣。他以後也會多喝鐵觀音,多多關注安溪,有機會還要到安溪旅遊,看看那裡的茶山,看看鐵觀音茶是怎麼做出來的,聽場大戲,實地感受安溪風土人情。
安溪鄉親王先生表示,離開家鄉好多年,家鄉茶、家鄉的戲曲都勾起了他們的鄉愁滋味,很高興、很激動能在香港和遠道而來的家鄉人相聚,喝到最正宗的家鄉鐵觀音,看到最鄉土的高甲戲,切身體會到家鄉深厚的非遺文化底蘊,希望以後這樣的活動多多舉辦,他們也會常常參加,並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參與到其中,成為宣傳家鄉、宣傳安溪非遺文化的一員,以實際行動助力家鄉發展。
喝完鐵觀音、看完高甲戲,現場嘉賓隨即來到會場的另一邊,在安溪藤鐵工藝展中看到安溪非遺魅力的另一面。古技今藝令人眼前一亮
安溪還有一樣寶貝,也是獨門的本事,歷史悠久,山區家家都能做竹藤編,已列為國家級非遺傳承專案。安溪更是「世界藤鐵工藝」之都,在全國首創的工藝新藝種,以竹藤編技藝為核心,以鐵、板金等金屬材料為構架,以工藝文化創意為靈魂。產品既有竹藤編的柔美靈巧,又有鋼鐵的韌性耐用,堪稱「鐵骨柔情」。
本次安溪藤鐵工藝展通過圖片或實物形式展示。它們或是各級工藝大師的代表性作品,或是不同藝術風格代表作品,是安溪工藝精品的香港的一次集體亮相。作品內容豐富多樣,形式新穎別致,風格獨樹一幟。
在茶香四溢的展廳,欣賞竹藤編技藝和工藝精品,安溪「雙鐵」互動交融,展現了安溪「非遺」多重風采,得到了嘉賓們的讚賞和肯定。非遺文化精品展讓人們看到了安溪鐵觀音、竹藤編鐵藝工藝、高甲戲等多樣、多彩非遺文化,印象深刻。活動辦得非常成功而且有意義,接下來可以探索更多的合作推廣模式,拓展宣傳專案,在更多的舞臺、平臺上和安溪政府合作,展示安溪非遺文化,助推安溪非遺文化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吸引更多人認識和喜歡安溪。
從茶鄉到香江,從禮堂到社區……安溪非遺文化風采跨越山河,來到香江,第一次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和展演。
活動主辦方表示,2023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安溪置縣千年,文化底蘊深厚,尤其是安溪的「三鐵」文化(安溪鐵觀音、藤鐵工藝、青陽冶鐵),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物品,更是享譽世界的文化名片。
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展示安溪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安溪烏龍茶(鐵觀音)傳統製作技藝、竹藤編技藝、安溪鐵觀音茶藝展示、傳統戲劇高甲等,再現當年鄭和下西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為世界送去茶葉等中華文明歷史壯舉,擴大海絲文化影響力,傳承和弘揚非遺傳統文化,服務海上絲路建設、弘揚海洋文化,深化與香港的文藝交流合作,推動閩港兩地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非遺文化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對於這種非遺文化進社區的形式,市民很是歡迎,既可以增進社區居民對安溪非遺文化的瞭解,增進交流,也可以更加豐富社區文化活動。有本港居民說,第一次在社區參加這種活動,喝到了好喝的鐵觀音,看到了竹藤編、高甲戲等只聽過沒見過的非遺文化,領略到了安溪非遺文化的獨特性,確實很精彩,很難得,希望以後有機會去安溪看看,瞭解更多。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