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獨居吃竹子,野生也食肉(大熊貓系列 六之4)
大熊貓系列 六之4
喜歡獨居吃竹子,野生也食肉
@秦 島
熊貓和別的熊一樣是雜食性動物,處於從食肉動物到食草動物過渡的階段。主要食物是竹子、紅蘿蔔、窩窩頭,野生的熊貓會吃草、野果、昆蟲、竹鼠、羊。科學家認為:「大熊貓具備肉食動物的生理特徵卻不以肉為主食」,是因為一個 味。但牠們的消化系統仍然是食肉動物的消化系統,因此只能依靠腸內細菌分解竹葉,但大多未經消化完整排出。
因竹葉熱量低,熊貓每天要花大量時間進食,平均每隻大熊貓每天吃掉9至14公斤(20至30磅)的竹葉,以彌補其飲食中有限的能量含量,同時為免浪費熱量牠們通常保持靜態生活和避免與同類往來。
由於大熊貓和小熊貓都兼有熊和浣熊的特性,也與這兩個科的動物有著明顯的差異,牠的科學分類一直有爭議,有人提議把大熊貓單列為熊貓科來解決這個問題。即使用現代的基因測試技術,對不同的蛋白或核酸進行比對可能得出大相逕庭的結果。因此大熊貓的分類至今仍有很大的爭議,詳見下文。現存生物中,與大熊貓最接近的生物,是位於南美洲的眼鏡熊。
1980年代後,各國對於大熊貓的分類基本成為兩派,熊科和熊貓科。這些分類的觀點有以下依據。
持熊科主張一派認為:1.形態上與熊相似。2.大熊貓、小熊貓、浣熊、和幾種熊的蛋白質和DNA序列比較,認為大貓熊起源於熊類。3.用大貓熊、黑熊、馬來熊、小貓熊、狗、貓等做血清免疫學比較,分離期免疫距離,認為大熊貓屬於熊科。4.PCR和南方墨點法等方法對大貓熊、小貓熊、馬來熊、浣熊等分析,結果表明大貓熊與熊科中的馬來熊親緣關係較近。
持熊貓科主張一派認為:1.大熊貓的骨骼和消化道與熊都有區別。2.對腦的定量分析後,大貓熊的腦分別有與黑熊和浣熊相似的結構,並且有許多獨特的結構。3.大熊貓初生幼仔尾較熊的長,從幼仔的發育特點分析,熊與貓熊的系統發生淵源不同。4.生態行為與熊不同,如不冬眠、交配方式也與熊不同。5.對大熊貓、雜交熊等的染色體帶核型相互關係的研究,認為大貓熊與熊和小貓熊、浣熊的相似程度很低,應單立一科。6.對大熊貓顯帶染色體的研究,認為大熊貓應在進化中獨居一科。7.依據大熊貓、小熊貓、熊科等動物的線粒體DNA的序列比較,建立的分子系統樹,認為大熊貓、小熊貓都應各自獨立為科。8.對大貓熊和幾種食肉動物的血清蛋白及乳酸脫氫同工酶比較後,認為大熊貓應單立一科。9.古生物化石的依據。
之前,還有一派持浣熊科主張者認為:1.系統解剖結果顯示,比較骨骼、牙齒、臟器等,與小熊貓和浣熊相同。2.從形態學、行為學、染色體數目等比較,認為大熊貓更接近於浣熊,尤其與小貓熊最接近。
大熊貓喜歡獨居,每隻大熊貓有單獨的活動區域。除發情期外,常過著獨棲生活,晝夜兼行。巢域面積為3.9-6.4km2不定,個體之間巢域有重疊現象,雄體的巢域略大於雌體。此外雌體大多數時間僅活動於30-40公頃的核域內,雌體間的巢域不重疊。
熊貓的兩個最顯著的特徵,大尺寸身體和圓臉,適應其竹子飲食。大熊貓較小的體表面積表明新陳代謝率較低。這種較低的新陳代謝率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讓大熊貓能以竹子等營養貧乏的資源為生。同樣,圓臉是強大的下顎肌肉的結果,使牠們可咬開竹子,以比例來說,大熊貓的咬力比北極熊更大。
大熊貓在4-8歲時性成熟,生育年齡可達20歲。交配季節為每年3-5月,雄性通過氣味尋找雌性位置,當有多個雄性爭奪一隻雌性交配權時會變得極具侵略性。熊貓的交配時間很短,從30秒-5分鐘不等,雄性會多次交配以確保成功受精。大熊貓繁殖期為8-9月,妊娠期90-184天,平均135天。[47]雌性每次產下1-2隻幼崽,重85-142克,但野外通常只成活一隻。幼崽約50-60天後睜眼,75-80天後能夠爬行,7-9個月可以少量進食竹子,但仍以母乳為主要食物來源,與母親一同生活約18月-2年後離開。
大熊貓常在冷杉的大樹洞裏生育,一胎產一子,有時產兩子,懷孕時體貌無明顯變化。出生的大熊貓幼子只有一二兩重,呈粉紅色,與成年熊貓形態差別很大。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