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茄明中葉傳中國 從未成大氣候
雪茄明中葉傳中國 從未成大氣候
@秦 島
如今內地許多地方都有種植雪茄這種經濟作物,增加農村産業多樣化和經濟效益。雪茄煙葉被稱為“黃金葉”。初夏成片的煙田蕩開層層綠浪,煙株生長均勻、長勢茂盛。6月開始,迎來第一輪採摘,煙農們一大早就在煙地裡忙碌起來,採摘煙葉,裝車運輸,然後送到雪茄煙葉晾曬廠編杆、晾曬。根據煙葉長勢,分為下部葉、中部葉、上部葉,成熟就摘。
古巴種雪茄每星期採摘一批,持續採摘兩個月,畝產乾葉200斤左右,淨增收2000至3000元。除了種煙,還能在採煙、晾煙時參與務工,獲得收入。煙農說,種植煙葉後的土壤十分肥沃,收割完成後還能種晚稻,糧食生產也不耽誤。
實際上真正的雪茄傳入中國的歷史不短,從明朝中葉就開始有相關的記錄。但始終未形成一種中國式雪茄文化。
看過一組很有趣的黑白照片,充滿滄桑感,展示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四川居民抽葉子煙的情態。這種葉子煙應該算是簡版的雪茄,直接抽或者插在煙鬥上抽。 也叫做葉捲煙,葉捲煙在中國流行了幾百年,最早在廣東一些產煙區如廉江、鶴山、新會、清遠、南雄、大埔等地出現,順治年間入川,落地什邡縣。直到今天,廣東、四川還有人還依然保留著原始雪茄煙的吸食習慣,撕幾片醇化好的雪茄葉片,拿在手裡卷幾下叼在嘴上或插入煙袋抽,這就是中國雪茄文化的原始雛形。
有篇講述中國雪茄簡史的文章說,最早於明朝1611年前,明代著名的詩人學者,莆田縣涵江人姚旅(?—1622年)撰寫的《露書》記載:“呂宋國出奇草,名醺。能令人醉,且可辟瘴氣。”呂宋國即今南海呂宋島一帶,濕熱多瘴,以盛產優質煙草聞名於世,故有“呂宋煙”之名。實際上“呂宋煙”是明朝正德年間經葡萄牙人傳入廣西合浦,那時候的呂宋煙指的還是煙葉。
1751年乾隆年間由印光任、張汝霖編撰完成的《澳門紀略》,裡面提到番人“亦食煙草,紙卷如筆管狀,火燃吸而食之”。
清末洋務派王韜在給朋友唐廷樞的信中,對征煙稅妨礙中外通商的說法予以駁斥:洋酒、呂宋煙向來攜帶至華者,不過以供己用,故在食物中,概不免稅;1894年(光緒二十年)鄭觀應的《盛世危言•稅則》提到“凡進口之呂宋煙、洋酒,只充伙食,概不納稅。”1896年李鴻章訪問歐洲,當時英國贈送給李鴻章一盒雪茄,煙標上印著他的朝服圖像,煙盒上還燙著一行金字:中英邦交從此永固。但當時的記錄就是雪茄。1901年李伯元創辦了《世界繁華報》,他為報紙寫的小說《官場現形記》,裡面也記錄了雪茄。
不過雪茄在中國真正開啟工業化還是從民國開始。民國初期,廣東、上海等沿海對外開放地區,吸食雪茄煙的人增多,雪茄煙生產也依託消費市場發展很快。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西方國家忙於戰爭,外國雪茄煙進口銳減,民族資本雪茄煙廠紛紛設立,僅廣州及附近興辦的大小雪茄煙廠就達100多家,多數是原來的煙絲加工廠改建或擴建而成。而上海一地,有福記、萬利、永通、呂宋、南方、華利、老裕泰、上林等20餘家。
影響力最大的是益川工業社。民國七年(1918年),四川誕生了一個雪茄作坊,一個叫做王叔言的什邡人,舉家遷往成都科甲巷,安定下來後,便和妻子在家試著手工裹煙,很快,在家鄉就有著豐富經驗王家作坊,就製作出了一種兩頭小,中部大,形狀類似於青果或是梔子花苞的雪茄煙,銷量很好,甚至有一種說法流傳:“有錢人抽梔子花,無錢人撿煙鍋巴。” 1923年這個雪茄作坊被王叔言遷回老家什邡,正式命名益川工業社,也就是長城雪茄廠的前身,不誇張地說,益川工業社算是開創了一個雪茄時代。
在益川工業社之前其實還有不少雪茄廠,在四川,上海,湖北宜昌,山東兗州,廣州從事有規模的雪茄煙生產,不過這些雪茄廠在歷史上的地位遠不如益川工業社。
之後由於近代中國波雲詭譎、烽煙並起,中國的雪茄產業斷斷續續,一直是在縫隙中生長,雖然新中國成立後也出現過官方的雪茄132特供小組,可是中國也從未建立起自己的雪茄文化,雪茄也從沒有在中國成為一種大多數人接納的生活方式。
202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