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紫荊花開,香港被冠上「洋」
也是紫荊花開,香港被冠上「洋」
@秦 島
近在福州的女同學阿紅是個「花花公主」,又發花癡了。今次貢獻的是紫荊花(上圖),驟然而觀之,突想起美並非偶然。她拍花草蟲魚肯定是行家,配上幾句話或詩意文字作人生感悟,常引朋友圍觀,多注目幾眼。生命之花不需要太豔麗奪目,但青春光芒卻可以令人天天年輕,沒有時光變老這麼高深的哲學色調。
她的花語說,今日福州雨中紫荊,手機就手機吧,看上去也挺美。生活哪能缺少妥協與將就呢?偶爾幾下,還是可以接受的。
這紫荊花學名Cercis chinensis,又名裸枝樹(中國主要植物圖說)、紫珠(本草拾遺),為豆科紫荊屬的植物,其實有別於香港特别行政区标志的「紫荊花」,與中文名稱近似的紫荊花屬於不同屬的花卉,兩者的外觀也有顯著分別。但在香港基本法第一章第十條提述香港區旗及區徽時,中文版卻把洋紫荊的「洋」字略去變成「紫荊花」,英文版則維持洋紫荊的正確名稱(bauhinia)。據知,此特有品種在1967年引入台灣,並在1984年成為嘉義市的市花及市樹。
百科這樣描述紫荊:落葉喬木,高達15米,胸徑50厘米,但一般作為灌木或小喬木栽植,有變種垂花紫荊花,大為粉紅色;黃山紫荊花為粉紅或乳白色。葉近圓形,長6-14厘米,葉端急尖,葉基心型,全緣,兩面無毛。花4-10朵簇生於老枝上。莢果長沿腹縫線有窄翅。花期4月,葉前開放;果10月成熟。
作為中國的特有植物,紫荊分佈於湖北西部、遼寧南部、河北、陝西、河南、甘肅、廣東、雲南、四川、廣西、山東、江蘇、浙江等地,生長於海拔150米至1,400米的地區。
北京清華大學校花是紫荊花和丁香花,但通常也僅指紫荊花,這是由於紫荊花與校旗、校色的顏色一致,也是由於紫荊花在4月校慶日前後盛開。
洋紫荊才是香港法定代表花卉。在《香港基本法》中,市花洋紫荊的「洋」字被略去而稱為「紫荊花」,中國大陸媒體也依照「紫荊花」來宣傳,故大陸民眾多稱香港市花為「紫荊花」,與一般意義上的「紫荊花」相混淆。
別名香港蘭的洋紫荊,學名Bauhinia × blakeana,英語稱之Hong Kong Orchid Tree;英文名Red-flowered、camel’s foot,是豆科羊蹄甲屬的有花植物,屬於常綠喬木,於香港首次發現,因而在1965年獲定為香港市花。該樹現廣泛作為行道樹進行栽培,其花大而艷麗。此花乃紅花羊蹄甲(B. purpurea)與宮粉羊蹄甲(B. variegata)雜交而成的品種,與大部分雜交種一樣有無法自然繁殖的問題;其花粉因缺少特定染色體而一般無法結果,如能結出莢果(長15至30公分)亦通常不帶種子、無法成熟。
洋紫荊首先在1880年左右於香港島薄扶林鋼綫灣由一名巴黎外方傳教會的神父發現,並且以插技方式移植到薄扶林道的伯大尼修道院。1908年,當時的植物及林務部總監鄧恩(S.T. Dunn)將洋紫荊判定為新物種,並且於《植物學報》發表有關資料。人們將洋紫荊的拉丁文學名的種加詞命名為Blakeana,以紀念熱愛研究植物的第12任香港總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伉儷。現存於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植物標本室編號 Hong Kong Herb. No.1722 的模式標本,相信該標本是最初發現的原樹標本。
香港有長出莢果的洋紫荊,這一結果現象在大埔區出現。種植洋紫荊旁有結果的紅花羊蹄甲、開花的白花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同一地方有4個羊蹄甲屬的品種。在大埔河畔見到結果洋紫荊共有3棵,莢果的數量甚多,並且有很多的位置與花並存。莢果很多未長大已萎縮,而打開莢果內裏沒有種子和沒有繁殖能力。
洋紫荊的葉較羊蹄甲的大,上端葉緣較尖,喜好高溫,常栽培在日照充足的地方,夏季乾旱期要多補充水分,病蟲害少。花期約在10月開始,而且花期頗長,由每年的11月初至翌年3月。由於混種植物不能自行繁殖,這亦即是表示,現時香港所有的洋紫荊都是該棵於1880年首次於野外發現(亦是唯一一次於野外發現)的洋紫荊的複製品。因此,洋紫荊的基因池受到侷限,這也是洋紫荊對病菌的抗抵力較弱的原因。
另一個問題是洋紫荊和其他羊蹄甲屬的樹木一樣,木質較弱,在風暴下較易倒塌,由於香港位處西太平洋颱風帶,所以在廣泛種植時便需要考慮風災的問題,應避免種植在當風的位置。
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