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4 12:21:08秦島

「虎咬獅」:閩南版肉夾饃食過末?

「虎咬獅」:閩南版肉夾饃食過末?

@秦  島

 

 

 

  「虎咬獅」?問你呢,閩南版肉夾饃食過末?

  相隔近四年,上月攜妻去了一趟千年古長泉城州,還是下榻習慣了的泉州酒店。當晚老朋友在酒店宴請我等友人,山珍海味、藏了20年威士忌不說,席中出了一道肉夾包,號稱「虎咬獅」,實在太令人驚喜。我一向愛吃饅頭包子,廈門大學食堂的饅頭又白又嫩又軟,聲名在外,那時夾油條就夠美味了。

  朋友說,這是我們閩南版的肉夾饃小吃,泉州人個個愛喫。我不是泉州人,卻是泉州女婿,十分熟悉當地大菜小吃,可以說早就吃遍了。肉夾包過去是閩南傳統婚宴上的必備麵點,現在泉州人也依舊食之不疲,才不管它紅燒肉肥膩,反之那叫真好味。

  說到肉夾饃,也稱臘汁肉夾饃,是源自陝西省的著名小吃,現在全國到處都能吃到。在關中地區的陝西方言中,人們往往簡稱夾著其他食料的白吉饃為「夾饃」,然後在前面加上該食料的名稱,如花乾(一種用刀剞後油炸的豆腐乾)夾饃,菜夾饃,臘汁肉夾饃。

  陝西肉夾饃使用的肉是臘汁肉,一種用大鍋煮製的豬肉,要求煮製時鍋中肉湯上有較厚一層油脂,以作保溫留香作用,由於油脂較多,冷卻後油脂淨白如臘、瘦肉也如蠟浸,故名臘汁肉;此肉類似醬肉,但比一般醬肉酥爛,滋味鮮長。饃使用的饃則是白吉餅,麵是發麵,長時間揉麵讓麵糰較硬,烤製後就會保留獨特的口感。早年使用吊爐,以木炭烤饃,現今多使用燃氣火源。

  在陝西以外的一些地方,肉夾饃中的肉是以類似製作土耳其烤肉的方法烤製而成。除了肉之外,也有做法是會在其中加入青椒來增加肉夾饃的美味,這也是廣泛認可一種吃法。

  據知,陝西地區除使用白吉饃的「臘汁肉夾饃」,還有寶雞西府的肉臊子夾饃(肉臊子中放食醋),潼關肉夾饃等。後者與白吉饃不同,其饃外觀焦黃,條紋清晰,內部呈層狀,餅體發脹,皮酥里嫩,火功到家,食用時溫度以燙手為佳,且老潼關肉夾饃是熱饃夾涼肉,餅酥肉香,爽而不膩。

  再說,肉夾饃與西方的漢堡包形狀相似,英語burger-like sandwich,漢語中通稱「堡」。源於南美的arepa與肉夾饃風格相似,前者用玉米粉製成。在日本長崎新地中華街稱之為「角煮饅頭」(角煮まんじゅう),取其為滷五花肉夾饅頭之意。

  還有台灣的刈包,亦作割包,為台灣知名小食之一,常見是將發酵麵餅蒸熟後的中夾入炕肉、酸菜及其他餡料的麵食,原型源起於福州的「虎咬豬」,類似閩南「虎咬獅」。

  岳父超愛吃「虎咬獅」吃得非常投入。曾經對我說,客家也有紅燒肉,好像會放咸菜或者梅乾菜炆;閩南人每當出席喜宴,人們總能吃到紅燒肉夾包。這和北方肉夾饃並無關聯。在泉州,它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是傳統婚宴上必備的麵點之一,老一輩人都稱它爲「虎咬獅」。比這些年舶來的速食店知名漢堡包巨無霸不知早了多少年頭。

  讀過一位酒店大廚談炮製「虎咬獅」。將麵粉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可以加入少許白糖。在等待麵團發酵的時候,著手開始做醬汁,用五香粉和蔥油調和而成。隨後,將發酵好的麵團揉至表面光滑但不黏手,再將之搓成長條,掐成一粒粒小麵團,擀成中間厚、兩邊薄、直徑約爲8釐米到12釐米的圓片。

  大廚說到,在每個圓片上抹上剛剛調好的醬汁,然後對折成半圓形。要注意上下對齊,喜歡花紋的還可以在麵團上劃些花紋。抹上醬汁主要是麵團蒸好後,方便打開。放著讓它發酵一會,然後蒸6分鍾左右就可以了。

  等待麵皮蒸熟的時候,開始炒五花肉。選擇上好的五花肉,切成1釐米厚,8釐米長左右。鍋裏放入薑片,翻炒至金黃色,再把五花肉也下鍋翻炒至表面金黃色,有香味飄出。事先把白糖和油、水一起煮成糖黑,等到五花肉翻炒得差不多的時候,加入糖黑繼續翻炒。隨後,加入排骨醬、南乳汁等醬料,香菇、蝦米、蒜頭也跟著放入鍋中翻炒。再加入醬油、加飯酒、高粱酒,這樣可以去除豬肉的臊腥味。

  此時,再把水、耗油、雞精、味精、八閩香等加入鍋中,並放進適量的冰糖。這時要把大火改成中火,讓它慢慢燜,醬汁的味道才能滲入五花肉中。

   接下來……哦,「虎咬獅」來了。

      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