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配角?芫荽褒贬两極化(香菜散記 三之1)
餐桌上的配角?芫荽褒贬两極化
@秦 島
記憶中,我小時候在老家吃的「香菜」不是芫荽,而是葉子甚苦的唐芹,但我偏偏喜歡吃芹菜菜。那時山村客家人極少種芫荽,但不知知何故,母親晚年一直在家門口不遠處的上一畦,待我回家想吃才有得吃。可是我很久才回一次老家,想起,我很是内疚。
香菜原名芫荽,是大多數人口中的香菜。在閩南人的餐食中,它出鏡率奇高,煎一碟蚵仔煎,煮一碗閩南平和客家水麵,吃個燒肉粽,拌一盤涼菜,或是做個湯,切一小把芫荽或整棵,往鍋碟裡一撒,是閩南人做飯菜的常見動作。有人摯愛,當然也有人厭惡,其他地方食法大同小異。
芫荽又名胡荽、香菜、鹽須、香茜,廣東等地為避衰諱也稱芫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東、地中海、印度、拉丁美洲、中國大陸和台灣、東南亞的烹調中經常出現,亦可作藥用。
野生芫荽比較小,整棵只有4-5寸高,細細的梗,葉子比大拇指稍微大一些。現在常見人工培育的大很多,可以長到0.3米左右,甚至1米。莖直立,中空,有分枝;根細長,有多數側根,散發強烈香氣。
母親不識字,不懂得芫荽起源於西亞到現代伊朗在內的地區,其實具體地點至今也難以確定。據說張騫將這一物種引入中國。華人比較常食芫荽葉子,用來調湯或涼拌。芳香有辟穢醒脾作用,常用於湯品或菜餚的調味。10世紀之前芫荽又從中國傳入日本。
聖經中出埃及記16章31節用芫荽籽來描述嗎哪的形狀,顯見芫荽籽乃是當時常見食品。但埃及並非芫荽的原產地,而是東歐。有一個說法,至少在西元前兩千年,希臘人就開始使用芫荽了。中世紀歐洲人經常用芫荽葉子和籽來掩蓋壞了的肉的臭味,至今芫荽籽還經常放入歐式香腸。
羅馬人來到大不列顛島上後又將芫荽引入當地。英國在伊麗莎白一世時期,把芫荽籽磨粉調一種在婚禮時喝的甜藥酒,現在芫荽籽粉也常用於調雞尾酒或泰式冰咖啡。16世紀西班牙征服者將芫荽引入拉丁美洲。17世紀初第一批英國移民又將芫荽引入北美。
中國自古以來即有栽培芫荽,是中國菜的重要調味蔬菜。在明代,李時珍曰:「荽,許氏說文作荾,雲薑屬,可以香口也。其莖柔葉細,而根多鬚,綏綏然也。張騫使西域始得種歸,故名胡荽」。但早在唐代,浙江祖籍醫學家、藥物學家、方劑學家陳藏器記載:「石勒諱胡,故並汾人呼胡荽為香菜。」
不同的人可能會感覺到香菜具有不同的味道。喜歡它的人說,它有一種清爽,檸檬或酸橙的味道;而那些不喜歡它的人對它的味道和氣味有強烈的厭惡,稱之為肥皂或腐爛味。研究還顯示,不同族裔群體具有偏好差異:21%的東亞人,17%的白種人和14%的非洲裔表示不喜歡香菜;但是只有7%的南亞人,4%的西班牙裔,3%中東人受訪者表示不喜歡。
更有意思的還是,對雙胞胎的研究表明,80%的同卵雙胞胎對香菜有同樣的偏好,但是異卵雙胞胎偏好相同者只在約一半左右,因此有可能是遺傳因素導致了這種現象。 在近3萬人的遺傳調查中,發現與香菜知覺相關的兩種遺傳變異,其中最常見的是涉及感知氣味的基因。基因OR6A2位於嗅覺受體基因簇內,並編碼對醛類化學物質高度敏感的受體。
芫荽品種有青種及紅種,但以青種栽培較多,紅種不易買到。芫荽在香港菜攤上,菜販常用它來作「交易贈品」,家庭主婦買菜,需要作調味用,菜販就會順手抓一把奉送,留個人情債,希望後會有期。
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