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歷史可追溯到戰國時期
饅頭歷史可追溯到戰國時期
@秦 島
上世紀八十代初初入廈門大學,對校園食堂的饅頭及炸巴浪魚很滿意饅頭鬆嫩且很有麥香,十分吸引人的那種奶白色,夾榨菜或油條吃得簡單便宜又飽肚,有滋有味,哪像現今大學生要求那樣高。在那年頭,比起山區高中伙食好多啦!多年後和男女同學回憶起來仍有同感。油條簡單便宜又飽肚,那年頭比起山區高中伙食好多啦!
來香港之後,我長期上晚班,下午三點從九龍海地鐵出發四半前到公司。經常在家吃碗粥配青菜、蘿蔔、榨菜、腐乳之類,或在地鐵站小吃店買點小吃,就算午餐了,常買饅頭和菜肉包子,單買兩個,雙拼則各一。。
饅頭是將麵團經發酵後再蒸熟的,所以不但鬆軟適口,而且易於消化。而發麵是十分困難的。要在長期的生活生產時間中不斷摸索、不斷積累,才能掌握酵母菌的生化反應。根據現存的史料,饅頭的出現不晚於晉。但是名字也不叫饅頭,而叫“蒸餅”。
在鄉間生活十幾年,公家和自家都種小麥,到立夏時便有新麵粉,打堿麵,做饅頭,蒸包子,麵疙瘩,等等,不是天天能吃上,屬於高檔食品,過節或招待客人才會有,炒米粉和客家水麵,而饅頭、包子、餛飩、水餃、面疙瘩,一般作點心。
六七十年代大鍋飯年頭,母親三十幾歲生下我不久,使開始掉頭發然又變白了。我小時沒看到娘滿黑髮飄飄的樣子。我想是營養不足所致。農村女人也一樣愛美,娘用山茶油護髮,很亮麗,奶奶也是。娘蒸的饅頭也很軟嫩,配著奇蘭茶十分享多,有滋有味。那時鄉間缺油少肉,炒個鹹菜,有幾片渣,著饅頭吃,人間美味啊!我說給兒女聽,他們覺得不可思議,笑我憶苦思甜。
糧食不夠吃就用開荒種的番薯搭夠。麵食比奢侈,年節才有得吃。我吃饅頭不是視之小食而已,而是當主餐。讀大學時一餐兩個夠飽,但我心里想的是,家公里夠不夠米吃。到現在,掉在桌上的飯粒一定要檢起來吃,麵包焦邊天是寶。也許也許有些寒酸,但只要衛生有何問題呢?在香港三十年,沒自己做過饅頭,都是買的,但往事歷歷在目。饅頭是我生命中的營養白磚。
中國人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事物紺珠》記載“秦昭王作蒸餅”,蕭子顯在《齊書》中亦有言,朝廷規定太廟祭祀時用“麵起餅”,即“入酵麵中,令鬆然也”。“麵起餅麵”可視為中國最早的饅頭。
另一種說法,春秋時期的中國,石磨還沒有被發明出來。人們食用麥子的主要方式是煮粥,蒸麥飯,和炒成乾糧吃。戰國時期,也還沒有磨,僅以杵臼等工具生產不出太多的面來,因此吃麵食的人不會太多。根據現存的實物資料,中國人在西漢初期發明瞭磨,也只有石磨被發明以後,在中國的小麥的主產區(大概在以黃河流域為主的中國北方),人們才開始大規模地吃麵食:餅。
但是漢魏時期的麵食“餅”並不是人們意義上的“餅”。而是所有的麵食都稱之為“餅”:爐餅(燒餅)、芝麻燒餅、湯餅(麵條)、籠餅(無酵蒸餅)、環餅(油炸面圈)等,但都不是發麵的。
“越簡單越難”這個道理很適用於烹飪,越是簡單的方法、簡單的食材,越難做出美味。打個比喻,蒸水蛋要掌握水和蛋的份量、火爐的火力、時間的長短,易學難精。饅頭也不是容易做的,要鬆軟、飽滿、光滑、不酸、不澀就要多加練習,反覆嘗試,做出來的饅頭雪白鬆軟不塌陷,比較有嚼頭,內裡依然是軟綿的,淡淡的甜味,充實的內涵,很滿足!
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