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後強力止咳,花椒燉梨很管用
「陽」後強力止咳,花椒燉梨很管用
@秦 島
梨是常見水果,中醫說的梨,主要是薔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的果實。近來內地放開疫情管控,港澳放寬防疫措施,疫情皆大反彈,所幸病毒殺傷減弱,大多數為無症狀或輕症。許多人中招「陽」了之後,最難受的是長期咳嗽,有時吃什麼藥都不管用。老中醫開出老藥方,這時老患者者可以考慮這個方法:花椒燉梨,往往比藥還好用。
花椒燉梨古來就是超給力的止咳藥。止咳原理在於梨子為寒性食物,其性味甘酸而平,沒有任何有毒的成分,還擁有生津益脾、和胃降逆的功效。而花椒性味溫辛,可以溫中散寒,增強人體的免疫力。《神農本草經》:“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濕痹痛,下氣。”這兩種食物一起燉時,二者的效力能夠入肺、胃二經,有效地緩解咳嗽的症狀,同時起到清熱化痰的作用。
這個方法不僅可以用於風寒咳嗽,也可以用來治風熱咳嗽,但使用時要注意,脾虛便溏及寒嗽忌服。梨一個,洗淨,橫斷切開挖去中間核後,放入20顆花椒,2粒冰糖,再把梨對拼好放入碗中,上鍋蒸半小時左右即可,一個梨可分兩次吃完。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梨果、皮均入藥。實解熱、止咳。性味:果:甘、微酸、涼;梨皮:甘、澀、涼;根:甘、淡、平。效用:果: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治熱病,津傷煩渴,痰熱,便秘;葉:治小兒疝氣;梨皮: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治暑熱煩渴,咳嗽,吐血,疔瘡;根:治疝氣,咳嗽。梨子性味甘、微酸,涼。入肺、胃經。具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功效。
另一部明代李中梓撰著藥物專著《本草通玄》,約刊於明末,書中曰:「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據清人赵其光编撰《本草求原》載:「梨汁煮粥,治小兒疳熱及風熱昏躁」。可燒膏食用。「雪梨膏」即以白梨500g,去皮心,加百合250g,白糖250g,拌勻,隔水燉至膏狀而成。「秋梨膏」即以本品為主要原料,加白糖、蛋清、蜂蜜以及化痰止咳的中藥熬製而成。常服對慢性呼吸道疾病有顯著療效。常覺口乾舌燥者亦宜。
梨的大小因品種不同而各異。花為白色,或略帶黃色、粉紅色,有五瓣。果實形狀有圓形的,也有基部較細尾部較粗的,即俗稱的「梨形」;不同品種的果皮顏色大相逕庭,有黃色、綠色、黃中帶綠、綠中帶黃、黃褐色、綠褐色、紅褐色、褐色,個別品種亦有紫紅色;野生梨的果徑較小,在1到4釐米之間,而人工培植的品種果徑可達8釐米,長度可達18釐米。
梨的果實通常用來食用,不僅味美汁多,甜中帶酸,而且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纖維素,不同種類的梨味道和質感都完全不同。梨既可生食,也可蒸煮後食用。在醫療功效上,梨可以通便秘,利消化,對心血管也有好處。加熱的梨汁含有大量的抗癌物質多酚,給注射過致癌物質的小白鼠喝這樣的梨汁,白鼠尿液中就能排出大量的1-羥基芘毒素,從而有效預防癌症。。
中醫治風寒咳嗽還有一個小偏方也很管用,那就是大蒜冰糖水。小孩用大蒜2-3瓣,大人則用7-8瓣,先把大蒜拍碎,加入幾塊冰糖一碗水,先用大火將水煮開,再用小火慢燉幾分鐘,最後熬成小半碗的量服下,一天喝三次。
如果遇上風熱咳嗽頻劇,氣粗或咳聲嘶啞,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黃,舌苔薄黃。對症止咳代表偏方有川貝蒸梨。把梨靠柄部橫斷切開,挖去中間核後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貝(要敲碎成末、藥店有賣),把梨對拼好放入碗裡,上鍋蒸30分鐘左右即可,分兩次服用。
以後不管是風寒感冒咳嗽還是風熱咳嗽,只要有一個梨就夠啦,家家常備的止咳妙招,收藏好,並發給群裡的朋友也認識一下吧,真的非常實用!
香港老中醫友人吳志勇博士,還介紹了古醫書幾個民間方子。太陰溫病口渴甚者: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涼水內浸半日,(搗取汁)時時頻飲。(《溫病條辨》雪梨漿)。
小兒心臟風熱,昏懵躁悶,不能食:梨三枚,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入粳米一合,煮粥食之。(《太平聖惠方》)。
消渴:香水梨(或好鵝梨,或江南雪梨,俱可),用蜜熬瓶盛,不時用熱水或涼水調服,止嚼梨亦妙。(《普濟方》)。
咳嗽痰多:梨,搗汁用,熬膏亦良,加薑汁、白蜜。(《本草求原》)。
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