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4 16:54:09秦島

嶺南臘味 “小清新”,微甜多了酒香

嶺南臘味 “小清新”,微甜多了酒香

@秦    島 

 

    華南、華中、華西其他省份製作臘味方式與廣東大不相同,就是粵北連南山區瑤族山民村屋家中,仍架起火堂,燒飯燒水,按照傳統薪火相傳不熄滅,從屋簷吊下繩索繫豬肉於火堂上煙熏,熏得時間充分,便成臘肉,味道與我們熟悉的臘味不相同,多一份煙熏香氣,甚是迷人。

    臘肉不能吃瘦,必須吃蒸透後琉璃似的肥肉,一口咬下,油汁四濺,肥而不膩,香氣四溢,齒頰留香。

    嶺南飲食文化中,臘味從來都是重頭戲。少了麻椒花椒,多了酒香和微甜。廣式臘腸的容貌尤其姣好,在陽光下透著晶瑩之光。味道也十分別致,甜中帶酒的感覺,令人似醉非醉,入口酣暢。不僅有窈窕細溜的面孔,也有胖乎乎的可愛樣貌,矮仔祥小臘腸就是如此,因為在綁結的時候間隔較短,吊晾起來的時候就變成了半指長的橢圓小肉球。

    圓滾滾的小臘腸,一口一個無壓力。晶瑩剔透、身長不足3cm的“小肉彈”,無需切割直接蒸煮後,整粒入口,體驗滿滿的肉糜衝破腸衣,在嘴中爆炸的感覺。不少食客尤其喜歡清爽不膩口的陳皮臘腸,臘腸與新會陳皮的奇妙碰撞,一口下去,肉香、酒香、陳皮香、脂香、醬香,從四面八方向舌尖噴湧而來。

    有食家分享,深夜裡,半勺花生油把砂鍋抹了底,一份東北稻花香大米,兩份清水,大火燒開後改文火,放入八、九節矮仔臘腸,燜上 20 分鐘,滿屋濃烈的酒香、豬油香混雜大米香氣交雜四起,足以撩動得每個肉食愛好者喪失理智,迷醉得翩翩起舞,不可自拔。

    廣式臘肉是廣式臘味的一個品種,採用珠江三角洲一帶常用的食物臘製法製作。其主要產地包括廣州、東莞、中山、深圳等廣東省內城市,以及以廣府文化為重要文化源流的香港等地。

    必要步驟是選料和改刀、醃製和乾燥。一般選用新鮮的五花肉,即豬胸腹部肥瘦層夾的肉作為主料。最優質的臘肉,應該選用層次多、肥瘦肉層分佈與厚度都均勻的肉。瘦肉太多太厚,做出來的臘肉會過於柴硬,失去肥腴的口感;肥肉太多,做出來的臘肉又會過於油膩。因此,選取肥瘦肉層都較薄而層數多的五花肉。

    切成肉條後再進行醃製風乾。比較常見的臘肉規格是:寬一寸至一寸半,長一尺到一尺半左右。用鹽、糖、酒、生抽和老抽混合而成的調料攪拌醃製用來做臘肉的五花肉條。把攪拌好的肉靜置,醃漬約一天左右。期間液體調料(如酒、生抽和老抽)可能會流到容器底部而造成入味不勻的現象,故最好隔一段時間就把肉翻動一下,讓調料能夠均勻沾在肉上。許多人會在醃好的肉條的一頭用錐子穿上孔,方便後面用繩子穿起肉條,掛在杆上晾曬乾燥。最多人崇尚的是「生曬」,即把生的肉料直接風乾。製作臘肉時,不宜將肉置在太陽底下曝曬,否則會讓肉內的油分大量析出,從而導致臘肉容易帶上油脂氧化的怪味。

    採用「生曬」法時,為了保證肉類能夠迅速地變得乾爽而不致黴變,適宜的氣候條件非常重要。秋冬時節,華南地區雲量較少、空氣乾燥,再加上西北季候風開始流行,對於製作臘肉是非常好的天氣,因此廣式臘味多在秋冬季節製作。

    有些時候,商家為了保證上市時間或節省生產成本,可能會採用烘乾的方法來製作臘肉。華南地區慣於食用臘肉的人認為,這種做法急於求成,製出來的臘肉質素遜於風乾或以陽光曬乾的臘肉。

    出於保存的目的,一般的臘肉的製作都會通過醃漬和乾燥兩個步驟,但由於在調味上使用了酒和糖,並大量用醬油代替鹽,所以廣式臘肉比起其他地區如四川、湖南等地的臘肉更偏向甜味,而且帶有酒香。另外,因為廣式臘肉是直接晾乾而非烤乾或熏干,故不會帶有湖南臘肉那種獨特的煙熏氣味。

    晾曬完成的臘肉,可以看見其上滲出的些微脂肪。因為廣式臘肉是醃漬過再製乾乾,所以具有質硬、味濃的特點。按照臘肉的特點,人們開發了許多適合臘肉的菜譜。一般來說,臘肉都被和澱粉類或蔬菜搭配在一起食用,這是因為含油量高、味道濃的臘肉很適合搭配無油、味淡的糧食和蔬菜。

    常見的臘肉菜譜有:臘味煲仔飯,芥蘭炒臘味,臘味蘿蔔糕,臘肉燜蘿蔔等。

     2022.11.24

(悄悄話) 2022-11-25 1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