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加工驚豔 化「腐朽」為神奇
二次加工驚豔 化「腐朽」為神奇
@秦 島
腐乳是中國獨創的調味品,有紅腐乳、青腐乳、白腐乳、醬腐乳、花色腐乳等品種,它既可單獨食用,也可用來烹調風味獨特的菜肴。別看外觀不大起眼,若論起營養成分來,這些東西還真不簡單。
豆腐乳是一種華人特有食品,在中國各地口味因地而異。北京豆腐乳偏甜(玫瑰腐乳)、雲貴川豆腐乳辣而辛香、江浙代表性的「紹興腐乳」帶酒香。在湖南,因為「腐」、「虎」諧音忌諱,所以豆腐乳稱為「貓乳」。廣西「桂林腐乳」200多年前就很出名,袁枚在《隨園食單》稱「廣西白乳腐最佳」。潮州特色小吃「腐乳餅」相當馳名。豆腐乳的味道是淡淡的,入口十分爽口。
腐乳的好處,一是有利控制血壓:比如說,蛋白質變成了更容易消化的多肽和胺基酸,味道也 更鮮美了。這些肽當中,還包括一些有利於控制血壓的活性肽,因為有研究發現, 它們可以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I的活性。二是礦物質更好吸收:鈣、鎂、鐵等礦物質不僅沒有減少,生物利用率還會上升, 因為大豆當中原來含有很多植酸,它是非常妨礙礦物質吸收的,但發酵的時候, 黴菌已經把它「幹掉」了。三是更容易消化:那些妨礙蛋白質消化的成分,也被黴菌清除了。四是更多B族維生素:從維生素角度來說,發酵會產生相當多的B族維生素,彌補 了豆腐維生素含量低(很多B族維生素在點鹵後擠水的時候流失了)這個缺點。
腐乳的製作是古老的技術。清朝李化楠《醒園錄》載:「豆腐乳法(醃製腐乳):將豆腐切成方塊,用鹽醃三、四天,出曬兩天,置蒸籠內蒸到極熟,出曬一天,和麵醬,下酒少許,蓋密曬之或加小茴末和曬更佳」。
豆腐乳是一種二次加工的豆製品。先將黃豆研磨成豆漿添加石膏,經過攪拌、固、壓製成硬豆腐,表面乾燥後,二次加工成為豆腐乳。二次加工的方法有兩種:
使用黃豆麴或黃豆米麴:黃豆、米等蒸煮冷卻後製麴;豆腐鹽漬後混合黃豆麴熟成。
接種毛黴菌:將表面乾燥的豆腐接種毛黴菌培養成黴豆腐,再浸鹽水、加調味料熟成的。
接種毛黴菌製成的表面有白毛的豆腐即所謂「毛豆腐」,可直接煎炸食用。以接種毛黴菌方式製作的豆腐乳,可以在不同的製作階段,添加各種調味料製作成多種口味的豆腐乳,如在熟成前加紅曲米等製成粵菜使用的「南乳」或北京的紅方「醬豆腐」、黴豆腐添加製作臭豆腐的臭滷製作成「臭豆腐乳」,或在熟成後添加麻油、辣油製作成「麻油豆腐乳」或「辣味豆腐乳」。
腐乳和豆豉以及其他豆製品一樣,都是營養學家所大力推崇的健康食品。它的原料——豆腐乾本來就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豆製品,蛋白質含量達15%~20%,與肉類相當,同時含有豐富的鈣質。腐乳的製作過程中經過了黴菌的發酵,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更高,維生素含量更豐富。
腐乳的原料是豆腐乾類的“白坯”。給白坯接種品種合適的黴菌,放在合適的條件下培養,不久上面就長出了白毛——黴菌們大量繁殖起來啦。這些白毛看起來可能有些可怕,實際上卻大可不必擔心,因為這些菌種對人沒有任何危害,它們的作用只不過是分解白坯中的蛋白質、產生氨基酸和一些B族維生素而已。對長了毛的白坯進行搓毛處理,最後再鹽漬,就成了腐乳。
明朝時豆腐乳傳入琉球,經當地語系化,改用米麴和泡盛(一種蒸餾米酒)加工,稱為豆腐餻(とうふよう),也有用紅麴製的。在琉球國時代,為王府貴族和高官獨享的貴重食品。在今日仍為沖繩料理的一道名菜。除沖繩外,越南也有這種食品,韓國則無,日本只在中華料理店有售。
豆腐乳乃高鈉食品(3,675mg/100g),但富含維生素A(31.8RE/100g)及維生素B12。
製作豆腐乳所使用的黴菌,必需選用馴化的人工培養菌種(通常來源為醬油廠),天然菌種可能會產生毒素。
南乳又叫紅腐乳,市面上賣的大多數是用紅麴米、紹興酒、豆腐發酵醃製加工而成。以往香港一些老醬園,會用芋頭來做南乳,但成本高又賣不起價,近年已甚少見。
腐乳餅是廣東潮州地區著名的傳統餅食小吃之一。它柔潤清香,甜裏帶着特殊的香味。用料奇特多樣,以精麪粉製成餅皮,起於何時難以查考。據説,昔年有一位高明的師傅,因憤於老闆無情義,離店前夕,暗將廚房裏的腐乳、酒、大蒜等物料亂混於大缸裏的餅餡中,老闆不忍將此物拋棄,將其製成另一種餅,名為腐乳餅,想不到受到顧客歡迎。以後,各餅食店競相製作這種餅,而且各顯所長。這是傳説,不一定可信。但這種餅食歷史悠久,上世紀四十年代,潮州林權記號的腐乳餅便出名了。
20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