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驟雨雷暴,在家喝滴漏咖啡
酷熱驟雨雷暴,在家喝滴漏咖啡
@秦 島
我不可一日無茶,青,綠,紅,黃,白,黑,六種茶中以青茶的烏龍居多,如家鄉平和白芽奇蘭,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大紅袍。同時我也喝了幾十年咖啡,年輕時忙中偷閒歇息,或者熬夜提神趕稿子,大多數是三合一咖啡。近年愛上現磨現沖,一加一,總之無糖就對了。還有兩種新喝法:滴漏咖啡,啤酒咖啡。
咖啡是人類社會流行範圍最為廣泛的飲料之一,也是重要經濟作物。咖啡樹原產於非洲亞熱帶地區,以及亞洲南部的一些島嶼。那些咖啡樹從非洲出口至世界各國,現時那些咖啡樹種植遍佈超過70個國家,主要在美洲、東南亞、印度等赤道地區。普遍分為兩種:備受推崇的小果咖啡(阿拉比卡)及顆粒較粗和酸味較低而苦味較濃的中果咖啡(羅布斯塔)。咖啡豆一旦長成熟,就會經過採摘,加工,烘焙的程式。咖啡中咖啡因對人體有刺激的作用,人們在學習、閱讀和思考等腦力活動時經常用來提神。
它能夠以多種方式製作,如:濃縮咖啡、卡布奇諾、拿鐵咖啡等,通常是作為熱飲,亦可作為冷飲。在飲用前可計算估計咖啡因的攝入量,即可達到適量的標準。大部分的研究建議,一日兩杯適度飲用咖啡是有益的,甚或有利於健康的成年人。
市場上流通的咖啡豆多半以其產地來區分。天然環境對咖啡的影響不言而喻,不同的氣候環境就能夠產生不同的風味。產地對於單品咖啡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單品咖啡是指用單一產地出產的咖啡豆磨製而成,能夠品嘗到強烈的產地個性。東南亞有出自閩南話「咖啡店」的「Kopitiam」一詞,馬來西亞、新加坡的「Kopitiam」始於1900年代,是中國移民所創設。在印尼的華僑在1960年代就每天喝咖啡。
咖啡在台灣的開始,在1884年時已經有英國人從馬尼拉帶入咖啡,並嘗試在今三峽一地種植。其後,在冷水坑、汐止等地也開始有咖啡的栽培。到了日據時期,殖產局也進一步在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等地栽培咖啡。到了1917年,又在嘉義的試驗場種植。接著士林園藝試驗支所也開始種植。
實在扯遠了,親愛的,今天日間本港短暫時間秋陽燦爛,有幾陣驟雨及雷暴,酷熱34度。防疫為重,我就在家喝無糖滴漏咖啡好了。港人由何時開始喝咖啡,我沒去考據,反正據知現時香港indie咖啡店數目多過一百間,論咖啡文化,香港一點都不比鄰近地區遜色。
最早期的咖啡店都是indie cafe。大概為滿足中環那班飲開espresso based 意式咖啡的expat 的需要,1993年Thomas Neir 在中環Bank of America 開設第一間Pacific Coffee。接著1994年,Johnny在一港之隔的尖沙咀亞士厘道開了My Coffee。王家衛的<墮落天使>就是取景於此,可想而知當時電影及文化界人士都幾受落,然後開始越來越多本地朋友光顧。啡友指,好多人第一次去咖啡店就是這間,影響好多人。星巴克是多年以後的事。
滴漏式咖啡(Drip brewing)是一種將水注入經烘焙以及研磨的咖啡豆中的沖泡咖啡的方式。水滲過研磨咖啡,吸收其焦油和香氣,透過重力作用,流至過濾器的底部。沖泡過的咖啡渣被留在過濾器,而溶解的咖啡隨著滴落的水珠掉進例如玻璃瓶或咖啡壺之類的中。
咖啡濾紙於1908年在德國由梅琳達·本茨所發明[1],並且廣泛使用於滴漏式咖啡。 1954年一個由戈特洛布·魏德曼所發明名為Wigomat的機器[2],是德國第一個獲得專利的電動滴漏式咖啡[2]。 滴漏式咖啡壺在1970年代的時候,取代了咖啡過濾器,因為咖啡過濾器會過度滲透,而沖泡出來的咖啡常常會過苦[3]。咖啡過濾紙的一個好處是,剩餘的咖啡渣和過濾紙可以一起處理掉,而不需要清潔過濾器。
永久過濾器在現在也很常見的,由薄金屬片和細塑膠網所組成,能夠阻止粉末通過,只讓咖啡通過,因為有時沒有辦法在每個地方買到專用的過濾器,因此永久過濾器的發明解決了這個困擾。雖然這樣會增加機器維護的次數,但降低整體成本,並減少更多的浪費。
由於家庭式咖啡機的普及,尤其是在北美地區,使滴漏式咖啡沖泡法更為普及。然而市場上的多種手沖滴漏式咖啡機,提供比全自動咖啡機更多的參數調整空間,並結合停止閥等創新科技,更好控制沖泡時間和咖啡與水的比例。還有一種更小,攜帶更方便的過濾器,只掛在在一個馬克杯或咖啡杯的杯子上,倒入熱水並直接滴落杯中。
用過濾紙沖泡的咖啡口感比較香純。雖然屏除不需要的沉澱物,但咖啡的油花和香氣卻會流失;它們被過濾紙過濾了,而金屬過濾器不會過濾掉這些成分。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