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補養生第一肉多吃鴨
秋補養生第一肉多吃鴨
@秦 島
老家閩南平和的咸水鴨。
秋天進補,少不了吃肉,但肉吃多了容易上火,而且攝入大量膽固醇會影響血管健康。其實,只要選對了肉,這些問題都能避免!香港老中醫友人吳志勇博士對中醫養生向有研究,他說秋天可以多吃鴨肉,比豬肉便宜,比羊肉滋補,降脂護心、提高免疫力,還不上火。
春江水暖鴨先知。鴨是人類飼養的主要家禽之一,人們在淡水和鹹水都可以看見它們的身影。小時候我在閩南鄉村養了好幾年田鴨,直到讀大學。幾乎所有的家鴨都是馴化的綠頭鴨,另一部份則是馴化的疣鼻棲鴨。鴨肉和鴨蛋可食用,它是世界上第二常被屠宰取肉的動物(僅次於雞),在2013年,全球有超過28億隻鴨被屠宰取肉食用。
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鴨肉也是重要的食材之一,較有名的料理方式包括烤鴨、填鴨、鹵鴨、醬鴨、血鴨、甜鴨、薑母鴨、煎鴨肝、白斬鴨、老鴨湯、火鍋鴨腸、鴨血粉絲湯、鴨腿湯飯等等。其中,北京烤鴨是傳統北京飲食文化中聞名世界的料理,據說是1400年代明成祖嗜吃的名菜,源自於1370年代明太祖時的南京板鴨。
秋天養生講究滋陰潤燥。鴨肉號稱“秋季第一肉”,不僅營養價值不低,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中醫理論認為,鴨肉性寒、味甘,能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能清熱補虛。而且,鴨肉的肉質細膩易消化,是肉食中的養生佳品,尤其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吳志勇醫生表示,大部分肉類富含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容易導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而鴨肉含有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適量吃不僅不會升血脂,還有利於控制血脂,保護血管!每100克鴨肉含有4.7毫克的煙酸,而煙酸被稱為“天然胰島素啟動劑”,可以促使胰島素高效運作,達到更好的控糖降糖效果。同時,煙酸也被稱為“心肌的保護劑”,有助於維護包括心肌在內的多個器官的健康。
再說,鴨肉屬於高蛋白食物,它的蛋白質含量為15%~16% ,而豬肉的蛋白質含量只有12%~13%。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對於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鴨肉最有名的吃法莫過於烤鴨,但不是很健康。還有四大板鴨各具风味,不过是醃晒製品。闽台、潮汕和客家人喜欢吃鮮做的滷水鴨,盐水鴨,薑母鴨。南京盐水鴨吃遍天下,我老家漳州市的平和咸水也很出名,鴨頭掌翅肝胗對我更有吸引力。今天給大家推薦幾種健康的食材搭配和烹飪方法。
板栗健脾補腎,和鴨肉搭配,可以化痰散結、滋補脾胃和腎臟。 鴨子斬塊焯水,撇去浮沫。鴨肉下鍋煸炒兩分鐘,放入蔥薑、白酒去腥,再加入生抽、蠔油、老抽調味上色,調入胡椒粉。加水燉煮至鴨肉軟爛,再加入剝好的板栗燉煮5分鐘即可。
吳志勇博士建議這樣吃鴨更健康:鴨皮最好去掉,因為熱量是鴨胸肉的4倍左右,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脂肪,高血脂、冠心病患者不要吃。鴨肉偏栆,適合搭配溫性食材,比如薑、大料、桂皮等。
百合清熱潤肺,搭配鴨肉、陳皮、菊花等,可以清火滋陰。大料一包、丁香兩粒、白芷一片,下鍋幹焙煸香。加入少許油、兩小勺甜麵醬,烹入料酒,炒勻後加入清水。水開後放入處理好的鴨子,再加入百合、陳皮、菊花、蜂蜜,放香蔥、生抽、老抽、鹽、冰糖調味。小火燉煮45分鐘,大火收汁,裝盤上桌。
有一道芋泥酥香鴨,做法较複雜,健脾護心。芋頭健脾利濕扶正氣,還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減少膽固醇的吸收,是肉食的好搭檔,同時它富含鉀,有助於調節心肌穩定。將鴨架子肉拆下來,拌上蔥絲、薑絲、香菜等,加上少許鹽、醬油、米醋、白胡椒粉、香油調味,做成餡料備用。芋頭切成3毫米厚的大片,上鍋蒸5分鐘。晾涼後製成泥,加少許鹽使其更有黏性。用保鮮膜撒上一層麵粉,然後鋪上芋泥壓成方餅。將鴨肉餡料放在芋頭泥上,卷成卷後改刀。切好的卷沾上雞蛋液,三成油溫放入鍋內雙面煎製,即可出鍋了。
202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