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超級聯繫人」角色 拓綠色金融
光大「超級聯繫人」角色 拓綠色金融
@秦 島
亞洲各地當下需要龐大資金對應氣候變化,香港可提供專業的融資服務。轉型金融為高排放行業提供急需的資金,讓行業變得更綠,鼓勵整個經濟實現淨零轉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綠色金融樞紐,絕對有條件促進轉型金融的投融資,加速區內的可持續發展。未來香港不能被動等待,而是要主動出擊,創新方式方法,拓寬聯繫渠道,將「超級聯繫人」角色發揚光大,推動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展開更多合作。
金融專家近日在香港「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表示,估計亞洲未來30年的氣候投資需求約66萬億美元(約515萬億港元),香港可望成為綠色金融融資中心,提供融資平台。「一帶一路」建設為香港優勢產業增添新動力,帶來金融、貿易、航運等產業的新需求和新市場,從而成為香港航運業轉型升級的發展契機。事實上,香港具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顯著優勢,更重要的是,中央支持香港鞏固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
香港會繼續扮演內地與世界其他地區橋樑角色當仁不讓,為兩者重要的溝通渠道,讓資本從內地走出去,亦同樣把資本引進內地。大灣區在中央政策支持下,正轉型為綠色低碳地區,不單行業要轉型,能源的創新及發展新的生態系統。香港銀行業正好加大綠色融資的力度,以及提供其他金融服務,推動大灣區走向低碳排放。如中銀香港於2021年發行境外50億元人民幣等值轉型債券定價,為全球首筆金融機構公募轉型債券交易,當時錄得超額5倍認購。是次中行發行轉型債,通過中銀香港連接境內發行人及境外投資者,且是首隻按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手冊發行的轉型債券,讓後來者有例可循。
專家分析,發展轉型金融最大挑戰是不同市場、不同司法區對何為可持續發展有不同定義,想要發行綠色轉換債券的公司,無論是跟隨中央定下的2030年減碳目標的通路,還是聯合國的減碳行動通路,都要證明公司自身的能力、執行力,做好核實、披露的工作。不法的「洗綠」行為會給公司帶來風險,包括聲譽上的風險,監管機構也會予以處罰。
本港在促進資本流動方面長袖善舞,可擔當橋樑角色。特區政府就發展綠色金融做了很多工作,例如早在2018年便舉辦綠色金融論壇,當時綠色金融仍較為冷門,不如現時的主流投資。相比其他西方國家投資者,除考慮風險回報外,亦會關注可持續性,但亞洲區較着重盈利,故需要政府推動,希望更多發行人、中介及投資者參及了解ICMA的工作。
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包括產品、工具、分類等許多內容是非常模糊的,國際資本市場協會就是要讓發行人披露變綠的過程,涉及氣候轉型策略、治理,以及業務相關的內容。轉型要以科學為本,執行上要透明,轉型的通路要與資本的開支相符合,發行人要披露錢用於何處。
本港正加速發展綠色金融, 2020年5月成立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目標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政府綠色債券計劃」借款上限提升至2000億元。政府於2021至22年度起的5年內,可因應市場情況,再發行合共約1755億元等值的綠色債券。截至2022年5月,特區政府在綠債計劃下已成功發行超過70億美元等值,以環球機構投資者為對象的綠色債券,發行首批價值200億元的綠色零售債券,同特區政府推出了全新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
事實說明,中央的支持,就是香港的最大底氣所在。用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用好用足中央政策支持,全力提升競爭力,香港就一定能在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國家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好的發展,港人也都能從中獲益。
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