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爭鬆綁優化環評 切實提速建屋
@秦 島
香港粉嶺高球場建屋環評以一票之差延後再議,並引發大爭拗。有識之士認為,特區政府正面臨嚴峻考驗:一心想改善基層民眾居住條件,公屋項目剛起步,就遭遇強力阻礙。政府如何闖關,須以新思維打破舊框框以至固化利益藩籬,拆牆鬆綁優化環評程序,考驗著政治智慧和擔當。如果建公屋計劃落空,逾萬個輪候公屋家庭又要面臨上樓無期的困境,市民有理由擔心若今次計劃告吹構成先例,政府將來回收其他土地也可能面臨類似問題。
李家超甫上任即設立兩個專組,致力解決土地房屋房屋深層次問題,並將在新百日內提交加快興建公營房屋措施,市民都期盼精簡程式,真正為建屋問題「彎道超車」,貫徹「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造福市民,政綱一出令市民充滿期待。誠然,環保與民生要取得平衡,沒有人會質疑環保的重要性,條例規定大型發展項目須進行環評,其環評報告等均要獲環保署批准,正顯示政府對環保的重視,但環評不能流於形式主義,更不能成為加快房屋興建、紓解民困的「卡脖子」程式。沒完沒了的爭拗,導致錯失時機,受損的將是市民權益。
新一屆政府方方面面的工作已起動,房屋問題再經不起延宕蹉跎和折騰,任何精簡程式、加快建屋流程的建議和工作,都符合時代的需要和市民的利益。優化和精簡不是犧牲環境,而是要在環保和民生之間取得平衡。市民居住問題水深火熱,如果因循守舊地按照程式做事、吹毛求疵追求一份「完美」的環評報告,叫劏房户等基層情何以堪?
近來有聲音促請政府盡快收地建屋,以表管治決心,否則會令政府管治威信蕩然無存;也有人說犧牲運動發展建屋無理,不利吸引人才;更有人揚言如果縮減發展規模,可能有助通過環評報告;有人反駁既然政府已同意補交資料,為何對方又公開建議「發展布局須再調整」。儘管各方拗餐懵,不過當局仍坚稱該計劃具合理基礎,無意改變,會全心全意推進。社會不應放大爭議,應實事求是,有信心能爭取到如期落成,政府亦聚焦檢視綠化地帶用途。
據悉,部分委員關注政府環評報告對雀鳥、蝙蝠、飛蛾等物種的調查不足,其中雀鳥調查無涵蓋雨季、旱季,故要求木工程拓展署提交更多生態研究資料,包括至少7個月的雀鳥調查。事實上,現時輪候公屋已達6年,高球場建屋規劃是經過廣泛討論和技術可行性研究而提出的建議,是一個已顧及到各方利益的方案,並入長遠房屋策略,對未來10年的公屋供應有一定的重要性。為何不可以照先例原則上通過,再補充資料,安定人心,昭示不會夜長夢多甚至變卦。
新政府提出要「精簡程式多管齊下,提供更多安居之所」,全面「提速、提效、提量」增加公營和私營房屋供應,現時重點是要立即執行,精簡興建房屋的種種繁複冗長審批程式已是刻不容緩。環評程式動輒花上3至4年,甚至更長,應將環評所需時間,減至一般項目約18個月。如果通過環評報告的門檻不斷提升,繁複冗長的程式只會令原本已水深火熱的居住問題進一步惡化,不但對不起蝸居於劏房的市民,更不利於社會團結和穩定。
精簡環評程式更符合市民利益。環保署先行一步,正進行優化環評,早前就此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公眾諮詢,目標於今年內完成檢討,藉此優化程式、提升運作效率和更聚焦環境成效,並提出了多項提議,希望釐清更具體的指引,還建議把智慧平臺和大數據發展引入環評工程,讓項目於規劃早期便能掌握重點,以加快環評速度。
新加坡綠化地比香港少得多,然而迄今已將11個高球場收回發展住宅及其他用途,其中今年4月就收回佔地48公頃的「岌巴俱樂部」高球場,發展6000個組屋和3000個私人單位以及公眾休閒地。新加坡做得到,為何有祖國作強大後盾的香港總是自困自擾、畫地為牢?正如一位香港出生、在星洲打拚30多年的港商直言,為公眾利益,收回高球場用地建屋是「理所當然」。同時批評香港有人假借「環保」拖垮發展,呼籲特區政府應加強決心,勇於為民辦實事,不能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202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