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0 11:32:34秦島

孔府木樨肉吃進尋常百姓家

孔府木樨肉吃進尋常百姓家

@秦          

 

     

我是閩西南客家人,吃慣客家及閩南菜風味;她是泉州人,一直保持家鄉閩南飲食特色;在香港生活了二三十年,又兼收並融粵菜、潮汕菜和江浙菜;兒女在香港長大,還喜歡西餐、日韓菜式。我感覺她在家炒菜蒸魚煲湯廚藝越來越好,必須讚一下。是日周末,一家都無外出用餐,她端上一道菜,說是木鬚肉,我有些驚訝,這是北方菜哦。她說看抖音有食家分享,就試做看看。光看漂亮賣相,覺得會好吃,嚐一口果然不錯。她不知木鬚何物,我說那是因為炒蛋碎像木樨!

昨天早上我也吃雞蛋,不過是兩個水煮荷包蛋,還寫了一篇「秦島美食記憶」食蛋後記散文:雞蛋裡頭挑美味,幸福可以很簡單,提到「木樨」,發在台灣的個人新聞台「秦懷香江」。故鄉老友維勝君讀後有感而發:「一樣的食材,不一樣的呈現,當食物變成藝術品時,對味蕾的考驗是殘酷的,往往不忍動箸。」

木樨,又作木犀,即桂花,屬木樨科常綠灌木或喬木,常見的有丹桂、金桂、銀桂、四季桂等,產地屬中國,各地種植較多。木樨開金黃色碎花,極香。新鮮木樨花可用來做糕點、菜肴(如桂花糖藕)、製糖、入酒(如桂花陳)。花為名貴香料。

    說到木鬚肉,原名叫木樨肉,是一道常見的特色傳統名菜,屬八大菜系之一的魯菜-孔府菜,俗語常讀作木鬚肉、苜蓿肉等。其菜以豬肉片與雞蛋、木耳等混炒而成,因炒雞蛋色黃而碎,類似木樨而得名。清人梁恭辰在其《北東園筆錄·三編》中記載:“北方店中以雞子炒肉,名木樨肉,蓋取其有碎黃色也”。

    據現有記載,木樨肉原出現於曲阜孔府功菜單中,其原料除豬肉和雞蛋、木耳外,還包括有玉蘭片。該菜傳入北京等地後,由於北京一帶缺乏竹筍,玉蘭片逐漸為黃花菜、黃瓜片等取代。木鬚肉沒木頭也沒須,為甚麼要叫木鬚肉?「木樨肉」名稱由來是因為以前北京人對於用蛋炒的碎碎的做法都叫「木樨」。

    木樨肉是典型的北方菜,原料除了豬肉、雞蛋和黃花菜,山東孔府的做法要有黑木耳和玉蘭片(筍片),北京的做法要有黑木耳,金針菜和黃瓜。此菜勝在製作方便,原料隨手可得;味道清新、營養豐富、口味鮮美、口感豐富、老少鹹宜。由於無需準備很多,對於不經常下廚的人 ,是一個很容易享受到的生活體驗。

    此菜主要食材:豬瘦肉、雞蛋、黑木耳、黃瓜、薑。豬肉洗淨切片,放薑、料酒、少許鹽、澱粉,抓勻醃片刻。黑木耳泡發,摘去根蒂,放些鹽搓洗,去泥沙沖洗乾淨。鍋內加水燒開,放入木耳,中火煮20分鐘左右,熟透即可撈出瀝乾。黃瓜洗淨去兩頭切厚片,講究點可改菱形片。雞蛋磕進碗裡打散成蛋液,放少許料酒、鹽、微量清水攪拌均勻。

    接下來,熱鍋溫油,轉中火,倒入蛋液,炒熟裝盤備用。鍋內留底油,轉小火,放入肉片滑散變色。轉大火,放入黃瓜翻炒。放煮好的黑木耳、適量鹽翻炒。放雞蛋翻炒出鍋裝盤即可。對啦,有兩點小訣竅,豬肉切片後用刀面拍鬆,肉質較為鮮嫩。可按個人喜好加入黃花菜、胡蘿蔔、玉蘭片等。

    台灣朋友這樣做木鬚肉34人份量,裡脊肉切片1木耳1小把雞蛋3黃瓜1根,大2粒。蛋加少許鹽,打成蛋汁備用。肉片用少許鹽、太白粉、米酒抓勻。木耳用熱水泡開,用手撕成小片。黃瓜切滾刀塊。大蒜拍開備用。太白粉用冷水化開準備勾芡。熱鍋熱油下蛋液炒至定型搗碎後取出。原鍋下裡脊片翻炒至熟,加蒜爆香並加入少許米酒。將木耳及黃瓜放入,加1/4碗水、醬油、鹽、糖調味。將蛋塊倒入鍋中拌勻。將太白粉水加入鍋中,勾芡完成,關火盛出。

    好吃的木鬚肉,秘訣在於蛋的熟度要拿捏好,必須超熟炒乾的,夠乾才對味!如果不這樣到時跟番茄炒蛋一樣碎碎的就醜了。肉片只要稍微抓一下,不用醃很久。木耳記得要用撕的,刀子切出來的木耳反而不好看。還有些人喜歡加些胡蘿蔔,當然沒問題,不過因為胡蘿蔔要煮軟花的時間長,就不是五分鐘就可以燒出來的菜了。

                       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