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28 04:12:49一片汪洋

早期南來知識份子的心態(序郭惠芬專著)



早期南來知識份子的心態
《中國南來作者與新馬華文文學》代序
● 楊松年


  一個國度或地區的人士,當移居到另一個國度和地區時,他們會
面對怎樣的問題?面對問題時,心態又是如何?如何適應新的環境?
如何處理這些問題?以上所舉的不但是研究文學者所興趣的課題,也
是研究其他學科如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等所留心的課題。

  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期,大量華人從中國南來。其中包括為數不
少的知識份子。這裏不想探討這些華人南來的原因,也不想說明他們
南來的情形,這裏所關心的,是這些南來的知識份子,特別是文學作
者,他們南來後所直接面對的問題是什麼?所主要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面對這些問題時,他們的心態又是如何?他們怎樣對待新的生活環
境?當適應新的生活環境之後,他們又怎樣?他們的理想付出他們的
努力?可以說,面對上述問題,他們的內心是充滿著困惑、焦慮、不
安,但同時又有振奮、積極,與備具信心的另一面。這也是本文用"
困慮"與"振奮"分別表示他們不同心態的原因。

  20世紀初期,從中國南來的文人不少,直至這一世紀的中期,南
來的文人仍然不斷。早期南來的文人,和其他華人一樣,多因?經濟
的問題、生活的困難而南來。然而剛南來時,多數居住環境差,又不
太適應,如衣虹曾如此說明他剛南來時的感受:"我因?來星只有20
天左右,暫時寄居在一間很狹窄的小公寓,除了吃飯、洗澡、談話之
外,全不能做半點兒工作。加之一星期來失眠症復發,每晚最多是睡
兩個鐘頭,鬧得身心俱憊,昏瞀異常。"1.他們工作非常忙碌,南來
作者吳仲青就曾如此對他的朋友禾草說:"獵犬般的忙;校刊,編劇
,日課,還有夜課。"2.

  生活的奔波使他們掙扎的生命愈顯得渺小,流浪漂泊的生活更使
他們沒有安定之感,這是他們內心困惑、焦慮之一。開武在一首詩中
就如此表示上述的心態。《露臺上》寫道:"渺小的生命舟掙扎在茫
茫的人海中,/東飄西泊何處是我們歸宿之地?"3.有時看到某個地
方不能發展,就流浪到另一個地方去,希望有所收穫。然而流浪漂泊
之後,還是沒有辦法改變實際的情況,還是解決不了他們的生活的問
題,因此他們的無奈與焦慮更加地增重了。林雪棠《給衣霞》表示:
"於今我寄?檳江,/生活仍是一樣的流浪,/繼著我而重上飄泊旅
途的你,/奔波到暹羅去又怎樣?"4.周了因《赤道上的呼聲:別辭
》更清楚地說:"這真是百無聊賴的人間,曉得這樣,從前也不來了
,在英屬想去荷蘭走一次,在荷蘭又要去仰光安南走一次。"5.。

  漂泊不安定的生活,更加深他們對故鄉、親人、朋友的思念。思
念令他們更加的焦慮。思歸成?早期南來作者作品的主要題材。失鈞
如是唱道:"蒼茫茫秋色裏,/一片愁慘底景致,/一個孤獨底旅客
,/在那邊放歌籲氣。/他唱著,/歸兮歸兮不得歸;/風聲颯颯的
和著:/悲兮悲兮更可悲。"6.然而家鄉還是一片昏暗,污濁,人民
還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甚至比過去更?悲慘,絲露寫道:"青天
霹靂--傳來一陣消息,/啊!我的故鄉已不像從前:/我現在的故
鄉啊!已住滿了殘暴的賊兵;/全村彌漫著殺氣騰騰,/交連的禾田
,已堆滿了死屍,/蒼翠的青山,遍染了血痕。"7.他也用以下的文
字寫下他眼中的中國:"你落魄歸來的遊子喲!/當那步兒跨入久別
的故鄉,/映現在你的眼簾上的是一片荒涼,/它深深地給你感到淒
滄,憤惱,激昂。"8.

  南洋的生活讓他們深感無奈,困惑。南來後他們所認識的南洋,
和他們還沒有南來前所聽聞的南洋不同,是他們深感失望的重要方面
。周了因說:"我們從前以?黃金那般最燦爛的南洋,如今都成做夢
想。"9.譚雲山在《星光》發刊辭中說:"我們到了這裏看看,所謂
黃金世界,原來黃金已變成黑金了!"10.不過在深感失望之後,南
來的知識份子的心態又有所不同,有的在困慮之後,決定背起包袱,
回返老家,如周了因說:"呵!我親愛的朋友,我親愛的生徒,以及
一切相識與不相識的人,我是走了,這樣隨隨便便地走了。"11.有
的雖然失望了,但仍然正面地看待眼前的事物,特別是文化教育的工
作,譚雲山就持著這樣的態度。他說:"我們既到了這裏,不論是黃
金世界,還是黑金世界,我們暫時居於斯,立於斯,衣食於斯了,我
們就不能不盡點小小的責任,對於斯不能不有點暫時的小小貢獻,也
可說是報酬。"12.對於譚雲山來說,這報酬就是《星光》副刊的編
輯。

  至於一些到南洋來本就懷有重大抱負的知識份子來說,他們是帶
著振奮心態來對待南洋的文藝的。許傑是其中的一個鮮明的例子。在
所編的《益群報》副刊發刊詞《枯島題詞》中,他說:"人間是一座
枯島,我們須用文藝的鋤頭去開墾它;人類心田中滋長著的是一叢荒
草,我們須用科學的鋤頭剷除它。"13.他們或者在編輯工作上,積
極負起開懇荒原的責任,如許傑所表示的,積極負起改造南洋社會,
刷新南洋文壇的責任,如段南奎在《〈星光〉今後的態度》的?事中
所表示的:"南洋的社會是沈淪的、墮落的、靜止的、停滯的、臃腫
的、麻木不仁的、半身不遂的病社會。我們這流浪的一群,在無論何
時何地都感到不滿,尤其對於南洋這樣的病社會,分外覺得不滿。有
時還覺得不安......而今後,我們願本著評判的態度,來重新估定南洋
的一切的價值。我們願改造南洋的社會,我們願澄清南洋的思想,我
們願刷新南洋的文壇,我們願詛咒黑暗的舊時代快去,我們願祈禱光
明的新時代速臨。"14.積極地扮演雄雞的角色,歌唱光明的到來,
如陳煉青《曉天月刊》所表示的:"夜色已深沈了,豈無雞聲來報曉
。暫時的黑暗斷不能使我們絕望,這正使我們格外發奮以尋找光明之
決心。所以這刊物的發行,不外憑我們生命的核心裏發抒出來的微弱
的喊聲,藉以詛咒這死色沈沈的黑暗,要謳歌未來那種生氣勃勃的曉
天,而望讀者共鳴共感。"15.這樣的意志甚至讓他們積極地在南洋
提倡南洋色彩的文藝,如許傑就是如此,他在副刊《枯島》的編後話
說:"南洋有南洋的歷史、風俗、人情、風景,作者不要何如窮搜遠
處,是俯拾即是東西,譬如土人底情,土人底戀愛、情歌、生活,等
等,中國人在這裏的生活情形,等等,各色人,這裏的措施影響,等
等,都是絕好的文學題材。"又說:"文學要有地方色彩,譬如我們
一說到南洋,便覺有椰林、草屋、牛車,等等,回現在我們的腦際。
如果作者能夠把這種地方色彩捉住,表現在文藝裏,那便是絕好的文
藝了。"16.大男(曾聖提)也在《南洋商報》的副刊《文藝周刊》
表示:"南洋究竟有沒有文藝之宮,究竟可否建立文藝之宮,或南洋
究竟有沒有文藝可以尋找,我欲登高疾呼,昭告海內外之愛好文藝之
青年曰:南洋乃現代文藝之寶庫,乃取之無盡用之無竭的文藝之源泉
。"17.

  於是,這些知識份子他們不但在理論上從事新馬文學的建設工作
,在編刊與雜誌上致力於新馬文學的推展工作,也積極進行文藝創作
的工作。郭惠芬的《中國南來作者與新馬華文文學》詳盡地展現了這
些作者豐厚的文學成果,正是得益于這些知識份子的文學成就。

  非常高興郭惠芬能將她勤奮研究的成果出版成書。作?郭惠芬這
本書的序言,我覺得如果只是重復書中所說過的問題,是沒有太大的
意義的,因此乃提出上述的一些個人淺見。(11/04/2000)

注:
1.衣虹:《編後》,《叻報》副刊《椰林》,1930年3月24日。
2.禾草:《最後的話》,《浩澤》第2期,1927年1月。轉引自方修《
馬華新文學大系》(出版史料),新加坡世界書局,1972年,第28頁。
3.見《南洋商報》副刊《壓覺》第17期,1930年11月10日。
4.見《光華日報》副刊《絕緣回線》第7期。
5.見《叻報》副刊《星光》,1925年11月9日。
6.見《新國民日報》副刊《新國民雜誌》,1923年10月4日。
7.絲露:《我孤獨的徘徊在海濱》,《南洋商報》副刊《壓覺》第16
期,1930年8月4日。
8.見《故鄉》,《南洋商報》副刊《壓覺》第7期,1930年9月8日。
9.見《叻報》副刊《星光》,1925年11月9日。
10.譚雲山:《這是什麼》,《叻報》副刊《星光》創刊號。
11.見《叻報》副刊《星光》,1925年11月9日。
12.譚雲山:《這是什麼》。《叻報》副刊《星光》創刊號。
13.見《益群報》副刊《枯島》創刊號,1928年8月23日。
14.見段南奎:《星光今後的態度》,《叻報》副刊《星光》第45期。
15.陳煉青:《關於創刊的話並我們的態度》,《曉天周刊》創刊號
,1928年11月8日。
16.許傑:《尾巴的尾巴》,《益群報》副刊《枯島》,1928年10月
25日。
17.大男:《南洋地文藝》,《南洋商報新年增刊》,1929年1月1日。

郭惠芬論文集《中國南來作者與新馬華文文學》

  本書著重研究1919至1949年期間,159位中國南來作者與新馬華
文文學的關係,其中不少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名家如巴金、徐志摩、
艾蕪、老舍、郁達夫、胡愈之、沈茲九、王任叔、高雲覽等;另如潘
受、張楚琨、黃望青、劉思、朱緒、姚紫、楊嘉、楊樾、鐵戈、洪絲
絲、譚雲山、曾聖提、曾華丁、陳煉青、吳仲青、鐵抗、王君實以及
林參天等也是文集論述的物件。

  書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楊松年作序,全書分六章論述,附參
考資料及作者後記共327頁。代售書局:新華、商務、今古、上海、
長河、東?。

《聯合早報》

1[1] 梁鉞,《茶如是說》。新加坡:七洋出版社,一九八四,頁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