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9 22:20:53嵐天
70週年具「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意義~~啟動智慧機械製造元年!
【2015年10月29日 台北訊】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以下簡稱機械公會)在本(2015)年10月29日假喜來登飯店盛大辦理70週年慶酒會活動。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致詞時表示,機械公會70週年具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意義。適逢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興起,特別將今年訂為「智慧機械製造元年」,由機械公會提燈照路,點亮台灣智慧機械製造之路,為台灣機械產業再創新里程
總統馬英九、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經濟部長鄧振中、前經濟部長(陳瑞隆部長、施顏祥部長)、外貿協會董事長梁國新、工業局局長吳明機、國貿局局長楊珍妮等前來祝賀,現場冠蓋雲集,產官學研代表超過400人,共同見證「智慧機械製造元年」的開啟。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創立於民國34年10月,原名「台灣鐵工業公會」後改組為「台灣省鐵工業同業公會」,民國36年5再度改組為「台灣省機器工業同業公會聯合會」,民國37年4月28日改組為「台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2013年11月1日更名為「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至今成立70週年,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產業公會;會員家數約2,700家,是台灣第2大產業公會,由機械公會開枝散葉,成立的公會約30個,包括電機電子公會、車輛公會、鋼鐵公會、模具公會等;機械公會可以說,是台灣產業公會的開山始祖。
2014年台灣機械業產值達9,850億元,接近兆元產業;其中,工具機出口排名位居全球第4名,紡織機械出口排名全球第5名,塑橡膠機械出口位居全球第6名,製鞋機械出口位居全球第2名,已是世界精密機械知名的製造國家。適逢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興起,特別將今年訂為「智慧機械製造元年」,由機械公會提燈照路,點亮台灣智慧機械製造之路,為台灣機械產業再創新里程。
台灣機械業在先進賢達一路篳路藍縷,胼手胝足的打拼下,從台灣光復初期由機械設備維修、製造配件開始的「復原整理期的機械工業」,到光復後全台灣尚存的大小機械廠約300多家,目前約17,000家,就業人口約28萬人,台灣機械業不再是傳統的黑手產業,已蛻變成為高科技的精密機械產業。相較西方近代工業革命,起始於18世紀,迄今超過200年,台灣機械業的資歷相對年輕,但表現卻受到國際矚目。在大肚山下,方圓60公里形成黃金縱谷,擁有全世界密度最高的精密機械產業聚落,名聞遐邇。
機械產業自2008年至今,6次挑戰兆元產業未能達陣,2014年機械業年產值達9,850億元,離兆元目標,只差臨門一腳。7年來,機械業為了挑戰兆元目標,做了很多努力,卻受到國內外環境快速變化的嚴峻考驗。但,機械業把每次的失敗,當成扎根、蹲馬步、練功夫的機會;將林林總總的考驗,化為成長的養份。因為,歷經千錘百鍊,使機械業有更強壯的體質,面對外界的挑戰。希望打造一個堅若磐石、穩定成長的兆元產業;而這除了業者自立自強、自助人助的努力外,同時需政府在政策上輔導及經費支援,共同打造兆元產業。
匯率與關稅 左右機械業發展
台灣機械產品出口約占7成,深受匯率與關稅的影響,是機械業多次挑戰兆元目標未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在匯率部分,建議政府應讓匯率持續貶值,緊跟各國貶值幅度,別讓台灣機械業者輸在起跑點太多。日本及韓國是台灣機械業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近年日幣大幅貶值超過35%,韓圜自2012年11月到2014年底,兌美元也快速貶值超過35%。因為匯率對產業的影響,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更是非戰之罪;呼籲政府在匯率部分,兼顧出口產業的競爭力,提供台灣製造業在國際市場上,一個公平競爭的條件。
在自由貿易協定部分,因台灣與各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進展緩慢,在國際貿易上,台灣已被邊緣化。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在2011年1月1日生效,開始實施降稅,但第二階段的貨品貿易談判,至今沒有新的進展。因為匯率和關稅障礙,讓台灣機械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擁有的高性價比優勢不再。
推動機械進口替代 擴大國內市場
台灣精密機械設備性價比高,深受全球買主青睞,已行銷全球5大洲,100多個國家。為了協助機械業加強開拓全球市場,擴大市場占有率,機械公會每年辦理的國內及國外展覽會超過40場,包括:東南亞、東北亞、西南亞、歐美、中南美洲、中東、中國大陸等地區。
除了加強全球市場拓銷,機械進口替代也是攀登兆元產業目標的必須手段之一。台灣是機械出口大國,2014年台灣機械出口額,達到215.9億美元,進口約220億美元,因此國產設備有很大的機會取代進口設備。
中國大陸的紅色供應鏈就是進口替代政策,如今已經成軍。由於中國大陸積極的扶植當地供應鍵,以取代進口品,現在已對台灣電子產業等造成強大的挑戰與威脅。
盼能與政府攜手共同推動進口替代(由國產機械替代進口)方案;以有效提升國內需求,同時創造業者練兵的環境及技術升級的機會,也能穩定的擴大機械業生產值。
第四次工業革命列車啟動
全球人口急速老化,是個不爭的事實。自2015年起,台灣15~65歲可參與勞動人口每年將減少18萬人,製造業缺工問題將日形嚴重。
各國為了因應人口老化導致的勞動短缺問題,紛紛提出發展對策。美國在2011年正式提出先進製造夥伴計畫(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AMP);日本提出「產業競爭力強化法」;而德國提出Industry 4.0(工業4.0,第四次工業革命);韓國推動產業創新運動;中國大陸也推出中國製造2025。先進國家,希望藉此維持在製造業的全球競爭力,同時,要建立在智慧製造技術與應用領域的領導地位,創造新市場;而在後追趕的國家,則希望能夠迎頭趕上。
行政院也在10月22日啟動「生產力4.0發展方案」啟動儀式,在未來9年(民國104年至113年),投入360億元;涵蓋機械產業在內的7大重點產業。
啟動智慧機械製造元年 化危機為轉機
智慧機械應用於智慧製造,簡單來說就是智慧機械加上智慧機器人、感測器、機聯網及大數據整合的製造概念。一方面,迎接智慧製造時代的來臨,又值此機械公會70週年之際,而把今年訂為「智慧機械製造元年」,做為未來努力的新里程碑。自今年3月舉辦「機械物聯網應用論壇」,及9月舉辦「智慧製造科技論壇」2場大型論壇,邀請國外專家及國內產學研界菁英一同集思廣益;在這期間也辦理10餘場,智慧機械製造相關研討會。盼順勢搭上智慧製造的列車,搶攻智慧機械製造新商機。
工業4.0是以智慧製造為基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智慧機械是智慧製造的基礎。工業4.0可以說就是機械業智慧化的革命,機械業的責任是生產智慧機械,再和智慧機器人、感測器、大數據及機聯網相結合,將來與政府推動的「生產力4.0發展方案」結合,共同打造台灣的智慧製造產業鏈。
智慧製造的智慧化不是目的,重點是:生產讓人無憂的機械設備。如何做到讓人無憂?永遠要想得比你的客人還要快、還要多。
未來是一個顧客導向的市場,產品能不能賣得好,要看顧客喜不喜歡。將來賣設備只會占營業額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是微利;更大的獲利來源是賣服務,才是巨利。
世界快速的轉變,機會也在變;昨天的優勢會被明日的趨勢所取代。NOKIA曾在世界手機市場執牛耳,世界手機霸主,但最後在智慧手機敗陣下來,為什麼手機巨人輸了?因世界變化太快,錯過了學習,錯過了改變,也錯過了機會,最後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台灣要適時由製造產品,變成價值創造的生產者,才能化危機為轉機。
智慧機械產學研結盟 擬定發展方向
不論台灣的工業處在工業革命的哪個時代,因為客戶會從需求2.0到3.0再升級到4.0,使用者會從注意設備稼動率,轉而要求具有經驗或數據庫的智慧製造系統。所以工業4.0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時代革命。
機械公會是機械產業的代言人,有必要為台灣機械業發聲。為具體落實推動智慧機械製造,機械公會已成立「智慧機械產學研委員會」,宣示推動的決心,將結合產業、學術及研發單位,整合產學研的資源,共同戮力推動;由產學研結盟齊聚一堂,共同研擬未來發展方向,提供政府參考,並希望能夠得到政府的支持與資源。
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也是企業永續發展的命脈,因此人才培育乃為當務之急。因應工業4.0的產學合作,盼能結合教育部與學校,培育學生具備機械、電子、資通訊、自動化及軟體等跨領域整合能力。由勞動部強化產業連結機制,藉由辦理職訓課程,培訓在職員工成為跨領域多功能人才,並建立專業及跨領域能力鑑定制度。
70週年具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意義
俗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個70週年具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意義。機械公會即將以過去70年,機械業前輩在技術及市場上打下的穩固基石,與累積寶貴的實戰經驗為傳家寶,展開新世代的旅程。
台灣機械業95%屬於中小企業,雖然規模小,但小而美,優點就是反應速度快,所以可以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韌性與彈性;另外,也具有兼容並蓄的硬實力與軟實力。像台灣引興技術輸出日本,為台灣零組件業者技術輸出首例;日本豐田自動織機以100億日圓取得與台勵福新設立公司(堆高機)55%股權,表示台灣機械業者的製造技術與經營管理(行銷通路)實力,已被世界看見。
當今,機械業第二代已經普遍接棒,相信只要傳承過去機械業第一代的創業精神與勤奮態度;加上第二代普遍外語能力強、國際觀提升,對資通訊(ICT)技術及軟體有較多接觸與認識。在未來必然能夠以創新技術生產出讓人無憂的智慧機械。
未來10年發展是個轉捩點,也是台灣機械業何去何從的關鍵時刻。站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頭上,機械業要乘著浪起飛。希望有平台,也有舞台;平台政府給,舞台業者自己搭;再用創意—創造「新的生意」及「源源不絕的生意」,持續在國際市場,發光發熱,再造另一個光輝燦爛的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