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譯老子道德經十五章】
【直譯老子道德經十五章】
作者:術龍
-------------------------------------------------------------------------------------------------
【老子道德經十五章原文】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若朴,混若濁,曠若谷.
熟能濁以靜之?
徐清.安以動之?
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能弊復成.
【直譯內容】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距今久遠的年代的好的正面的當作讀書人知識分子,精深精微深遠奧妙明白了解,奧妙複雜不容易了解能夠知道認得‧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這個那個表示謙恭的應答聲無能夠知道認得,所以因而逼迫當作或許也許:
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若朴,混若濁,曠若谷.
參與似好像天氣寒冷從水中走過河流,仍舊尚且似好像害怕四周居住在隔壁或附近的人家,好像不是專業的,散漫離散似好像冰快要消除,誠心誠意的似好像樸實,蒙騙冒充似好像以敷衍隨便的態度來消磨時日,空缺荒廢似好像困境‧
熟能濁以靜之?
您能仔細精詳可以昏亂混亂而停止不動的嗎?
徐清.安以動之?
您能慢緩慢詳細明白‧平靜寧靜而有所行為的嗎?
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慢緩慢成長滋長‧護著不使受損這個方法的人,沒有願望想得到滿足的意念多餘多出來的‧
夫唯不盈,能弊復成.
這個那個獨只有沒有多餘多出來的,可以害處缺點還原如初達到‧
主題【直譯老子道德經十五章】是要告訴我們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距今久遠的年代的好的正面的當作讀書人知識分子,精深精微深遠奧妙明白了解,奧妙複雜不容易了解能夠知道認得‧
古代時期好的或是正面的行為舉止都當成讀書人或知識分子的人,精深細微深不可測學理都能明白了解,學理複雜不容易了解的都能夠知道與了解。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這個那個表示謙恭的應答聲無能夠知道認得,所以因而逼迫當作或許也許:
對於不能懂得與知道的事,因此也跟著被逼迫要當成懂得與了解。
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若朴,混若濁,曠若谷.
參與似好像天氣寒冷從水中走過河流,仍舊尚且似好像害怕四周居住在隔壁或附近的人家,好像不是專業的,散漫離散似好像冰快要消除,誠心誠意的似好像樸實,蒙騙冒充似好像以敷衍隨便的態度來消磨時日,空缺荒廢似好像困境‧
參與而感到好像天氣寒冷從水中走過河流般的顫抖,尚且感到好像害怕四周的人般的懼縮,就好像別人知道我不是專業的人般的恐慌,精神不濟感到好像冰塊將要溶化消失般的憂心,呈現出誠心誠意感到好像樸實般的不自在,蒙騙冒充感到好像敷衍隨便的態度般的過日子,浪費時間感到好像空虛困境般的無奈。
熟能濁以靜之?
您能仔細精詳可以昏亂混亂而停止不動的嗎?
您能深入仔細了解可以混亂迷惑而阻止嗎?
徐清.安以動之?
您能慢緩慢詳細明白‧平靜寧靜而有所行為的嗎?
您能踏實一步一步去詳細了解明白‧平靜後才去決定所要做的事嗎?
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慢緩慢成長滋長‧護著不使受損這個方法的人,沒有願望想得到滿足的意念多餘多出來的‧
踏實一步一步去執行‧依據此方式的人,沒有奢望意念過多‧
夫唯不盈,能弊復成.
這個那個獨只有沒有多餘多出來的,可以害處缺點還原如初達到‧
您只有沒有奢望意念過多,就可以把此害處缺點修正還原達到正確方式‧
本文章單字單義如下:
【古】
(1) 距今久遠的年代。如:「上古」、「中古時代」。
(2) 古代的、舊而傳統的。如:「古人」、「古書」、「古樸」、「貴古賤今」。
(3) 古板:
A>頑固不知變通。如:「凡事要能靈活運用,不可太過古板。」
B>不合時宜。如:「他無法接受流行的東西,實在是老古板一個。」
(4) 古體詩。如:「五古」、「七古」。
(5) 古董:
A>古代遺留下來的器物。或作「骨董」。
B>頑固守舊,不合時代潮流的。如:「他真是個老古董,一點也不知變通。」
(6) 作古:稱死亡為「作古」。如:「老先生已在數年前作古了。」
(7) 古怪:奇怪而不合常理。如:「大家對他古怪的作風感到很無奈。」
【之】
(1) 介詞。同「的」。如:「三分之一」、「在天之涯」。
(2) 代名詞。用以代替人、事、物。如:「偶一為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3) 指稱詞。此、這、這個。如:「之子于歸」。
(4) 往。如:「事既如此,今欲何之?」
(5) 語助詞。無義。如:「總而言之」。
【善】
(1) 好的、正面的。如:「善惡」、「善行」、「善人」、「善事」。
(2) 美好的事。如:「日行一善」、「為善最樂」、「隱惡揚善」。
(3) 專長於。如:「善於辭令」、「能歌善舞」、「英勇善戰」。
(4) 熟悉的。如:「面善」。
(5) 容易。如:「善忘」、「善變」、「多愁善感」、「善解人意」。
(6) 待人親切。如:「和善」、「友善」、「善待」。
(7) 收拾整理、辦理。如:「善後」。
【為】
1.
(1) 做。如:「事在人為」、「為人父母」、「為所欲為」、「為善不欲人知」。
(2) 當作。如:「視為」、「為主」、「為首」。
(3) 變成。如:「成為」、「化整為零」、「化悲憤為力量」。
(4) 是。如:「天下為公」、「失敗為成功之母」。
(5) 發展、潛力。如:「年輕有為」、「大有可為」。
(6) 被。如:「為人所害」、「為人所景仰」、「為人所信任」、「為人所擁戴」。
(7) 表示程度或範圍的廣大,加強語氣。如:「大為不滿」、「甚為信任」、「尤為出色」。
2.
(1) 替、幫。如:「為人服務」、「為國爭光」、「為人作嫁」。
(2) 疑問原因。如:「為何你不答應?」、「他為什麼不去?」
(3) 為了,表示行動的目的。如:「為正義而戰」、「為了年邁的父母,他放棄了出國進修的機會。」
【士】
(1) 古代貴族階級中最低的一級。如:「天子、諸侯、大夫、士」。
(2) 四民之一。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如:「士、農、工、商」。
(3) 對人的美稱。如:「志士」、「勇士」、「女士」、「男士」、「各界人士」。
(4) 軍階之一,尉級以下。如:「上士」、「中士」、「下士」。
(5) 軍人。如:「士兵」、「士氣」、「身先士卒」。
(6) 某些技術人員。如:「護士」、「技士」、「助產士」。
【者】
(1)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讀者」、「記者」、「作者」、「好事者」。
(2) 文言助詞,用於句中,表示語氣略作停頓。如:「禮義廉恥者,四維也。」
(3) 文言助詞,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微】
(1) 細小、不明顯的。如:「細微」、「微小」、「微生物」、「見微知著」。
(2) 稍稍、輕、略。如:「稍微」、「微笑」。
(3) 衰弱、勢力小。如:「衰微」、「式微」。
(4) 精深。如:「微妙」、「精微」。
(5) 卑賤。如:「卑微」、「人微言輕」。
【妙】
(1) 美好、美巧。如:「美妙」、「巧妙」、「絕妙好辭」。
(2) 精微。如:「妙旨」、「精妙」、「奧妙」、「神機妙算」、「莫名其妙」。
(3) 有趣。如:「妙語如珠」、「妙趣橫生」、「這點子真妙!」
(4) 妙齡:年輕的。如:「妙齡女郎」。
【玄】
(1) 深遠奧妙。如:「玄妙」、「玄理」、「玄機」。
(2) 不可靠、不實在的。如:「玄虛」、「這件事情不合常理,實在太玄了。」
(3) 黑色。如:「天地玄黃」。
【通】
(1) 順暢、不阻塞。如:「通暢」、「通順」。
(2) 使順暢。如:「通馬桶」、「通水管」。
(3) 交流、往來、交往。如:「通信」、「流通」、「通商」、「通車」、「通航」、「互通有無」。
(4) 全部、都。如:「通盤考量」、「通通上去」。
(5) 明白、了解。如:「精通」、「通曉」、「通情達理」。
(6) 報告、告知。如:「通知」、「通報」。
(7) 普遍、適合一般人的。如:「通病」、「通行」、「通俗」、「通性」、「通稱」
(8) 暗中勾結。如:「串通」、「勾通」。
(9) 量詞:
A>計算文書、電訊的單位。如:「一通電話」、「三通電報」。
B>計算敲擊鐘鼓次數的單位。如:「擂鼓三通」。
【深】
(1) 從上到下,或由表面到底的距離大。與「淺」相對。如:「深井」、「深海」、「深淵」。
(2) 時間久、晚。如:「深秋」、「深更半夜」、「年深日久」。
(3) 奧妙、複雜、不容易了解。如:「深奧」、「深度」、「深遠」、「這句話的含義很深。」
(4) 濃厚的。如:「深厚」、「深交」、「深刻」、「深情」、「深藍色」。
(5) 非常。如:「深信」、「深知」、「深得人緣」。
【不】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3)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可】
1.
(1) 允許。如:「許可」、「認可」。
(2) 能夠、適宜。如:「可以」、「可口」、「可大可小」、「堅不可摧」。
(3) 堪、值得。如:「可愛」、「可憐」、「可惜」、「可敬」、「可惡」、「可喜可賀」。
(4) 但是。如:「可是」、「他雖笨,可很用功。」
(5) 豈。如:「這可不是一場騙局?」
(6) 表示語氣的加強。如:「他可神氣了!」、「這下子可慘了!」
(7) 疑問詞。如:「你可知道?」、「此話可當真?」、「你可曾想過?」
(8) 美好的。如:「可人兒」。
2. 可汗(ㄎㄜˋㄏㄢˊ):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國對君主的稱呼。
【識】
1.
(1) 知道、認得。如:「認識」、「識別」、「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
(2) 見解、見聞。如:「見識」、「遠識」、「才識」、「膽識」。
(3) 朋友。如:「舊識」、「親識」。
2. 記憶、記住。通「誌」。如:「默而識之」。
【夫】
1.
(1) 成年男子的通稱。如:「懦夫」、「匹夫之勇」、「千夫所指」、「一夫當關,萬夫莫敵。」
(2) 丈夫、先生。如:「夫妻」、「夫家」、「夫婿」、「前夫」、「亡夫」、「夫唱婦隨」。
(3) 指從事某種勞動的人。如:「農夫」、「漁夫」、「挑夫」、「樵夫」。
(4) 夫子:
A>舊時對老師的敬稱。在論語一書中專指孔子。如:「孔夫子」。
B>舊時婦人稱丈夫為「夫子」。
2.
(1) 文言發語詞,具提示作用。如:「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
(2) 語助詞。表示感嘆。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3) 稱代詞。 這個;那個。
【唯】
(1) 獨、只有。如:「唯一」、「唯有」、「唯獨」。
(2) 表示謙恭的應答聲。如:「唯諾」。
【故】
(1) 朋友、舊識。如:「故舊」、「沾親帶故」、「一見如故」。
(2) 本來的、以前的。如:「故鄉」、「故有」、「故事」、「故交」、「故步自封」。
(3) 死。如:「病故」、「身故」、「已故」。
(4) 意外事件。如:「變故」、「交通事故」。
(5) 原因。如:「緣故」、「因故缺席」、「不知何故」。
(6) 有意的、存心的。如:「故意」、「明知故犯」、「故作鎮靜」。
(7) 所以、因而。如:「他每天勤奮讀書,故有好成績。」
【強】
1.
(1) 健壯有力。如:「強健」、「強壯」、「強勁」。
(2) 使力令人屈服。如:「強暴」、「強占」。
(3) 勢力大的。如:「強大」、「豪強」、「強權」、「世界強國」。
(4) 勝過、比較好。如:「他的表現比我強。」
(5) 表示數量有餘。如:「三分之二強」。
2. 逼迫。如:「勉強」、「強人所難」。
3. 固執。如:「倔強」。
【容】
(1) 包含。如:「容納」、「容量」、「容受」、「容身之處」。
(2) 可以、允許。如:「不容」、「容許」。
(3) 忍讓、原諒。如:「容忍」、「包容」、「寬容」。
(4) 面孔、相貌。如:「面容」、「笑容」、「容貌」、「儀容」、「容顏」、「容光煥發」。
(5) 表面形態。如:「陣容」、「臺北市容」。
(6) 修飾、打扮。如:「女為悅己者容」。
(7) 或許、也許。如:「容或有之」。
【豫】
(1) 安樂;喜樂。如:「逸豫」。
(2) 猶豫:遲疑不決的樣子。
(3) 大陸地區河南省的簡稱。如:「豫劇」。
(4) 參與。
(5) 事先。如:豫知成敗。
【若】
1.
(1) 似、好像。如:「不若」、「欣喜若狂」、「旁若無人」、「大智若愚」、「似有若無」。
(2) 假如、如果。表示假設。如:「倘若」、「假若」、「若是」、「若非」。
(3) 你、你的。如:「若輩」。
(4) 若干:大約計量的詞,即多少。如:「若干年後,你就會明白爹的用心了。」
2. 般若:佛教用語。指能證悟的智慧。如:「佛教認為一切般若智,都是從自性而生,不假外求。」
【冬】
(1) 一年四季中的最後一季,天氣寒冷。如:「冬天」、「隆冬」、「殘冬」、「冬眠」、「過冬」。
(2) 冬烘:不明事理、不知變通的讀書人,多用來譏笑舊時鄉村的私塾老師。如:「趙老頭是個冬烘先生。」
【涉】
(1) 從水中走過。如:「跋涉」、「涉水」。
(2) 牽連。如:「牽涉」、「涉案」、「干涉」、「涉嫌」、「涉及」。
(3) 經歷。如:「涉險」、「涉世未深」。
(4) 進入。如:「我們不能涉足聲色場所。」
(5) 涉獵:比喻博學但不專精。如:「他對各種書籍都稍有涉獵。」
【川】
(1) 河流。如:「河川」、「山川」、「川流」。
(2) 大陸地區四川省的簡稱。如:「川俗」、「川菜」、「川劇」、「川鹽」。
(3) 速成的湯菜、或是將食物置於開水中燙過。如:「川燙」、「川肉片湯」。
【猶】
(1) 好像、如同。如:「猶如」、「雖死猶生」。
(2) 還、仍舊、尚且。如:「意猶未盡」、「記憶猶新」、「雖敗猶榮」。
(3) 猶豫:遲疑不決的樣子。如:「他猶豫了很久,還是沒有決定要不要去參加他們的婚禮。」
【畏】
(1) 害怕。如:「畏懼」、「畏縮」、「畏服」、「畏怯」、「人言可畏」、「畏罪潛逃」。
(2) 佩服。如:「敬畏」。
(3) 危險可怕的。如:「視為畏途」。
【四】
(1) 自然數的第四位。大寫作「肆」,阿拉伯數字作「4」。
(2) 數目是四的。如:「四壁」、「四個人」、「四本書」。
(3) 次序是第四的。如:「四品官」、「四更天」。
【鄰】
(1) 居住在隔壁或附近的人家。如:「鄰居」、「鄰人」、「遠親不如近鄰」。
(2) 基層的行政區域之一。設於村里下。如:「仁愛里十八鄰」。
(3) 附近的、接連的。如:「鄰國」、「鄰里」、「鄰村」。
【儼】
(1) 莊重、嚴肅。如:「望之儼然,即之也溫。」
(2) 整齊。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3) 好像。如:「儼如」、「儼若」、「儼似」。
【客】
(1) 來訪的人。與「主」相對。如:「客人」、「賓客」、「寒夜客來茶當酒」。
(2) 出門在外的。如:「客居」、「客遊」、「客死他鄉」。
(3) 出門在外的人。如:「旅客」、「過客」、「遊客」。
(4) 做生意的人對顧主的稱呼。如:「顧客」、「客戶」、「乘客」、「客滿」。
(5) 泛稱從事某種活動或具有某項特長的人。如:「政客」、「說客」。
(6) 古時候指寄食貴族豪門的人。如:「食客」、「門客」。
(7) 不是專業的。如:「客串」。
(8) 客觀:對於事物能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判斷,而不堅持自己的看法。如:「我們必須以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
(9) 量詞。用於計算定量出售食品的單位。如:「他點了一客八分熟的牛排。」
【渙】
散漫、離散。如:「渙散」、「渙然」。
【冰】
(1) 水在攝氏零度或零度以下所凝結成的固體。如:「冰塊」、「遇冷結冰」。
(2) 利用冰塊或冰箱降低物體的溫度。如:「冰凍」、「把汽水冰一下。」
(3) 冷的。如:「冰涼」、「冰冷」、「這些飲料是冰的。」
(4) 潔白、白嫩。如:「冰肌玉膚」。
(5) 冰狀的結晶體。如:「冰糖」、「薄荷冰」。
【將】
1.
(1) 快要。表未來的用詞。如:「將來」、「將要」、「將近」。
(2) 下棋時把對方的「將」或「帥」吃掉。如:「我這一步抽車,下一步就要將了。」
(3) 把。如:「將心比心」、「將門關好」、「媽媽已經將飯菜做好了。」
(4) 以、用。如:「將功折罪」、「將計就計」、「將錯就錯」。
(5) 又、且。如:「將信將疑」。
2.
(1) 高級軍官。如:「將領」、「將帥」、「大將」、「名將」、「勇將」。
(2) 高級軍階。如:「上將」、「中將」、「少將」。
(3) 技術高超的人。如:「籃球主將」、「游泳健將」。
(4) 率領。如:「使將將兵」、「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釋】
(1) 解說、說明。如:「解釋」、「注釋」、「釋義」、「詮釋」。
(2) 消除。如:「冰釋」、「釋疑」、「釋懷」、「前嫌盡釋」。
(3) 解脫、放下。如:「如釋重負」、「手不釋卷」。
(4) 放開、赦免。如:「釋放」、「開釋」、「假釋」。
(5) 與佛教有關的。如:「釋典」、「釋徒」、「釋教」。
【敦】
(1) 厚道、老實。如:「敦厚」。
(2) 誠心、誠意的。如:「敦聘」、「敦請」。
【朴】
(1) 樹木的皮。
(2) 碩大;壯大。
(3)質樸。樸實。
【混】
(1) 摻雜。如:「混合」、「混淆」、「混為一談」。
(2) 蒙騙、冒充。如:「混充」、「魚目混珠」。
(3) 胡亂。如:「混說」、「混搞」。
(4) 以敷衍、隨便的態度來消磨時日。如:「鬼混」、「混日子」。
【濁】
(1) 以敷衍、隨便的態度來消磨時日。如:「汙濁」、「混濁」。
(2) 形容聲音低沉粗重。如:「濁聲濁氣」、「聲音重濁」。
(3) 昏亂、混亂。如:「濁世」。
【曠】
(1) 寬廣、空闊。如:「空曠」、「曠野」。
(2) 開朗、豁達。如:「心曠神怡」、「器宇宏曠」。
(3) 空缺、荒廢。如:「曠課」、「曠職」、「曠日廢時」。
(4) 形容人到達適婚年齡而無配偶。如:「曠男怨女」。
【谷】
1.
(1) 兩山之間的水道或低地。如:「山谷」、「河谷」、「谿谷」、「萬丈深谷」。
(2) 比喻困境。如:「進退維谷」。
2. 吐谷渾: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今大陸地區青海北部,新疆東南部。
【熟】
(1) 食物經過加熱使其可食用。如:「煮熟」、「飯熟了」。
(2) 動植物完成生長。如:「穀熟」、「果子成熟」、「稻作一年三熟」。
(3) 技術精巧。如:「熟練」、「熟手」、「手藝純熟」。
(4) 常見的、習慣的。如:「熟人」、「熟知」、「熟字」、「熟門熟路」、「駕輕就熟」、「熟能生巧」。
(5) 印象深刻。如:「耳熟能詳」。
(6) 安穩。如:「熟睡」。
(7) 仔細、精詳。如:「熟察」、「深思熟慮」。
【能】
(1) 才幹。如:「才能」、「能力」、「能耐」、「能幹」。
(2) 有才幹的人。如:「選賢與能」、「能者多勞」。
(3) 足以勝任。如:「能夠」、「不能」、「能歌善舞」。
(4) 可以。如:「可能」、「你能幫忙嗎?」
(5) 用途、功用。如:「功能」。
(6)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
【濁】
(1) 骯髒、不清潔。與「清」相對。如:「汙濁」、「混濁」。
(2) 形容聲音低沉粗重。如:「濁聲濁氣」、「聲音重濁」。
(3) 昏亂、混亂。如:「濁世」。
【以】
(1) 用、拿。如:「以毒攻毒」、「以物易物」、「以逸待勞」、「以卵擊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2) 以為:
A>當做。如:「原來是你,我還以為是姜先生呢!」
B>認為。如:「這辦法你以為如何?」
(3) 因為。如:「以人廢言」、「不以貧窮而氣餒。」
(4) 連詞。相當於「而」。如:「治世之音安以樂。」
(5) 介詞。相當於「之」。它的後面常接時間詞或方位詞。如:「以前」、「以後」、「以往」、「以東」、「以上」、「以下」。
【靜】
(1) 停止不動。與「動」相對。如:「靜止」、「平靜」、「風平浪靜」。
(2) 無聲。如:「安靜」、「寂靜」、「更深夜靜」。
(3) 靜脈:將血液從身體各部位送回心臟的血管。其循環方向和功用皆與動脈相反。
【徐】
慢、緩慢。如:「徐徐」、「不疾不徐」。
【清】
(1) 澄澈、乾淨、純潔。如:「清澈」、「清朗」、「清亮」、「清潔」。
(2) 高潔、廉明。如:「清望」、「清高」、「清白」、「清操」、「清廉公正」、「清官難斷家務事」。
(3) 寂靜。如:「清靜」、「冷清」、「清幽」、「清閒」。
(4) 秀美。如:「清麗」、「清雅」、「眉清目秀」、「清秀佳人」。
(5) 詳細、明白。如:「清楚」、「清晰」。
(6) 了結。如:「清帳」。
(7) 整理。如:「清理」、「清掃」、「清除」、「清倉」。
(8) 單一的。如:「清唱」、「清一色」。
【安】
(1) 平靜、寧靜。如:「安靜」、「安寧」、「安詳」、「坐立不安」、「隨遇而安」。
(2) 穩當、穩定。如:「安穩」、「安定」、「安逸」。
(3) 不危險。如:「安全」、「平安」、「居安思危」、「轉危為安」。
(4) 撫慰、使安靜。如:「安慰」、「安撫」、「安民」、「除暴安良」。
(5) 身體健康。如:「請安」、「問安」。
(6) 裝置、設置。如:「安裝」、「安電燈」、「安門鈴」。
(7) 存、居。如:「不安好心」、「安身之地」。
(8) 加上。如:「不要隨便把人安上罪名。」
(9) 何處、那裡。如:「他如今安在?」
(10) 安非他命的簡稱。如:「吸安」、「安毒」。
【動】
(1)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2)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3)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4)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5)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6)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7)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生】
(1) 生命。如:「生物」、「生靈」、「輕生」、「殺生」、「捨生取義」、「起死回生」。
(2) 生育。如:「生日」、「生殖」、「生兒育女」。
(3) 成長、滋長。如:「生長」、「滋生」、「生成」、「生生不息」。
(4) 活著。如:「生存」、「人生於世」、「生不逢時」。
(5) 不熟悉。如:「生人」、「生字」、「生手」、「生疏」、「面生」。
(6)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米」、「生冷」、「半生不熟」。
(7) 產生。如:「發生」、「生事」、「生利」、「生財有道」、「你可別再生出什麼新花樣!」
(8) 生活、生計。如:「謀生」、「生路」、「無以為生」。
(9) 非常。如:「生恐」、「生怕」。
(10) 老師稱呼弟子或弟子自稱。如:「學生」。
(11) 量詞。用於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保】
(1) 護著不使受損。如:「保衛」、「保護」、「保健」、「保全」、「保養」。
(2) 負責、承擔。如:「保證」、「保舉」、「擔保」、「保荐」、「保險」。
(3) 受僱替人做事的人。如:「酒保」、「保母」。
【此】
(1) 這、這個。如:「彼此」、「顧此失彼」、「此時此刻」、「此物最相思」、「此曲只應只天上有」。
(2) 這裡、這兒。如:「由此前進」、「到此為止」。
【道】
(1) 路途、途徑。如:「道路」、「街道」、「河道」、「鐵道」、「快車道」。
(2) 說、談,或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賀」、「道歉」、「能言善道」。
(3) 一種哲學的理想境界或思想、學說。如:「大道」、「得道」、「中道」。
(4) 真理。如:「朝聞道,夕死可矣。」
(5) 方法。如:「門道」、「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6) 技藝。如:「烹調雖只是小道,可是沒有三五年的工夫,卻也很難出人頭地。」
(7) 道士的簡稱。如:「貧道」、「老道」。
(8) 道家:中國先秦時期的思想派別。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9) 道教:由東漢張陵創立,以尊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為教祖的宗教,相傳可用符咒為人治病。
(10) 量詞:
A>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三道黃線」、「一道閃電」。
B>計算有出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
C>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
D>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
E>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欲】
(1) 願望,想得到滿足的意念。如:「食欲」、「物欲」、「欲望」、「求知欲」。
(2) 想要、希望。如:「欲哭無淚」、「暢所欲言」、「欲蓋彌彰」、「欲罷不能」、「為所欲為」、「隨心所欲」。
(3) 將要。如:「搖搖欲墜」、「飄飄欲仙」、「昏昏欲睡」、「呼之欲出」、「震耳欲聾」、「蠢蠢欲動」。
【盈】
(1) 充滿。如:「盈月」、「盈貫」、「熱淚盈眶」、「笑聲盈耳」、「惡貫滿盈」。
(2) 形容女子體態輕巧柔美。如:「豐盈」、「盈盈」、「輕盈可愛」。
(3) 多餘、多出來的。如:「盈餘」、「盈利」。
(4) 盈虧:
A>月亮的圓、缺。
B>生意賺錢或賠本。
【弊】
(1) 欺詐作假的不法行為。如:「舞弊」、「作弊」。
(2) 害處、缺點。與「利」相對。如:「弊病」、「弊端」、「利弊相參」、「興利除弊」。
【復】
(1) 還原如初。如:「復原」、「光復」、「復興」、「收復」、「恢復」。
(2) 再、又。如:「復習」、「復活」、「舊病復發」、「去而復返」。
(3) 回報、回答。如:「復仇」、「回復」。
【成】
(1) 做好了。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
(2) 變為。如:「點石成金」、「他成了大忙人」、「鐵杵磨成繡花針」。
(3) 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狀態。如:「成熟」、「成人」、「成蟲」。
(4) 可以。如:「不成」。
(5) 既有的、既定的。如:「成語」、「成見」。
(6) 整個、全部的。如:「成天」、「成年累月」。
(7) 促成。如:「成全」、「君子有成人之美」。
(8) 達到。如:「成千上萬」、「成雙成對」。
(9) 構成整體的。如:「成分」、「成員」。
(10) 量詞。用於計算十等分概念的單位。如:「有八成希望。」
上一篇:【直譯老子道德經十四章】
下一篇:【直譯老子道德經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