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7 10:48:57傾聽
空性的足跡.2
<空性的足跡.2>
佛法裡(中觀應成派)提到人的煩惱(輪迴)根本,是源自於對「我」執為是實有、自性成立(不是“觀待五蘊唯分別心假立”)。
換句話說:執持在五蘊之外有一個永恆的我(一般人說是靈魂不滅,會一再輪迴),或五蘊(色受想行識)就是「我」的概念,因此緣著這樣的「我」生起「我愛執」,衍生出這是「我」以及「我的」概念。
也因此對抗他人,與自己的利益衝突時起瞋或癡。
因此,一般人會說人的痛苦,就是根源於自己,或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等等。
(在眾多東西方智者們皆由共識,只是使用語言或有不同,或認識有所深淺不同吧。)
.
西方心理學提倡「同理心」,近期還有新名詞「創傷共情」等等,都是倡議削弱對自己的私心、本位主義,推廣愛他心的博愛精神。
佛法的名詞是「菩提心」,為利有情願成佛(「成佛」指自己成就為沒有煩惱,已經斷除輪迴的智慧者)。
.
而如何成為斷證的智者,主要強調的是「證得空性」。
在佛法宗派裡,目前有所謂「四部宗義」(毘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中觀自續與中觀應成宗),各派對空性的看法有所謂深淺不同....。
上一篇:空性的足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