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2 09:31:16.

轉貼:認識觀家三兄弟

 
轉貼:由福智慈善基金會上傳 https://www.facebook.com/blisswisdom.hk?fref=nf

認識觀家三兄弟: 
觀過念怨:處處不滿,責怪他人。
觀光念閒:冷眼旁觀,漠不關心。
觀功念恩:體諒他人,心常隨喜。

(1)每天用心觀察他人對我們的付出、關愛,他們做的事帶給眾人的好處,很歡喜的讚美他、效法他。

(2)如果他人行為有錯誤時,要以他的立場來想,找出他有對的地方,寬容他、幫助他,並感謝他的經驗,可用來自我策勵。

例:班上選幹部,須選兩位資源回收長,負責班上的資源回收工作,大家互相推諉,結果小明、小美被選上,小明這麼想:雖然這工作不輕鬆,但同學選我,表示認同我的能力,感謝大家給我服務的機會,我要盡全力為班上服務。而小美卻這麼想:好討厭呀!大家都不想做才丟給我,我就是好欺負,做這些工作真麻煩耶!


討論:同樣一件事可能產生不同的兩種結果(快樂、痛苦)的原因為何?

【快樂從念恩而來;痛苦從念怨而來。】

(1)觀功念恩的好處:凡事往好處想,心常愉快,有向上向善的人生觀,知足、惜福,有包容的心,認識真相,人緣改善。

(2)觀過念怨的壞處:立刻就感到不快樂,心中充滿怨恨,接著的損失是看不到人性的光明面,日趨下墮向惡,人緣變差,易扭曲真相,加深怨恨,會造成自我傷害。

(1)從本身做起,以身作則,時時面帶微笑,從生活中去觀察尋找人家的善言善行,心生歡喜的去讚美他、感恩他。
(2)實踐對象:每個月固定一種對象,前兩週先念恩,後兩週再報恩。

父母 >師長 >兄弟 >同學 >一般人
1. 由親到疏。
2. 由互動頻繁的人到互動較少的人。
3. 對自己付出較多,易體會得到;付出較少,較難體會到。
4. 所觀功德由淺到深,真能體會背後的辛勞。 

(1)找出別人的功德,引導學生用心去找人家功德。
1. 看到別人付出。
2. 看到背後的辛勞。
3. 學感恩。

例:今天一大早過馬路,遠遠地就看到值週老師在校門
口指揮學生過馬路,維持秩序,老師真的很辛苦,
一大早就趕來值勤務,希望我們能平平安安上學。
◎少觀過 >不要雞蛋裡挑骨頭。
>看杯面不要看杯底。

(2)面對別人不好的行為,如何觀功念恩?
1.他不好的行為,協助我學習忍耐、包容。
2.他可作為我的老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
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是我很好借鏡的
良師。
3.要練習轉化自己的「觀過心」。

轉化公式:雖然……(不好之處),但是……(好處)。
例:今天上廁所時,正好有同學在打掃,滿地都是水,小宇還把我的鞋子弄溼了,心裡很不舒服時,我就對他觀功念恩,心情就轉變了。

a.(看好的一面)打掃時間,小宇很認真打掃,很負責,他也向我道歉了。
b.(幫他找理由)他不是故意的,打掃時間比較短,所以心比較急,水量不好控制。
c.(將心比心)如果是我,情況可能更糟,也許不會道歉,還責怪上廁所的同學妨礙工作。
d.(感謝他)以後輪到我打掃廁所時,就要注意地板,不能太潮溼,避免重蹈覆轍。
e.(降低標準)
例:雖然他成績不好,但是他做事很認真,熱心助人。
例:雖然她遲到了,但是她不是故意的,可能有事情耽擱了。
例:雖然教室佈置沒有得名,但是負責佈置的同學都好努力了,也花了好多時間,辛苦他們了。
p.s. 觀功念恩會不會造成是非不分?

◎ 觀功念恩絕非是非不分,對於善惡,對錯的判斷,應該清楚分明,不同的是內心不必隨著他人的煩惱起伏,而對錯的人應生起寬容的心,並能幫助他。





(悄悄話) 2014-06-03 10:29:34
(悄悄話) 2014-06-03 09:57:43
(悄悄話) 2014-06-02 22: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