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26 22:13:12PUZZLEZ

舊稿0004 討厭日文文法

◎請最好具備基礎日文文法概念。

◆討厭日文文法

我打從心裡討厭日文文法。

別誤會,我說這話並不是否定文法存在的價值。相反的,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具備嚴謹的文法觀念。雖然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認為學習語言未必需要學文法。就好像此時我在撰寫這篇文章一樣,一切的思考構詞都幾乎是直覺的反射,並未經過所謂「文法」的過程。同樣的,外國人在使用母語時,也根本不會意識到有所謂「文法」的存在。因此,學習語言不必再多此一舉學文法。

其實我也同意這樣的說法。因為文法這玩意兒本來就是後人對該語言所做的整理,而我們學習文法的作用,最主要也只是方便用來掌握該國的成文方式,並藉以縮短學習的時間罷了。不然,乾脆直接把人丟往該國,包準不用學文法,一、兩個月之後外語就講得嚇嚇叫,又何必學什麼主詞加動詞之類,連外國人自己都不太懂的怪東西?

表面上我很矛盾,一方面認為文法該學,一方面又覺得文法不該學。但其實我想說的是:除非你是語言學家,否則文法對一般人實在不具有多大的意義。只需有基本的概念即可,不必太過於深究。而文法的功能對一般人而言,只是用來縮短學習外語的時間罷了。對於文法,必須採取「過河拆橋」的方式。也就是說,我們以文法當做捷徑,架搭在語言學習的路上當橋梁。等到熟悉該外語之後,再將這座橋丟棄,腦子裡直接用外語來思考,不浪費時間在任何文法構句機制與語法篩檢的過程上。

談到這裡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既然有文法書的出現,許多人的外語能力不僅絲毫未獲提昇,反而還得記許多「文法公式」而叫苦連天呢?其實這一方面要怪老師的教法太過死板;一方面要怪文法書不易閱讀;另一方面則要怪檢定考的出題考法過於偏頗。不過前兩方面其實我也滿能體會的。畢竟文法書就跟數學書一樣,在講求邏輯的情況下,實在很難用鮮艷甜美的外衣重新包裝,吸引學習外語的讀者們。同樣的,看了這些書的老師們自然容易使教學僵化,也跳脫不出既有的教學模式,於是學生對文法視為畏途的情況也難怪乎愈演愈烈。不過這也沒辦法,因為文法觀念本身就很抽象,在設計教法上確有難處。所以大家必須體諒老師們在講台上教授時,只會列出許多文法句型來強迫學生背頌。如果各位設身處地,將心比心,你就會發現教文法有多難。

但第三項檢定考的出題考法偏頗,我個人就比較不能認同。大家別以為日文檢定考中的「文法項目」考的是文法。其實是大錯特錯,因為它其中大部分考的充其量是「句型」而不是「文法」。也就是說各位不需要鑽研文法,只要懂得各詞類的語尾接續變化,再把整本大新書局出的那種《傾向對策日語能力測驗1級文法》之類的書籍裡(也別管它是幾年度出的,內容其實都差不多),林林總總羅列出來的各個句型背起來就行了。這樣一來,包準你在文法項目中可以拿到亮眼的成績。

如果你不是日文系的學生,學日語的目的也只是想以日語和他人溝通,那麼你為什麼還要鑽研文法?還不如多花時間背一背常用的句型,記一記接續的變化。或甚至連句型也不必了,背一背實用的句子。等到習得字彙的數量足夠,自然就能夠隨機應變將所背頌的句子代換語詞,以符合當時狀況來使用。

各位別誤會,我是說不必「鑽研」文法,而不是說不必「學習」文法。文法上的學習還是必須的。因為說到底,我們還是缺乏一個外語的環境。如果可以長期浸淫在外語的環境之中,那麼就算不學文法其實我覺得也無關緊要。不過與其去改變現有的環境,還不如改變自己、改變作法來遷就現有的環境來得實際、有效率多了。另外,就如同學數學的時候,不能光死記公式,而要理解公式的情形一樣;學習文法也不能只是死記句型,而是得理解句型。但也不必太過鑽研,只要有個概念及感覺即可。絕對不要沒事拿鑽牛角尖的東西戕害自己的身心。總之,案頭上時時擺一本《日語文法》與《日語句型》,以裨有空的時候翻閱、查閱就準沒錯。不過在〝供〞上書桌之前,還是得事先從頭到尾看過一遍,不然等到急用時容易遇上遍尋不著的窘境。

其實學習文法本身並沒有任何可憎之處。相反的我還樂在其中。其實各國語言雖然從外表看來迥異,但其實所遵循的法則都大同小異。不同的語言就像不同國籍的人一樣,雖然膚色不同、髮色不同、長相不同、氣質不同、穿著不同、習慣不同。但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巴等人體的基本架構是相差無幾的。因此精通一種語言的文法之後,常有助於學習另外一種語言的文法。此外,比較語言之間的異同也是相當有趣的事。

那麼為什麼我還是討厭日文的文法呢?

若各位略為鑽研日文文法就知道日文文法受英文文法的影響相當深。理由無它,因為它的文法體系比較完整、嚴謹。但我個人認為影響就算了,日本語言學者還常把日文文法弄得讓人無言以對。比如以「詞性」來講好了。不管英文的八大品詞或是中國的九大品詞都是以該字在句中的角色來做判別。例如:

花紅。

如果此句表示「花是紅的」。那麼句中的「紅」字是形容詞,紅色之意。如果此句表示「花變紅了。」刖句中的「紅」字是動詞,變紅之意。「紅」這個字的詞性,必須端看它在句中所扮演的角色才能確定。再例如:

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我喜歡聽音樂)

句中listening是由動詞listen變來的,但在此句它扮演的並不是動詞,而是用來指「聽(音樂)」這件事,所以它是動名詞。在句中擁有名詞般的地位並做為like的受詞。

那麼日文呢?請看下句:

丈夫にする。

其中的「丈夫に」宛如副詞,來修飾後方的動詞「する」,可是在日文的文法學者不管它在句中所扮演的角色,硬是把「丈夫に」看成只是「形容動詞+格助詞に」的組合罷了。

另外請問「書かない」是什麼詞?相信每個人都會說:動詞。但我們試著與形容詞「早い」與動詞「描く」比較看看:

(常體形)
書かない
早い
描く

(接です)
書かないです
早いです
描くのです

(接ば)
書かなければ
早ければ
描けば

(接て)
書かなくて
早くて
描いて

(接た)
書かなかった
早かった
描いた

(修飾名詞)
書かない人
早い人
描く人

(接受詞)
字を書かない
(早い沒有所謂受詞)
花を描く

由於ない本身是形容詞,可是接在動詞表否定卻還是拿同一個ない來用(雖然這個時候叫做〝否定助動詞〞可是實際上卻換湯不換藥),導致「動詞+ない」之後的〝動詞〞在形態上以及變化上根本幾乎與形容詞無異。那麼如果這時有一個人把「書かない」當做「特殊的形容詞」(註1),你認為他會遇到任何接續上的問題嗎?或者說,討論「書かない」的詞性有任何學習上的意義嗎?

『雖然它看起像形容詞、用起來像形容詞、聽起來像形容詞,但是很抱歉,它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動詞」…或者說:雖然它是「動詞」,但除了可以接受詞以外,麻煩請你把它當形容詞來使用…』

請問知道這個對學習日語有任何幫助嗎?真的是滿見仁見智的。如果只要看到語尾是ない的,就照ない的變化進行接續(當然不能把〝危ない〞這種詞也算進去),不管所謂的文法,那麼事情不是簡單多了嗎?

再者,日本語言學家不把「書かない」當做是另一種文法詞類,而堅持它是「動詞」,但卻承認「書き」可以是「名詞」。這種雙重標準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另外,日語的形容詞與動詞混在一起已是不爭的事實。除了上述助動詞的接續問題。還有字詞本身的糾纏不清。例如:你能找出一個形容詞,其詞意與「若い」相反嗎?答案是不能。日語裡沒有一個形容詞,意思是與「若い」相反的。要表達相反的意思只能求助於「年を取る」等動詞。此類的例子還有幾個,「若い」並不是唯一的特例。

還有就是形容詞與動詞的取用問題也造成外國人使用上的困擾。例如:

(1)足が痛い
(2)足が痛む

何時該用(1)句?何時該用(2)句?這兩句有無差別?

(3)彼は楽しい
(4)彼は楽しんでいる

是(3)對,還是(4)對?還是皆可用呢?這些答案也許在文法上都有一套繁複的解釋。不過我還是那句老話:多背幾句實用的句子才是真的。文法書上的解釋看過一遍,知道大概什麼意思就成了。

日文文法直接引用英文文法上的用語,卻不顧適當與否,也經常帶給文法學習者很大的困擾。例如「自動詞」與「他動詞」就是最好的例子。許多人都將它們與英文的「不及物動詞」、「及物動詞」來比喻解釋,說什麼「自動詞就是自己發出,並且不牽涉其它的事物的動作;他動詞則不同,有所謂的受詞…」講得頭頭是道。可是這樣的認知在英文十之八九都行得通,但在日文恐怕只有五成用得上,而且還容易造成更大的困擾。例如:

(5)壁に繪が掛かっている。

掛かっている是自動詞,問題是:畫會〝自動〞掛在牆上嗎?不會。如果這時又補充說:「因為自動詞可以用來形容一般的現象。」結果洞反而愈補愈大洞,愈說愈聽不懂了。也因為這樣,許多人學習日語多年,還是無法分辨下列三句的意義與差別:

(6)机が並んでいる。
(7)机が並べてある。
(8)机が並べられている。

其實學文法是要有一點點慧根。不過仔細想想,做任何事不也如此嗎?明明是同一件事,有的人學得快,有的人學得慢。每個人都有擅長的部分。因此如果有人讀了好幾次文法書都實在讀不下去,那麼我可能會勸他別太鑽牛角,並且相信「勤能補拙」。多背一點實用的單字、句型,比在那邊鑽研如何分辦連體修飾中究竟何者為「內部修飾」何者為「外部修飾」要來的有用多了。這些刁鑽的問題就留給那些,有興趣、又讀得下去的人就行了。最後,讓我再發牢騷一次:

我討厭日文文法,而且非常討厭。

PUZZLE
91/12/29

註1: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可以接受詞。一般的形容詞是不接受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