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7 02:14:03稻草人

從曬鹽青年到遠洋漁業界大老:張文章

一.

這是為將某套將出版的書寫的
總共有三篇,都已完成,
先貼出完成的第一篇
轉貼在這裡
(其實擔心版權權問題,雖然書還沒有出,且稿費也還沒拿到啦,呵)
想法只是,
若誰有興趣,對台灣漁業史有興趣
能從中得到一些資料吧
因為是很有原創性的採訪寫作

平時像這樣的大老
一則不願意接受採訪
二則太忙
包括我自己一開始都吃了很大的閉門羹
能採訪到他
最後他能完全接受我這後生小輩的打擾
過程裡沒有當記者時的心態
心裡只想要好好紀錄

二.

對他有另種感情
因為老人家其實是即將出版的套書間接的催生者

還在當記者時,
有次另一位漁業大老,陳財
將封存數十年,
購入時價格可以買好幾棟透天店面的捕鯨砲捐出
老人家接受訪問侃侃而談時
蒼白的髮,雖然精鑠卻有著風霜
七.八十歲的人了
仍努力經營,
常奔波台日之間與船隻國外基地

突然一位持著拐杖的老者
被人撐扶著
高大的身形對著陳財笑了笑
有感而發對熟識的跟官員說
如果你們可以花一億二千萬
蓋一棟竟然養起蚊子的建築
為什麼不願花一.二百萬元
編一套屬於台灣遠洋漁業傳奇的書
因為第一代開拓者
像陳財那樣都已年老
恐怕再來就沒有口述的第一手資料可以傳承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那位走過的老者就是張文章
而有幸我也參與了書籍的某些部分

我在寫論文的時候
很深的感歎是
台灣是個沒有根的地方
沒有人看重人民史料的東西
包括像張文章自己
也對保存什麼沒有什麼興趣似的
所以一開始對我的採訪極度排拒
覺得只是浪費他的時間

台灣有豐富的活力
卻沒有足夠的縱深與眼光
後輩所做的
只是想留住什麼

(內文)


日據昭和13年(1937年),一個晾鹽種田,
但覺得看不到未來的18歲青年,拎著簡單行李,
獨自從貧瘠的台南縣北門鄉鹽份地帶,來到高雄市鼓山區哈瑪星打拼,
經過了近70年的光陰,今年86歲的張文章一度擁有40餘艘各式遠洋漁船,
創造台灣遠洋鮪釣業的另一番傳奇!

〈在鼓山哈瑪星打拼了近70年光陰〉

張文章剛來到高雄時,當時鼓山漁市場早在民國8年,
也就是1919年興建完成,1927(昭和2年)整修擴建,成為擁有製冰、
冷凍及漁業專用倉庫的高雄第一個現代化漁港。
相較於許多遠洋漁船船東是從「海腳」-船員起家,或者家中累
代經營漁業遂漸擴展規模,在故鄉曬鹽的張文章,最早在哈瑪星落腳
的憑藉,是受雇於「日本水產株式會社」高雄支社,一家極擁有日本
本土資本色彩,但同時是殖民地政府用以管控漁產資源的重要機制。
當時他負責的是「調度工人裝卸魚貨」的辦事員工作,僅能算是
低階承辦人員,然後約略在日本侵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全面展開時,
張文章在22歲與李緞女士結婚,在戰爭物資缺乏的窘境下,四個兒子
先後出生。
在日人掌控的漁產運銷的結構中,只能在戰亂下尋求溫飽,但戰
後台灣漁獲能力迅速回復戰前水準,張文章大膽邀集長兄張明對與么
弟張明河,三人大膽借貸購置一部小卡車,像「絞成的大繩緊緊合力
相互牽成」,憑著以往魚市場累積的人脈,與做人誠信有口皆碑,民
國50年代開始,台灣拖網船組蓬勃發展,捕撈量能已漸超過鼓山漁市
負荷,政府著手規劃在前鎮興建遠洋漁港,張家兄弟的車隊也迅速擴
張。

〈兄弟三人大膽借貸投入漁船經營〉

隨著事業穩固,戰後漁業復甦期投入配銷運送,隨著利潤大好船
隻趕建,張家的車隊也有了穩固的利基,但不自滿於眼前的成功,就
像當初大膽借貸購入卡車一樣,張文章毅然邀約自己的兄長,啟建漁
船投入雙拖漁船經營,從陸上向海洋行進,跳脫純粹岸上配送運輸的
角色。
指著民國56年6月,為自家「建華漁業公司」新建鮪釣船「建中
十一、十二號」,兩船同時進水典禮拍攝的老照片,張文章說當時自
家已有10餘艘船,而根據相關研究顯示,民國53年統計,台灣當時雙
拖漁船共有200組(400艘),張文章從一個曬鹽的赤貧青年,不僅擁
有了車隊,也擁有了當時台灣最先進的大型雙拖圍網。
 跨洋面作業,涉及主權及資源管制,看待台灣遠洋漁業的發展,
必需同時考量國際態度。
 當大型拖網船趕建,國際及國內也因拖網對於海洋資源的破壞,開始
實施限建及阻絕漁場的動作,壓縮的情境,本土資金開始往鮪延繩釣
及超低溫船隊發展,從陸地跨向海洋的張文章也跳脫台灣海峽作業漁
場,向國際各洋面出發。
 目前四個孩子順利接手事業各有船隻,除了老大在台灣主掌「建豪」
等漁業公司,二子駐在西班牙,三子順利接手超低溫鮪釣常駐日本,
四子則在澳洲紮根,張文章兄弟奠下的基礎,仍由子孫傳承衣鉢,在
世界各地分頭開拓。
 「那是無限艱苦啊!」回想從無到有的歷程,時勢推移同時考驗
經營者的膽識與眼光,張文章在一篇個人略傳中談創業時說道:「常
存信心,不懼艱難、信守承諾、踏實以對。」是他自認為重要的元素
,而今86歲的老人家,因分枝開拓,創設40年的建華漁業,目前旗下
仍有16艘船,由張老直接經營,每日仍兢兢業業努力地工作。

〈現在的油價已經讓捕魚沒有利潤〉

 民國94年9月8日的下午,頭髮花白的張文章,坐在高市商業會二
樓會議廳,擔任理事的他仍全程參與積極發言討論。在自家漁業公司
的沙發上,拄著拐杖的他坦承自已頗為焦慮,近日國際油價衝破70塊
美元,令他苦惱至極!
高雄市遠洋鮪釣業正面臨另一波經營困境,除各洋面組織大力削
減我方漁船配額,經濟規模漸漸無法支撐台灣全球數量最多的遠洋鮪
釣船隊,必需自動推行減船政策,而油價攀向歷史新高,1970年代二
度能源危機,讓他心驚膽跳,建華漁業一度苦撐,而今又是台灣鮪漁
業的另一個生死關頭,對公司經營極為關鍵。
油料成本占了漁船經營的五成以上,張文章說:「現在油價已經
讓捕魚沒有利潤。」而且國際組織大刀將超低溫大目鮪船組配額,削
滅到只容存活邊緣,包括張文章自己及眾多船東已開始認真考慮,在
國內外漁港尋找適合泊區,若泊靠費用能壓到每個月兩萬塊左右,最
壞已有斷然實施「空船休漁」的盤算。
身為高雄市遠洋漁業大老,也曾應聘為行政院顧問,單就漁業而
言,漁業界人士表示,張文章創設的建華漁業並不是歷史最悠久,目
前擁有船數也不是最多,但其個人及家族經營的實力絕對可觀,且熟
悉市場銷售及漁貨運輸,經歷拖網、鮪釣及超低溫漁法經營,豐富的
經驗成了業界尊敬的耆老,更重要的是,做人敦實厚道、誠信守諾、
超越一己之私,只要他出面大家都會尊敬,難解的問題常能獲得完善
協調。

〈基督教信仰為人生中很大的支持力量〉

事業與為人均極為成功且廣獲尊敬,到了86歲每天仍行程滿滿,
但對於過往,他很坦誠地說:「沒有刻意去記誌。」
倒是民國72年哈瑪星鼓山長老教會重建啟用照片,嚴謹的老者臉
上瞬時有著柔軟跟欣喜,張文章早在民國38年,仍只是個漁市場職員
時,因積極事工被選為長老,待事業有成,教會重建覓地無著落也沒
經費,他捐出土地興建教堂,照片裡他以終身長老身份剪綵啟用,以
捐贈者的角色榮耀了自己所堅持的信仰。
「我的信仰不必然跟經營事業有關,但卻是支持一生很大的支持
力量。」個人成功除了時代機緣外,努力不懈的人格特質,在張文章
身上發揮到極致。
縱使得拄著枵杖,86歲的老人家每天仍行程滿滿,積極參與各種
民間組織,自家漁船回航時,會親自到漁市場監督卸貨,近日掛心著
油價對經營的衝擊,時刻仍不願放鬆,這樣的精神連長期追隨的員工
也大感讚佩。
古典社會學家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一書分析資本家形
象,讓人直接聯想到張文章。他相信自己的成就只是榮耀回歸神靈的
表現,並不必然需要被稱誦記誌,但堅毅自律地耕耘漁業版圖,尋求
最高的資本累積和利潤,信仰不僅能轉化成為世俗的重要趨力,連帶
他本身從曬鹽青年到漁業大亨的傳奇,也見證台灣遠洋漁業上重要的
一頁!

參考書籍文獻:
1.胡興華〈光復初期的台灣漁業〉,《漁業推廣167期》及林玉
 茹〈戰時經濟體制下東部水產業的統制整合--東臺灣水產會社的成
 立〉《台灣史研究期刊》(88.06)談水產會社的機制:「一
 方面具有民間會社私有資本、追求利潤最大的傾向,另一方面業務
 的發展則完全配合日本殖民地政府政策,因此性質介於民間會社與
 國策會社之間,應視為準國策會社。」 
2.黃貴民等《遠洋漁業經濟調查報告》90.2月,頁19~23。
3.張文章個人傳略,採訪對象提供未刊印。
4.黃明賞〈每噸5萬收購鮪釣船 漁業署不認帳〉等,《由時時報》20
 05.02.23及25二日,對台灣因國際施壓,配額縮減推行減船政策相關
 報導。

後記:
 因為張文章,然後涉及基督教傳教的部分,日據時代還是窮光蛋的張文章
,隔壁鄰居是個教徒,然後帶著他信教,發現帶他信教的鄰居,後來成了牧
師,不僅也在應聘鼓山教會,一度也曾派譴到屏東縣的小琉球。
 那個我小時候曾聽我媽媽講過的牧師名字,在暗夜裡看著資料,心裡有著
撼動,好有趣,原來是這個樣子的啊。那樣的心情也是樂趣之一。
 漁業界的友人及大亨們,沒有因為我不再是記者而拒我於千里之外,欣然
對談,這是讓我覺得高興的地方,他們告訴我另外一段,但限於二千多字的
篇幅限制我沒有寫出,他們說張文章只要聽到那位船長捕得很好,必定恭身
多次造訪,也就是現在講的挖角,給多更高的薪資與漁貨分紅,他得利對方
也獲得收入保障。
 此舉勢必會得罪其它船東,但他似乎不以為意,台灣遠洋漁業佔全年漁業
,包括養殖冷凍等的一半,他自己船隊壯大之後,先前的船長也因為薪水加
上紅利累積,又自己成為船東造大船,對於張文章有另種感佩,如此更增加
其發言的實力。
 他聽力不好,再上我台語講得也不夠好,溝通稍困難,二人就在辦公室裡
「吼」,一老一少,也頗為有趣。
美國黑金 2019-12-23 13:22:45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稻草人 2011-01-12 23:31:01

可載用,但可以的話原文在海洋傳奇..高市海洋局的刊物上頭..如果要引引一下吧..感謝

稻草人 2011-01-12 23:29:35

建華漁業公司..但拖船理應都快收完了...問問鼓山基督長老教會..他家就住在彎角..可老人家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