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12 19:56:57稻草人

追風老少年

蹲在高雄市美術館的土坡一個多小時,
比起新聞登了頭版頭還快樂,
就樣和幾個放風箏的老者聊著

由於採訪單位主要落居海邊,出門工作常得由高市北邊出發
直直由東向西,高美館旁的馬卡道路常經過,
總會發現有個老者,坐在土坡上
長長的線,一小點的風箏

十一日當天發現他才剛坐定,風箏還沒隨風放翔
我趕緊停車,就蹲在那裡跟他天南地北地聊了起來

很多人會問我,當記者是不是中文要好,因為文字的駕御

我總會喟歎,能讓文字輕靈的人比比皆是,
記者真的常只是被當個文字匠工?

常看到同業裡,有人驕傲地說人脈多熟
也有人會說他採訪過的新聞多少

近來跟文字的使用能力一樣,
我常思考難道真的就只有這些?

關懷的主題,與豐沛的好奇,
能力文采外,我覺得這才是記者的底質

不過,因為記者當久了,好像人也會鈍掉

感動到那裡去了?

七十一歲的老阿伯,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退休老者
沒有叨絮的話語,簡扼的文字,常有一搭沒一塔地回應我的好奇

他說,因為不想呆在家裡,只是打瞌睡看電視老死殘生
每天放風箏,曬太陽
長老教會出身的他哼唱著從小到大喜歡的歌曲唱給自己聽

漸漸地,他愈能接受我這個後生晚輩的打擾
開始講敘他小時候在仁武烏柴林一家人躲避戰火的童年
如何在鼓山生根定居

最讓我動容的一句話
他很安詳地說..
人沒有遠遠的憂愁,也會有近近的煩悶
看著兒孫,不必然全都很好
但七十一歲的人了...
真想要做點什麼,改變什麼,也已有心無力

風箏要飛了...
老者拉著風箏跑了起來
像他小時候縱然躲避戰火
仍親手糊著自己的風箏任它放翔一樣...

由於附近同樣老者近四十人,選擇放風箏的方式過退休的生活
於是我寫道:拉住人生最後一段,
一群退休的﹁追風老少年﹂,在高美館的草坡上,每天與風箏一起翱翔。

新聞工作愈來愈詭異,
版面做得愈大,愈聳動,新聞就變得很'大'
讀者被動地接收新聞媒體操作後的產物

而我這個小記者一直在想..
不要讓那點好奇的心緒死亡
我想要有感動的東西....

一群平凡老者
記誌蹲在土坡前
跟追風老者們的對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