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07 20:39:56雷虎(黃國榮)

作業Week3

1. 本週上課筆記

白樓博士(Dr.Berlo)的SMCR傳播模式
S=>Source 來源
M=>Message 資料
C=>Channel 通道
R=>Receiver 接受者

Content資料內容:是為某目的而選取的材料,也有因素與組織,故亦注意其組合之次序與排列。
Treatment資料處理:是傳播source對所選擇的code和content所作的決定和安排,
應注意其處理方式是否恰當。
Channel:
.通道便是傳播資料的各種工具。
.要配合使用恰當者。
.資料內容、符號及處理,以及接受者的知識和收受能力均會影響通道的選
擇。
Communication一方面是傳播的意思;另一方面有交互作用,在應用是即會產生Feedback(回饋作用)。

傳播的歷程是連續不斷的活動。

它的英文名字叫「Blog」,台灣翻譯成「部落格」,中國則叫它「博客」,
「Blog」剛被二○○四年韋氏大辭典編輯委員會選為「年度之字」(word of the year),如果你在搜尋引擎Google上鍵入「b-l-o-g」這四個英文字母,你將會得到
一億一千三百萬個鏈結網頁,這數字是美國總統布希的三倍。

「Blog」來自英文「Web log」的簡寫,顧名思義,它的原始用途是網路高手們的「網上日誌」,以日期編年紀事,方便同儕回應。


2. 對於"部落"文化與社群,對網路社會的影響與改變有什麼看法?
Ans: 現在人人除了人手一機外,部落格也是人人皆有,要是你還沒有的話就快去申
請一個吧,部落格之所以會人人皆有是因為它易上手,不需要懂多深的程式語
言就能著作寫出自己,部落格的出現讓每個人都成了作家,無論想寫什麼只要
不犯法都能寫,還能與朋友分享,甚至還能因此交到新朋友,此外部落格採用
【日期編年紀事】讓你能寫下何時發生了什麼事,如此方便的功能也不難怪人
人都有一個部落格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