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4 00:08:06Powell

李舜臣

最近看過的一部韓國軍事片---“天軍”,但其實也可說是一部科幻電影,兩韓的士兵在衛星划過地球間被轉換到十六世紀私朝鮮,認識了後來為人稱道的韓國大將忠武公李舜臣,他們為李舜臣建立起為人的目標,後來他們計算出衛星划過的周期,但除了女主角其他人都沒有回到現代,而是和李一起對抗野蠻人的進攻,保衛了村民.結局也是很感人,引歷史李舜臣與日本海軍於鳴梁海戰中,以13艦挫敵333艦.

韓國人可以將現在的海軍主力艦命名為李舜臣號,也就要在日本人面前揚威,若在東海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碰面,李舜臣號單是名字也必定可以唬吓日人幾分.相反鄰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卻沒有這種能耐,中國不缺歷史名將,但由以前盲目追求建設社會主義,到今日盲目追求建設現代化,都只是在破壞自己的歷史和文化.

中國海軍的艦隻和美國一樣都是以省市為名,當中出名的有112“哈爾濱號”,167“深圳號”,但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不叫“台兒莊號”和“平型關號”,莫非深圳和哈爾濱經濟發展成就更能令中華民族引以為傲.但是如果中國真的夠gut,也可以將“靖遠”,“致遠”,“揚威” 等原北洋水師之艦名重新使用,起碼可以給日本看見中國一雪甲午前恥之決心,但中國政府沒有這種gut,事事還要以“大局為重”,因為只有自己知道,中國海軍根本就不是迎戰外敵,而是決戰台海的,名字隨便挑個就可以了.

也許某天,中國的旗艦在東海航行時與日艦碰面,自衛隊的官兵會發現他們的敵人原來就是曾經集體尋歡性地的深圳,而上次叫過的正是哈爾濱的大波北姑.在日本人眼內,他其實太像自己的船身編號,叫“一look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