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0 19:42:52melancholy

悲劇英雄



小時候愛聽相聲得緊,從表坊的這一夜開始聽(說聽是因為當時
年紀小,沒錢進劇場,只好買錄音帶來乾過癮),聽到可以倒背
如流之後又兼聽魏龍豪吳兆南,還是國小學生的時候也站上台玩
了一會兒。雖然當時聽進耳的段子多半是一知半解,但大部份的
包袱都能取悅,記憶中有一個程度很高但讓我戀戀不捨的段子: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的<四郎探母>。

京劇<四郎探母>又名<四盤山>或<北天門>。北宋時,遼邦
設「雙龍會」于幽州,邀宋太宗(光義)赴會議和。楊家八虎護
駕隨往,中伏兵敗,四郎(楊廷輝)被擒,改名木易,與鐵鏡公
主成婚。十五年後,適遼邦蕭天佐擺天門陣,楊六郎(延昭)御
于飛虎峪,佘太君押糧抵營;四郎思母欲往探,為公主識破,乃
以實相告;公主計盜令箭,助其出關,四郎當夜私回宋營,母子
兄弟相聚。黎明,四郎返遼,被蕭后察知,欲斬,經公主求情,
始免。

本劇高潮在於楊四郎思母多年,卻只能偷空潛入宋營與母短暫相
聚隨即撤回,表坊截取此段,將嚴歸(李立群飾)的父親設為這
麼一位在家中排行老四、離鄉背景遠道台灣多年、第一次出國就
是為了要回國的<四郎探母>迷,其在大陸開放探親之後臨時起
意回家一探,自稱是「四郎探親」,彷效楊四郎只待了一日隨即
返回台灣。嚴歸這麼解釋他父親的行為:「因為我父親認為楊四
郎是個悲劇英雄,而這個情況跟他很像,所以我爸爸認為既然他
生活在一個註定是悲劇的時代裡,他就要讓它悲到底。悲到底也
就不叫悲,叫美了。」(註)

年紀小的時候當然不會懂這樣一種悲到底就叫美的生活態度到底
是啥,但每在聽到嚴歸給他父親所下的註解:「悲到最高點,心
中有四郎」的這一段時,哈哈大笑。那時候的這句話當然是個包
袱,用東施效顰的方式諷刺當時正流行的愛國主義口號:「愛到
最高點,心中有國旗」。

多吃了幾年飯的現在,再回頭來看「悲到底就叫美」,就會用另
一種方式來理解悲劇美感。最近我開始羨慕一個朋友F(羨慕講
難聽一點就是嫉妒,不過嫉妒在字典上的意義是「因別人比自己
強而心懷怨恨」,然而我並無心懷怨恨,所以還是用羨慕,心中
所愛慕和渴求的,來說要恰當些),羨慕她的原因是:「她最近
的生活太不平順,而我最近的生活太平順。」

我承認,以上所說的羨慕理由十分欠揍,但是在察覺自己對F的
羨慕之後伴隨而來的,卻是深深的矛盾。

有一句被我說到爛的話是:「痛是必要之惡」,這句話的意思是
人往往在痛苦中成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以生命中經歷過越
多的痛苦,在經歷之後往往越能有所成就,這裡的成就是說,越
有能量去面對生命,也越有能量讓自己快樂。之前許多時候,我
的生命是處於痛苦的階段,因此做過許多的努力,從中學習然後
成長,於是得到一絲絲的平靜與快樂,當然,痛苦還是會三不五
時襲來,但是並不因此而感到恐懼。

最近的生活處於平順期,學校的工作上手,不需要花太多力氣與
時間,下工之後就忙著休閒劇團煮飯菜,週末回家享受天倫之樂
,與媽媽的關係也在相安無爭吵的狀態,偶爾還能享受寄居我家
那小孩的小兒軟語。最近的生活,就是這麼平順,於是在看到F
不平順的生活之後,便心生焦慮:沒有痛苦耶!沒有痛苦耶!沒
有痛苦耶!那我要怎麼成長?!

朋友J曾經在聽我的故事時回饋道:「人們比較喜歡聽痛苦的故
事,因為平順的故事沒有衝突沒有高潮沒什麼好聽也沒什麼好從
中學習的。」所以我會有這樣的焦慮也很容易理解,但.是!那
我到底要的是什麼?我從痛苦中學到的是增強能量去面對痛苦,
面對痛苦的終極目標是得到快樂,但是當我處在快樂的生活時又
因為沒有痛苦而感到焦慮,那我要的到底是痛苦還是快樂?!講
到這裡覺得這樣的矛盾還蠻好笑的。

後來我發現我十分符合嚴歸他老爸的「悲到底就不叫悲,而叫美
了」,當我們在講述悲劇故事的時候,往往可以收到他人眼中的
同情,而講到悲劇故事的結尾時,則可以從他人眼中看到某種閃
閃發光的佩服,這樣的眼光在性格中埋下悲劇英雄的種子,只有
讓自己不斷活在悲劇/受害者的角色中,才能不斷以故事換取他
人的關注。

其實說到底,也就只是一種從他人眼中看到自己的習慣,一種期
待接受光環加冕的虛榮,一種殘缺。

怎麼辦呢,發現自己有這種悲劇英雄的傾向?不過也沒關係啦,
這種傾向又不是第一天才有,而且來源也很明顯地是「家族遺傳
」,那就…接受活在快樂之中的自己,然後遇到痛苦的時候再痛
快地經歷痛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