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3 12:40:04陳伯軒

讀《禮記》劄記(十三):〈奔喪〉~〈喪服四制〉

 

這是讀禮記札記的最後一則,最後一則涵蓋的篇章最多,主要是因為後面幾章再談到關於喪禮的儀制,我一時之間也沒有再新的想法了。另一方面,《禮記》的閱讀自八月中旬中斷之後,讀書的感覺有點被攪亂,如今補述,等於只是一個收尾,以下的心得便以條列的方式整理:

 

人與人的關係是一系列變化的歷程,也許儒家就是設想了一個生死盡情盡禮的人倫圖像,在此理想中,禮的一切形式都是最好的形式。

 

喪禮中,隨著親疏敘列,而有不同的位置。儒家特重於「位」,這一點在讀《禮記》或是《易經》時都特別有感覺。

 

〈問喪〉提到親人過世後的心情,「求而無所得之也,入門而弗見也 ,上堂又弗見也,入室又弗見也。亡矣!喪矣!不可復見已矣!」讀來真的很有感覺。父親過世之後,有一次聽奶奶在談這件事情,奶奶說,其實那個捨不得的心情就是,突然你想要見這個人一面,卻再也沒有辦法見面了。那種悵然若失的心情,真的非常的失落啊。

 

 

〈三年喪〉有云:「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群。」從文飾可以看出禮儀屬於外在形式儀文的面向。通常我們會認為禮儀包含內在的價值意義與外在的形式,內在的意義當然是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外在的形式是否需要講究或遵守?我認為形式雖然可以因時變化,但並非完全可以捨去。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形式是一種社會語言用以溝通人際情感,形式也是一種讓抽象的情感顯現具體的方式,此外形式也是一種足以喚起內在情感的媒介。不能因為只強調內在意義而忽略形式,當然也不能夠過度拘泥於外在形式而不知變通。

 

〈儒行〉:「儒有衣冠中,動作慎,其大讓如慢,小讓如偽,大則如威,小則如愧。其難進而易退也。粥粥若無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從這一段描述,可以猜測當時對於儒士的批評應該就是慢、偽、威、愧、無能等,所以才會需要這一番的解說。

 

〈冠義〉:「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后禮義備。」我還蠻喜歡這一段論述,尤其可以再一次看到《禮記》很明顯把「禮」跟「體」連結在一起。我們要行禮如儀、了解禮儀的價值意義與運作模式,是不能夠將身體經驗抽空來談。在〈鄉飲酒〉也有云:「德也者,得於身也。故曰:古之學術道者,將以得身也。」(亦即在身心上皆有所得。)

 

〈射義〉顯示了一種內德必形諸於外的預設,要能夠成功的中的,身體的端正、目標要準確,這些都是考量一個人的能力與德性的媒介。當然這背後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是不是能夠身體端正、目標準確,必然能夠連結到一個人的德行呢?其實這也頗有〈庖丁解牛〉般的的思考結構。技藝與道之間的關係,是一種隱喻,還是一種連動呢?〈射義〉是我感到興趣的一篇。主要是「射藝」作為古代六藝之一,為何是射箭作為代表性的運動?在看古裝劇時,確實常常看到儒生必須訓練射藝,因此也感到非常熟悉。過去搜尋過一些關於射藝的論文資料,還有像是《箭術與禪心》之類的作品,可惜還沒有細讀。也許之後能夠仔細閱讀,並且也去練習射箭,體會看看這運動所帶來的身心感受。

 

 

讀《禮記》劄記至此告一段落。因為我不是專門研究《禮記》,以後要再全本讀過應當是不太可能,也許將來教書的時候會運用到其中某些篇章,到時候會重新閱讀,有別有體會吧。雖然最後一篇寫得有點草率,但還是勉力完成,希望自己在學問與做人上都能夠持續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