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0 10:56:30陳伯軒

讀《禮記》劄記(十):〈樂記〉




王夢鷗的說明表示〈樂記〉的記載亦見於《史記.樂書》,還比此篇完整。而且〈樂記〉本身思想頗不一致,故亦可知非一家之言而出自一人之手。但〈樂記〉確實在研究上非常重要,特別探討禮樂的關係與差異時,提供了很多說法。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一段,以前上過林文琪老師的課,就有提到我們其實可以更深入地去探究諸多形容詞的深意,而不要只是簡單地翻譯過去。但這番探索,需要更仔細的體驗與感悟,甚而連結到身體感知的狀態來談,也不太容易。

「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非致味也。」夏曼.藍波安在書中或演講屢次提到:達悟族的飲食文化講究的不是追求我們現在認識的美味,而是藉由飲食能夠體會傳統文化的深刻涵義。

「樂勝則流,禮勝則離。」這句話意思是過度強調樂,會使人流湎其中,過度強調禮則使人隔閡不親。「流」字用得極好,一般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性格不穩重都說「流裡流氣」,蕭灑不羈為「風流」。但「流」又有自由自在的能動性,尤其當代法國女性主義特別強調「流動」以對抗頑固的理體中心。縱使只鎖定中國古典,應該可以好好考索「流」在倫理學、美學等面向的意義。

「仁近於樂,義近於禮」,仁與樂似乎偏向天生本有的感性能力,義與禮則是後天學習而得的理性行動。

「司儀」是很多典禮都會有的人員,但司儀的職份似乎總只是照著既定的行程宣讀。然而,司儀應該就是掌握且嫻熟儀式之人,除了確認儀式正確地進行外,儀式中的應變調節應當都要由司儀掌控。不過現在很多典禮的司儀似乎都成了很不重要的配角。

〈樂記〉時常與〈聲無哀樂論〉比較討論,〈聲無哀樂論〉我有一番心得,可惜遲遲未寫成文章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