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5 14:00:00popeemame

漢方淨暢元素 ~腸道回春,臉蛋更水亮

西方有句名言,
「一副好腸胃,比擁有好大腦還重要!」
諾貝爾獎得主細菌專家梅奇尼可夫也說:
「衰老始於腸。」
腸道年齡是健康的指標,一旦老化,毛病接踵而來,
不想當腸道銀髮族,得先破除迷思,
一步步幫助腸道回春!



便秘、脹氣、拉肚子等生理情況,很多人覺得是家常便飯,因而不以為意,其實,點點滴滴的症狀,正提醒你健康亮紅燈!國內一項統計指出,54%的小學生有便秘的問題,國中生有48%,高中生則高達65%,腸道老化的程度比實際年齡多出10歲以上。

5招讓腸道重返青春

台北中山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吳德強表示,近年來,媒體不斷出現「腸道老化」這個詞,可不是為了打廣告。腸道老化是指隨著年齡增加,腸道中的益菌減少、壞菌增加,長期下來造成腸子無法吸收營養,積存在體內的毒素卻逐漸進入其他器官。

腸道中的細菌數量是固定的,當壞菌增加,益菌就會等量減少,在此情況下,首當其衝的是肝臟。肝臟的功能為代謝、解毒,若受到影響,皮膚、免疫系統也會有問題,疲勞倦怠、感冒接踵而來。因此,腸道的問題不解決,不只是腸癌,也增加心臟病、老年失智、高血壓、肝硬化等疾病的比例。

如果腸道保持年輕,首先會表現在皮膚上,顯得亮麗有光澤,其次也因為吸收能力好,排便正常,不會累積毒素,相對提升各器官的健康狀況。想要讓身體健康,臉蛋更年輕水亮,從現在開始,就要進行「腸道回春術」。

1.吃裡扒外

宿便,許多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據說每個人體內都有宿便,會影響健康,而消除宿便,可以減輕體重,讓小肚肚不見,真有這麼神奇嗎?

吳德強表示,吃進去的食物約1~2天會排出,若沒有排乾淨,積存在體內就成為宿便。一般來說,宿便的量不多,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影響,更不會是腸道老化的主要凶手。飲食不正常、作息不規律,加上抽菸、喝酒等刺激,才是腸道老化的主因,且連帶使腸子的蠕動不正常,引起各種腸胃毛病。


■哪些食物有助腸道大掃除?
吳德強建議,多吃高纖的食物,可增加腸內的益菌;啤酒酵母中含有寡糖、維生素B群,以及胺基酸等,對腸道也有好處。另外,他特別推薦「納豆」,因納豆中的納豆菌具有整腸功效,可防止便秘,進入腸道後,會分泌大量的營養物質,對腸道健康有很大的幫助。至於很多人推薦的「醋」,他則提醒,醋可幫助消化,但胃功能有障礙者,不建議飲用。

■優酪乳為何一直紅不讓?
優酪乳是近年來腸道保健風潮中的主角,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諮詢室營養師麥素英表示,優酪乳的益生菌對腸道有益,廣義來說,益生菌是指「應用於人類或其他動物,藉由改善腸內微生物相平衡、有益於宿主的活菌」,這種活菌不會因消化酵素或胃酸而消失,能在腸道中生存1~2週的時間。

目前優酪乳提供的活菌有A菌(或稱為嗜乳酸菌)、B菌(或稱比菲德氏菌),與龍根B菌三種。這些益菌可助消化,改善腸道內的細菌生態,幫助腸道蠕動,加速排除腸內毒素,並抑制造成腹瀉的細菌及病毒生長繁殖。

為了照顧這些活菌,優酪乳在製作和運送的過程中,必須以低溫冷藏的方式保存。麥素英建議,優酪乳最好在開封後24小時食用完,以免接觸空氣,受到其他細菌的污染。另外,優酪乳含豐富的蛋白質,置於室溫易變質,最好儘速冷藏,但不可冷凍,以免凍死活菌。

■乳糖不耐症,可以喝優酪乳嗎?
東方人的體質大多有乳糖不耐症,不少民眾將優酪乳列為拒絕往來戶。其實,優酪乳中的乳酸菌,可將牛奶中的蛋白質切成小段,人體對優酪乳的吸收力會比牛奶來得好;乳酸菌還能把造成乳糖不耐症的元凶─—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對於缺乏乳糖分解酵素者而言,優酪乳可替代牛乳,成為補充營養的最佳選擇。

不過,麥素英也提醒,優酪乳的好處多,並不表示喝愈多就愈好。市面上的乳酸飲料含糖量高,尤其是優酪乳,廠商為了讓口感更好,開發出不同口味,但熱量居高不下。另外,把優酪乳當水喝,也可能產生拉肚子的狀況,建議每天喝約240cc的優酪乳,是比較恰當的分量。

■養生排毒餐,怎麼吃?
近年來,知名企業老闆紛紛實行排毒餐,不但身體力行,還讓員工在公司的餐廳內享用。麥素英指出,排毒餐是以蔬菜、水果為主,再配合五穀的餐點,食材新鮮,加上富含抗氧化素、茄紅素、花青素等高纖蔬果,長期食用可使酸性體質轉變為鹼性體質,同時增強免疫力,進而減低罹患癌症的機率。

台北市宏恩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樂英如表示,高纖食品如五穀粗糧、胚芽等,可提高腸內益菌數,且增加糞便的體積,排便會較順利;相反地,若糞便過少,腸胃減少蠕動,就容易便秘。

2.點石成金

上班族的運動量少,尤其午餐後,緊接著坐在辦公桌前工作,腸道的蠕動變慢。樂英如建議,久坐辦公室的人,可常按摩穴道,穴道按摩具有調理性的功能,當腸胃的自主功能提升,按摩的次數便可減少,例如:消化不良時,多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於膝蓋的凹洞下方約3寸的部位,以指尖揉捏,但最好於飯後2、3小時再進行。

許多腹部的穴道和胃腸健康有關連,若排便不順,也可按摩位於肚臍兩旁3指位置的「天樞穴」,或是位於肚臍向外兩側下方各3指位置的「大巨穴」,常按摩大巨穴不但能幫助排便順利,對於脹氣也很有功效。

另外,腹部的「關元穴」位於肚臍下方約4指的位置,能幫助止瀉。位於肚臍上方約4寸的位置,有一個「中脘穴」,當胃部不適,像胃炎、胃痙攣、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都可以按摩中脘穴,減緩不舒服的感覺。
 
3.排山倒海

坊間流行的大腸水療,其實是利用水進入腸道,刺激腸道蠕動,達到排便的效果,真正的醫學名詞為「灌腸」,這是一種侵入性的醫療行為,須由合格醫師且在必要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坊間打著「減肥瘦身」、「養顏美容」的口號,反而誤導民眾。

樂英如認為,水療清腸只能治標,無法治本,偶而進行一次還可以,經常使用會造成依賴性,以後沒有水療刺激,腸道就不會蠕動。此外,有些民眾選擇在家自行灌腸、水療,但不小心就會灌破腸道,造成生命危險。她也提醒,高血壓患者、懷孕婦女、洗腎患者,不適宜做灌腸、水療。

吳德強也舉例,曾有一位病患做大腸鏡檢查,在檢查之前要讓腸道淨空,需服用瀉藥再灌腸,但病患堅持直接灌腸,不吃瀉藥。醫師便讓病患先灌腸,再照X光給他看,使病患瞭解,灌腸只能清除腸道最下端的糞便,其他部分還是清不到。

所以,除非是嚴重的便秘患者,一般人想靠灌腸、水療來排除宿便,甚至達到瘦身、養顏美容之效,以專業的醫學角度來看,不如循自然方式,從食物的選擇開始打理,更安全、省錢又健康。

4.送舊迎新

腸胃不健康,是長期生活作息不正常所致,想讓腸胃回春,當然無法一蹴可幾,必須耐心執行。首先,每日攝取的水分要足夠,吳德強指出,早上起床後,先慢慢喝下500cc的水分,一天要喝進2000cc~3000cc的水,以達到清腸的效果。

飲食方面,要定時定量,同時減少高蛋白質的攝取,多吃富含纖維質的食品;再者,養成定時上廁所的習慣,即使沒有便意,也要在馬桶上坐一會兒,訓練生理機能定時排便。

吳德強建議,平時若吃得較油膩,應讓腸胃休息一會,每週實行一次斷食,約2~3餐,斷食結束之後,會發現腸子的敏感度增加,味覺也銳利起來。不過,這個方法不適合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患者。

此外,他提供幾種強健胃腸的方法,例如:以肚臍為中心,手掌以順時鐘的方向,熱敷按摩腹部,能達到調理腸胃的效果;飯後散步、隨時深呼吸,或做仰臥起坐,不但幫助消化,還可以增加腸的蠕動;而腹部運動,不只加強腹部的力量,也同時加強腸胃的力量,有助於排便順暢。另外,睡前以溫熱水泡腳,活絡血液循環,對腸道的蠕動也有幫助。

5.展眼舒眉

除了食物、運動,壓力對腸胃的影響也很大,由於消化運動受到神經系統控制,當壓力增加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體溫上升,腸道的蠕動會混亂,產生減慢或痙攣的狀況,所以一般人處於壓力之下,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

壓力過大時,應尋找紓壓的管道,或以腹式呼吸來減輕壓力。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氣時讓腹部凸起,吐氣時壓縮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方式。

正確的腹式呼吸法,要在開始吸氣時全身用力,讓肺部及腹部充滿空氣而鼓起,但還不能停止,仍然要持續使力吸氣。然後屏住氣息4秒,此時身體會感到緊張,接著利用8秒的時間,緩緩將氣吐出,吐氣時要緩慢且長,不能中斷。

有些人會依靠藥物來減輕壓力,讓全身肌肉放鬆,但吳德強強調,最重要的是瞭解壓力原,並訓練自己用自然的方式來減壓,例如適當的飲食、適度的運動、情緒的管控,幫助腸道回春,身心自然年輕亮麗。
 
文字來源:
http://www.jtf.org.tw/health/Show.asp?This=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