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3 23:07:03Pon

倫理道德1



 

 

主持人:

我們看到政治舞台上,不同的人從不同的家庭環境出來,展現不同的家教修養。有人彬彬有禮、進退有序,有人跋扈、囂張。師父也提到,民權的積弊、民權的不足。師父這兩天在我們的仁愛和平講堂裡面,一直談到一個話題,就說重點都不在那個制度,而在人的品質。請師父,應該怎樣補政治人物德行的不足?補民權的不足、民權的流弊?


淨空法師:

這個問題,可以說中國自古以來,已經做了五千年,也是最近一百年才疏忽。你細心觀察,中國自古以來的政治,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它就是教育。用今天的話說,教育掛帥、教育帶頭,一切都為教育服務,所以長治久安。從帝王到平民,所謂「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教育教什麼?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從帝王自己本身做起。倫理講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大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這都是屬於倫理。我們怎麼樣在不同關係當中和睦相處,相處的準則就是道德。所以關係是道,是自然的,處理這個關係是德,就是不違背大自然的原理原則。父子這個關係是天然的,就是道。夫妻、兄弟這都是自然關係,不是哪個人發明、創造的,這都是屬於道。父子有親,親愛就是德。夫婦有別,是說家庭裡面最重要的兩樁事情,一個是生活問題,一個是教育下一代的問題。從前男子多半負責家庭經濟、物質生活,而太太就負責教育下一代。這個關係很大,她要負這個重責,所以婦女被稱為太太,這個意思很深!太太是什麼?太太是一個負責盡職的婦女。太太是從周朝時候,這三個開國的妃子得來的,就是周文王他的祖母太姜、他的母親太任、他自己的妃子叫太姒。她們都養育出了聖人。周文王、周武王、周公,都是孔子心目當中的大聖大賢。誰教的?母親教出來的。所以母親被稱之為太太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是希望她們都能夠學三太。太任懷文王的時候就用胎教,起心動念都謹慎,為什麼?影響胎兒,你看對底下一代多麼愛護。小孩出生之後他會看、他會聽。

《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學的,是父母做出來給小孩看,身教。小孩從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他天天父母的言談舉止,那麼端莊,那個根就紮下去。一千天的紮根教育就影響他一輩子,諺語所謂「三歲看八十」。什麼道理?從一千天紮下根,八十歲都不會改變,根深蒂固。現在的人不懂這些,誰在教小孩?電視,小孩眼睛一睜開就看電視,稍微長大一點上小學就看電腦。他天天學這個,學了變本加厲。這個世界還能祥和嗎?這個家庭還會有幸福嗎?


  所以人是教出來的,《三字經》前面八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是中國傳統教育最高的指導原則,我們都疏忽了「人之初,性本善」,我們要相信每個人本性都是善良的。變成不善是他受環境染污,所以說「性相近,習相遠」,近朱則赤,近墨則黑,他才會產生變化。「茍不教,性乃遷」,正是說教育的重要。「教之道,貴以專」,教育是貴以專,東方的教育是知識擺在第二位,智慧擺在第一。


  智慧是從定來的,從清淨心來的,所以要學穩重。現在學生心浮氣躁,心浮氣躁就沒有智慧。中國古時候教小孩要穩重,一舉一動都要慢,不像西方人講小孩要活潑,東西方理念完全不同。所以東方世世代代出聖人,西方出這些科學家知識分子,它出不了聖人。知識解決問題是有限度的,而且有弊病。今天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知識無法解決。我們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全世界的精英知識分子,他們也沒有辦法。所以當我們把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介紹給他們,他們都感到很驚訝,沒聽說過,這是智慧,智慧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智慧是從修養、從德行裡來的。三歲之前是父母教,那是真正的紮根教育,然後上私塾,用現在的話就是上家族的子弟學校。


以前家長對教育重視。聘請有德行、有學問、有愛心的老師來帶。子弟每天所學習的,家長在督促,希望他們能成為一代賢人、一代君子,能夠繼承家道、家學、家業。家的功能是養老育幼。二戰之後,中國的家徹底破壞,但是這個家的精神不能丟,所謂修身、齊家。修身從格物致知開始,首先就教你要把欲望放下,物是物欲,格是格鬥,要把自己的欲望捨掉才有智慧。格物而後才能致知,真正有智慧,你的心就誠,意誠心正,身修之后家齊。每個人家都這樣整齊,社會安定,沒有壞人、壞事。所以從前做官沒案子辦,天天找出家人、道士遊山玩水,閒情逸致。哪像現在辦不完的案子!將來整個世界要想恢復安定和平,要重視家。


  現在沒有這種家怎麼辦?我就想到常常聽人講企業家,企業這一個團體,如果把中國傳統家的精神、功能繼承下來,那不得了。


  所以我在各個地方也勸這些企業的老闆,希望他們把中國傳統家的精神、家的功能,發揮出來。一個公司員工幾千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姊妹,員工的父母都是我們伯伯叔叔,都是一家人。企業建養老院,專門照顧自己員工家族老人,自己將來也老有所養。要辦子弟學校,專門照顧自己員工的子弟。能夠把養老、育幼、醫療這三大功能做好,然後再把家庭教育復興,這就是家道。《弟子規》是共同的家規;加上前面的家學、家業,真正會帶給社會長治久安,這是大功德。所以說做大事,大事多得是,不一定從政,當然從政的時候也要推動,你這個政治領袖,就是賢君聖王。要重視倫理道德教育,要讓你所治理的地區的人,都是賢人、都是好人,要做全世界的榜樣。就像我們在湯池小鎮做的,我們的目標是全世界的榜樣。如果你這一個縣做出來,大家都來學習、來觀摩、來考察,你這個縣就變成全世界的示範縣,這個多有意義!


  未完待續……
   (節錄自 仁愛和平講堂—政治人物的教育藍圖篇 檔名: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