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門前有小河——林金郎〈故鄉那條河流〉
故鄉那條河流/林金郎
我的故鄉台中市有兩條頗負盛名的河流——綠川和梅川,它們是在日據時代便開鑿的人工河。有一天,父親帶我到文化中心的綠川亭,他告訴了我關於一條河流和一片土地、一段歷史的故事。
綠川亭建築在一個小小的人造山坡上,可以看到綠川從遠處蜿蜒的流了過來,綠川兩旁種滿翠綠的楊柳,楊柳秀氣細長的枝葉在風中輕輕擺動,好像一位纖細的姑娘在風中伸展腰身,並飄逸地飛揚了一頭的綠雲長髮。
聚落是文明的發生地,而聚落又經常必須靠近河流,才能得到水的灌溉與滋養,所以河流無異是文明的搖籃,因此,綠川也是台中市文明的母親之一。綠川縱貫台中市,好像土地上一條輸送養份的臍帶,祖先們因而可以方便取水、灌溉,台中市腹地也因而可以得到良好的發展,並且成為在台灣地區舉足輕重聞名的「文化城」,日據時代林獻堂等人發起的「台灣文化運動」便是以台中市為起點。
但現在綠川的流量已經沒有以前豐沛,在乾涸期經常只有些許的血液流動,市政府於是將河床修製成水泥道,水量集中在中央的一條溝渠流動,雖然如此,但每當驟雨過後或在綿綿雨季,綠川又會恢復它英姿非凡、容光煥發的雄姿,駕馭著千軍萬馬,在雨中不畏雷電的擔任起疏浚的工作,保護居民免於氾濫的安全。
而平日,幽雅嫻靜,輕輕蕩漾的綠川,兩旁總是有居民在河畔的蔭涼處閒憩,遊客也在河邊的綠園道欣賞自然風光,並享受清風吹拂的撫觸。父親說,它之所以名為「綠川」,正因當時,它清澈透明的水質,好似潔淨無瑕的眼眸,映照著兩旁蔚翠的楊柳,呈現一幅迷人的綠色圖畫。但如今,都會發展迅速,山坡地遭到砍伐,綠川有些區段已經加蓋成為路面,河流也摻雜一些砂質,綠川的風華已經不若當年少女時代的豔麗,但卻永遠是台中市民中眼中一位美麗的水之女神。
在綠川亭上看著綠川的水緩緩流了過來,夕陽映照,彷彿在它的粉腮點上一抹豔紅,為她修飾青春,我也彷彿看到先人堅毅的腳步,一步一履永不放棄的走過來,一段流水就是先人的一個腳步,註解著土地的每一吋歷史。
⊙原載2008年《中市青年》十月號。
◆ 作者簡介:
林金郎,朝陽科技大學碩士,現為台灣文學創作者協會理事長,歷任聯合報繽紛版、自由時報電子報、世新大學台灣立報......等專欄作者,現並為中市青年、快樂高校生撰寫作文專欄。曾獲中央日報文學獎、台灣文學獎、宗教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出版《度僧》、《淨土》、《蝴蝶港誌》、《阿蘭娜》等文哲著作十餘本。
◆ 導讀: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條母親的河。對林金郎來說,綠川這條從日據時代便已開挖的人工河,儘管因為文明的急速發展,一度使她蒙塵,但在作者的筆下,「一段流水就是先人的一個腳步」,有太多歷史值得後代子民細細去加以追索。
原鄉的書寫就怕情溢乎詞,但作者卻能保持適度的觀照距離,從歷史人本的角度出發,優緩自如地委委述說故鄉點滴,在短小的篇幅裡,完整而具足地呈現綠川的變遷,綠川的歡喜與哀愁,成為地誌書寫極佳的風貌展示。
每一個人一生中,都要為自己的家鄉寫一本書。也許你家門前的小河,也同樣有著令人驚奇的故事,等待你去探求喔。(陳謙)
上一篇:肉身的漂流——吳鈞堯的〈島與島〉
下一篇:說:鬼之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