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14:14:24北極馬

百岳寓言

伊索有寓言,善用生活周遭的熟悉事務來說道理。方才看地圖時,忽然肚子裡也跑出一段"百岳寓言",茲饗眾親友視聽:

1.屏風山與溪谷

屏風山是"中橫四辣"之首,號稱"超辣",有人採一天單攻,有人採兩天一夜方式,更有人行三天兩夜漫取,哪一種,也都不輕鬆。

論其路線: 中橫大禹嶺下切五百公尺,再緩上一千二百,沿途要過溪溝、平行溪流登稜線、越工寮、探三角點,想闖關至最終3250桂冠者,省不了一丁點,不管你是走一、二,還是三天。

走一天的人,可能步行12-16小時,外加自各縣市出發的往返車程,然後,次日腳踩棉花、雙眼迷茫、腳踝以上鈣化一整天;走兩天的人,每天可能步行8-10小時,外加往返車程和帳篷、公裝、奢侈品重量,及途中間歇小休時無心發現的景致,第三日鐵腿一天;走三天的人,每天可能步行6-8小時,外加往返車程、吃住裝備、逸樂奢侈品,及各式小休、大休時飽覽的景致,和蓄意尋得的大塊文章、山林隱趣,兼3250桂冠處耍廢、環拍、駐足許久的貴賓級享受,第四日上班背筋疼。

登頂路在那兒,端看登者選哪一方式、用多長時間去走,每一條路,有形的、無形的,都通向同樣的三角點,其間的意趣組合,卻都掌握在登者的每一步選擇裡,尤其是行前會的初始決定。

當然,有時候,一群人的大半路程命運也會掌握在單一人的決定上,比如我的王者之辣行程,就是因一棵紅檜而決定了一切。

~~~~~~~~~~~~~~~~~~~~~~~~~~~~~~~~~~~~~~~~~~~~~~~~~~~~~
 〈賀新郎祝楷倫大喜

勇蹈天涯路。尋蒼蔥,三洲踏破,版築倉促。

青眼高垂千里徑,弱水傾心幾許?離鄉處,足跡何駐?

曾與晴空張褶傘,越洋洲,博物觀無數。

文共武,各深度。

 

高亭碧海深林樹。遇洋人,憑枝指劃,見聞豐沛。

馳騁微酣橫翠柳,煞是翩翩風度。遙想望,青春坦腹。

不願長生皆童稚,願長生,精彩堪回顧。

君褵者,非凡物。

 說明:

    楷倫聰明認真,自律甚嚴,電腦、文學兼擅,目前在建築業發展,為尋建材,足跡遍歷南、北美洲和亞洲各處,亦遍訪各國博物館,自我充實。在學校期間,因親切助人,朋友眾多,但因選擇嚴謹,始終無天命真女出現,服兵役期間,明明是陸軍軍種,卻抽到必須跳傘的航特部,臨退伍遇漢光大演習,還自願延退,與弟兄一起完成任務才離營。

    我們曾組團遊蘭嶼,在島上遇在台教美語的外國人,當時拿著樹枝在沙上指劃,彼此用破英文與破中文溝通,相談甚歡。這幾年,楷倫於國外闖蕩,與各國人士洽談商機,亦不遑多讓。昔時走山涉水,談笑風生,不以為苦,盡享青春。然而,年歲漸長,成家立業,終不成一世童稚。與他結婚者,必定是佳偶,祝他們一生精彩。

~~~~~~~~~~~~~~~~~~~~~~~~~~~~~~~~~~~~~~~~~~~~~~~~~~

2016.11.29  12:00

金剛獅子吼,送風到大漠,年月駐實錄,策馬須顧貨。
~~~還是喜歡上馬就奔千里........不喜歡加馬鞍。

振翅衝飛別離後,把臂暢飲相逢時。
非是溫語破迷津,豈堪前塵舉步遲?
----前聯係建華國中柯仁傑師贈句,後聯奉我仲尼----
想快些乘步煙波..........

~~~~~~~~~~~~~~~~~~~~~~~~~~~~~~~~~~~~~~~~~~~~~~~~~~~~~
2016年12月27日 22:03 · 

《硬碟裡無新檔的圖書館蠢旅》
那些年寒風凜凜,我們在鳳凰葉下巡禮,
合歡的影,攝於心底。
今夜又是更晚的菩提拂面,沁霜指際,
迎著活中三樓的燈火通明,
卻不知向時形音哪尋?
徒幾根星星,朝那廂南一毛頭呆顏無語。

是日至成大圖書館查書,去前蠢忘更新硬碟資料,徒勞無功
回程經過活動中心,見某社團合影有感,
又經成功操場牆外,菩提拂葉,寒風凜冽

~~~~~~~~~~~~~~~~~~~~~~~~~~~~~~~~~~~~~~~~~

                        臘月杜鵑                  2017.1.1  11:55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一發時都嚇煞。~~明太祖朱元璋詩句
焦心但有翠葉渡,冬陽未寒卻飲茶。

養花粗成。2004.6收養一盆汽水罐裝杜鵑花幼株,兩年多之後才開花,粉白蕊心帶紅點;今年又提前在國曆一月開花了。

另一盆是沙漠玫瑰,一位仁兄養的,最近也盛開爆紅中。

~~~~~~~~~~~~~~~~~~~~~~~~~~~~~~~~~~~~~~~~~~~

2017.1.2
落石嘗與共,斷崖不曾離,
星月浮大海,平原爍琉璃,
飛瀑繫垂險,洪流墮淺溪,
年歲隨髮蒼,雄心披禪衣。
〈寄大王〉
四年前的雪山西稜,記念一下,我最喜歡面世的形象,風飄飄而吹衣,問山子以前路。

也祝山友楷倫幸福快樂啦!

很久以前,志嘉陽下山的路上,曾經和隊友聊過一個大多山友的夢想:老了,買一大塊地,叫年輕時候一起在山裡打滾的弟兄姐妹都搬來,住在左鄰右舍,再度共同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不亦樂乎也哉!

隊友說過他姑丈買了一大塊地,已在實驗躬耕田園之樂,言頗嚮往。數年後,八八風災,偶聞該姑丈的農園受災毀去,心血東流,也是另一種黑色笑話。爬山的人,這種黑色笑話多了,人生挫折,往往也可以看得淡一點,但絕不能阻止他們平日像哈士奇愛 該該叫 的習性,否則,生命豈能找到出路?呵~

~~~~~~~~~~~~~~~~~~~~~~~~~~~~~~~~~~~~~~~~~~~~~~~~~~
〈寄霸底絲蘿境〉2017.1.5  11:00
殘山有悔春晨雨,逝水無情冬夜風;
翠嶺鷹翔猶旋翼,中心熾焰自溫紅。

努力工作的忙碌人很多,卻不是人人都能有一個剛好近在工作地的家,於是孤寂、嚮往熱鬧的寄情地,這也就是各種社團存在的意義。

倘無社團呢?那個鬱悶,是會生病的。找樂子,要練;幫人找樂子,是功德,幫誰呢? 當然是時間湊得上的親友。怎麼幫呢?那可費思量了。值不值?他是上了心的,就值。值了,只好費思量,幾年也可,這叫匹夫之義。

這番精神分析練習,真累,只能得出這麼兩段廢話。指導老師們,也必須同時指導學子之稚心,別只讓他們帶著「術」出門,心困了,卻無以自解,徒累親友焦慮。


~~~~~~~~~~~~~~~~~~~~~~~~~~~~~

〈懶虎出山〉2017.1.11   15:00
如果﹍﹍ 夢可以作一世
就讓﹍﹍ 蒲公英種子遍揚蒼穹
承載無數青衿幻境
遊蕩﹍﹍ 那太空

如果﹍﹍ 韶年會消沈無蹤
就讓﹍﹍ 心靈暫凍
伴隨智升慧長
永留﹍﹍ 少壯時

~~~寫給一對快樂的智障花栗鼠~~~

~~~~~~~~~~~~~~~~~~~~~~~~~~~~~~~~~~~~~~~~~~

                 
                 梅園初春    2017.1.16
當年梅園作一家,苦中青澀顫步伐;
今猶斂羽書中坐,四海暗香五瓣花。

~~~~~~~振翅衝飛倉無語,把臂暢飲是尾牙,記黑色星期五

~~~~~~~~~~~~~~~~~~~~~~~~~~~~~~~~~~~~~

                        隨筆雜想  2017.1.18

圓滿,意同大團圓,被喻為是最廉價的八點檔大結局,但通常又是當紅連續劇裡,會被觀眾紛紛致電要求的結局---現實世界不能盡如人意,戲曲作為一種縫補,總是人性之所願。

我的字典裡,沒有解不開的結,除非對方不想解開,死守著一個結果倔強。普通的,也就放著了,交情好的,就會縈心,老想著主動去解了,但總要兩個巴掌才拍得響。

這樣的拖泥帶水性格,會讓時間無端耗費許多,唯不功利、不決絕,而不使人懼。砲公日前有教:待過一處,總要走時讓人懷念,斯之謂也。學文者,倘於情無感,寫不出好句子,這又是梁啟超說『筆尖常帶感情』之謂也。秦檜當太學生時,會半夜越牆跑出宿舍吃消夜(羅胖說的);趙建銘當醫學生時,會從台南帶虱目魚回台北煮給同學吃,人若曾經純過,又何懼無法純回來?要在他不曾徹底忘卻那純真。

有解,有解,還在曙光之現。若始終不現,也只有重新投入新現實,偶然再回顧曾經的幼年,期待下一次圓滿。

溫柔敦厚,君子之風,吾師以教我。

剛與幼時照顧過我一陣子的奶奶閒聊,混雜許多竹風印象,難得對生命再有感觸。希望她也長命百歲。

~~~~~~~~~~~~~~~~~~~~~~~~~~~~~~~~~~~~~~~~~~~~~~~~~

        林珍妮的女兒小靜,是我的好朋友,從我剛跳入博班火坑的那個聖誕夜她出生開始。

       
       今天又看見她了。她媽媽霸丸小姐剛跟我說完,她們家到米國去一年多,客房的床墊發霉了,然後,林珍妮走進來接著說:『那主臥室床可能也發霉了』,然後,小靜超自然地接續下去講:『我房間的床墊也發霉了。(不用驚嘆號,因為小靜真的就是這麼平淡、自然地陳述著)』

       
        場景回到發霉話題稍早,我問小靜:『你們家之前買的露營充氣睡墊,有沒有帶去美國?露營了幾次啊?』小靜:『一次都沒有。睡墊擺在我的房間,我們一起睡,有一天破了一個洞,就扁了。(表情依舊平靜)』

       
        不由地讓人想起她爸媽當年在勝八牆外吵架,被出門覓食的我遇見,吵得兇得很,男生躁動不安,女生泫然欲淚,原因卻是女生下午剛燙了玉米鬚捲髮頭,男生叫她立刻去拉直回來..........然後,我很餓又被娛樂完了,就逕自離去找食了。

       
        不能再寫了,旁邊旅客已經看我莫名噴飯數次了。

        珍妮夫婦饗我以壽喜燒菜鍋(實際上是已吃三家店的閉門羹,我們仨湊齊了,不是逃風雨,就是失溫),憐我毋得食肉,緊著促菜,因為該店加盤菜不加錢.....小靜睜睜地喃喃自語:『我們已經叫十二盤了!?』珍妮:『是啊,十二盤。』平靜地繼續夾菜。

~~~~~~~~~~~~~~~~~~~~~~~~~~~~~~~~~~~~~~~~~~~~~~~~~~~~

逛菜市場     1月26日 10:31 · 

        這件事,打從小時候就很喜歡,因為小孩有特權:免提菜、免付費、只管吃,特別是揀最愛的然後發聲,自會有人來買單,小孩只消吃儘可。

        自從自己開始煮菜之後,更喜歡逛菜市場了。

        拜媽、祖之惠,現在經過菜攤的我,看到什麼菜,便能在腦中即時浮現出它被烹煮端上桌後的味道,連看見麵粉,都能立時在眼前出現一排跑馬燈,如爭鮮壽司的廻轉帶一般,繞出一圈麵食品,噴散白煙,熱力四射。(突然理解,為什麼媽祖信仰這麼興盛?人人都需要媽和奶奶嘛!)

       遺憾的是,奶奶的糖醋蛋,至今複製不出來,有點想觀落陰去吵她了,也想包個大紅包給她,讓她不必再為爺爺的退休金,而整條街都知道她老公的陳年舊事了。雖然佛教大師說燒金紙無益於陰世之人,反降其福慧增長,但我是不介意讓吾祖在那頭過得大器一點,畢竟,我吃過她很多餐,而尚未給她大紅包過。

        突然想起,某次偶聽師叔罵一莽撞人「豬頭三」,與爺爺如出一轍,不知此是否民國初年之國罵等級詞?有暇實須考證一下。此外,傳統家庭主婦對於無米之炊、子女教育資金無著的長年恐懼,是否會成為終生 trauma?也很值得一考。

~~~~~~~~~~~~~~~~~~~~~~~~~~~~~~~~~~~~~~~~

       正在想明宣宗說過的(一本《皇后的故事》裡的情節):人活到三十幾了,該吃的吃過了、該看的看過了,此生亦已無憾,隨時可以虎兔相逢大夢歸矣!竟接洪秀全同鄉---廣西花縣廖同學除夕夜懷想之信(同學耶,我還沒大歸啊!),感謝青春氣息的鼓舞,讓我曾有穿越清朝做塾師之感。

        敝人無海瑞山字筆架之錚骨,但喜其整胡督軍紈絝子之機車,權以網路為練句之所,饗吾友以三五魚肺雞腸,識四六地瓜可蔓生一地菜葉之理。突然很想在雞鳴驛住一晚,與弟兄好友,對著明月山川,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醉後登牆大唱平川千里,是為快意!

        祝每個人都爽快過每一天!這幾年體悟的:千金難買一「爽」字,書裡、生活裡、古代和現在。

~~~~~~~~~~~~~~~~~~~~~~~~~~~~~~~~~~~~~~~~~~~~~~~~~~~~

2017.1.31   22:00

        如果一群人在十八歲時,曾是天之驕子,站在時代浪頭前沿,顧盼自雄,如何會在二十餘時,陷入徬徨或茫然?

        是否他們並未在練習獨立自主的那四年裡,獲得長江前浪們充分的現身說法和耐心指引?在他們確切知道自己為什麼而讀,為自己想要的什麼種未來而讀之前,就已被莫名的洪流,推去寫論文?想像自己會繼續天驕,卻沒有培養出戴鋼盔往前衝的勇氣?

        針對劉蟲蟲寫學弟在烏拉孟斷崖墜落一事的文句,作些讀者回應:似乎尚未寫出一條年輕生命隕逝,雪地上點點鮮血,教多少學長姐心痛的原因---我們還有未來,還想教學弟妹籌劃未來,他卻已經沒有以後了。然後,我們該怎麼幫他過也許他可以擁有的以後?

        大學四年很浪漫美好,但四年這樣夢幻之後,年輕者還能否回歸處處考驗的現實,出了校園的牆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