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23 15:31:21P
旅行的渴望
自從26歲第一次出國後,由於收入已趨穩定,幾乎每隔數月心情就會開始蠢動想出去走走。出國於我分為渡假、旅行、及探友三種,加一加不得了,平均下來一年也要個兩三次。例如,每年我幾乎都會去香港訪友,也幾乎都會和家人出去渡個小假,其中偶爾夾雜一次長休,就是我獨自出去旅行的時機。雖然每次約莫兩週的旅途回來都會懷疑自己有自虐傾向,畢竟過程中,即使滿腹驚奇也找不到人可以分享;不管喜、怒、哀、樂,唯一能面對的也只有自己。
儘管如此,我還是會想一個人在沒人認識我的地方。也許是跳離現實,也是只是想釐清思緒,那種沉澱與孤獨會引發一種飢渴,對家鄉親情、友情及踏實感的飢渴,我會覺得回家真好,有人呵護真是幸福。然後再過幾個月,我又開始做著飄流的夢想。
旅行的洗鍊可以讓人知道自己有多脆弱,亦會強化一個人的韌性。通常只有年輕人常獨自旅行,中老年人獨行的例子不算太多;而且有的民族性是不了解為何有人要獨自旅行(公務除外),以及認為某些身分的人是不該獨自旅行的(例如已婚婦女)。對於這些我只歸類為Stereotype(近似刻板印象),一個人可以有很多的可能,也應該有獨立意志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只要他負得起後果。
我很早就體會到旅行不是浪漫,因為太多的變數會讓一次旅行變成一場夢魘,甚而後悔莫及。我的旅行需求是滿足旺盛的好奇心,是沉澱自己的思緒,也是心靈的一種喘息。通常我不會選擇難度太高的地方,也不會把行程排得太趕;而且我學會了捨棄,捨棄一些別人大力推薦但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還有,有些時候一旦錯過,這輩子大概就不會再回頭了。
我渴望著,雖然到頭來終究只是旅程中一個被歸屬為過客的人種,還是想多看看這世界。我想要在自己永遠闔眼之際,回憶中充滿曾感動過的景象,而非白走一遭。
儘管如此,我還是會想一個人在沒人認識我的地方。也許是跳離現實,也是只是想釐清思緒,那種沉澱與孤獨會引發一種飢渴,對家鄉親情、友情及踏實感的飢渴,我會覺得回家真好,有人呵護真是幸福。然後再過幾個月,我又開始做著飄流的夢想。
旅行的洗鍊可以讓人知道自己有多脆弱,亦會強化一個人的韌性。通常只有年輕人常獨自旅行,中老年人獨行的例子不算太多;而且有的民族性是不了解為何有人要獨自旅行(公務除外),以及認為某些身分的人是不該獨自旅行的(例如已婚婦女)。對於這些我只歸類為Stereotype(近似刻板印象),一個人可以有很多的可能,也應該有獨立意志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只要他負得起後果。
我很早就體會到旅行不是浪漫,因為太多的變數會讓一次旅行變成一場夢魘,甚而後悔莫及。我的旅行需求是滿足旺盛的好奇心,是沉澱自己的思緒,也是心靈的一種喘息。通常我不會選擇難度太高的地方,也不會把行程排得太趕;而且我學會了捨棄,捨棄一些別人大力推薦但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還有,有些時候一旦錯過,這輩子大概就不會再回頭了。
我渴望著,雖然到頭來終究只是旅程中一個被歸屬為過客的人種,還是想多看看這世界。我想要在自己永遠闔眼之際,回憶中充滿曾感動過的景象,而非白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