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8 09:42:08李長青
《陪你回高雄》推薦序6: 西子灣的第一封信 ( 鄭順聰 )
高中時,我迷戀上文學,尤其耽愛新詩,遍讀荒遠家鄉嘉義所能借閱、購得的詩集,鄭愁予、洛夫、瘂弦、楊牧、商禽、余光中等等等等,咀嚼字裡行間的情感與靈思,藉以撐持過慘綠的年歲,瘦得如一根原子筆,墨水將盡,但我堅持要寫,孤獨地寫。
之後,考上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南下就讀,西子灣晚霞的絢美,讓人生起詩情畫意之幻覺,以為我可以不再那麼孤瘦,可以找到詩友、覓得知音。
遍尋不著、期望落空,我的孤寂感更加強烈。
隧道一直走一直走,怎麼還不到盡頭?
乙亥、暮春、民國八十四年,大一的下學期,我收到高中同學蔡昌樺的一封信,他以半文言的筆調寫著:
聰兄:
多日不見,心中想汝至甚。昔日同學會,談笑甚歡,今日課業繁忙,竟無閒暇寫信予汝,內心抱歉萬分。真是對不起。
俗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吾班上有位同學,經過半年之師範教育後,覺得此系統及發展不合其心意,而其心中又想轉學,且其有和汝相同之興趣――文學。所以一得知吾之昔日同窗今就讀於中山中文系,就拜託吾與你通信詢問一些訊息。
想當然爾,蔡昌樺所要介紹的,就是李長青。接下來他如此寫道:
想請你代為詢問,轉學至貴系,該注意哪些轉學相關事項。
吾之同學,盼汝能與他通信,他將自己請教你。盼你迅速回信,因為此信吾已遲一月寄予汝。
雖有人熱心介紹同好,但個性消極的我,總會猶豫拖延好一陣子,甚至懶散不回。不過,信的最後如此寫著:
註:附上回郵一張。
郵票都附上了,誠意如此,使我不得不趕快回信。
猶記得李長青的第一封信,字體挺拔有氣勢,引起我的注意,更讓我吃驚的是,遇過許多文學愛好者,大多鴛鴦蝴蝶與武俠,讀了長青的信,讓我振奮激動,他喜歡的作家,就是我鍾愛的那些詩人。早忘了第一封信的確切內容,原信也不知去向,但我很清楚的記得,當大學同學將信交給我時,柴山染上黃昏最後的餘暉,西子灣正晚霞……
一樣不記得和長青通了多少封信,我們分享讀書心得,談成長與人生的困惑,看似無病呻吟,對我們卻無比重要。他還很瘋狂地製作班刊,寄給我,上頭有他的大頭照,大剌剌的,年少輕狂得好,我就沒做到。
隧道一直走一直走,好像快到盡頭,傳來一點點人聲與光影。
當時的長青很想轉到中文系,頻頻詢問細節,也想到中山大學遊學旁聽。
但終究都沒有實現。
當時,我在不同的筆記本上,塗塗抹抹、修修改改,撿下餘剩的句子,就是詩句。寫信也是這樣,開頭寫了兩個字有錯便撕去,重寫有錯再換一張,如此更換替改到我滿意,通篇滿意塗改最少,才寄出去。
但寫給長青的信不斷塗抹修改、抽換信紙到走不出字句的迷宮,是我懶散、是我消極,後來就斷了音訊。升上研究所,我對人生疑惑更大,常人看來是雞毛小事,但對我來說,卻是不可挽救的斷裂。
那一點點的人聲與光影都是幻覺。
時間不會停止進行,因詩而交集的線條,各自朝不同的方向而去。李長青執教鞭在台中結婚生子,我離開學院當兵,最後於台北的雜誌社工作。
事隔多年,現在的我,卻要在他的詩集中,寫下文字。
我和長青失去聯絡的那一段時間,在報刊雜誌、文學獎、網路、以及《落葉集》中,讀到他的詩,透過間接的觀察與推斷,覺得李長青對詩藝的追求、意象的鑿深以及細微感受的捕捉,無比堅持,容或有些意旨不明的模糊地帶,但我認為,李長青語言的純粹與剔淨,可說臻於化境。
談到《陪你回高雄》,李長青詩寫家鄉高雄,沒有意旨不明的疑慮,他走入現地,從具體的場景出發,談顏色、氣味、歷史還有語言。循著他的詩句,可以走覽高雄,從「九如交流道」、「六合二路」這些交通孔道,回溯童年、串聯記憶。還有高雄舊古蹟,如「威震天南」、「雄鎮北門」、「登上打狗英國領事館」、「鳳山縣舊城踏查」等等(這些都是我在高雄讀書時,騎著摩托車逛繞的地方);也不忘新的景點如「高字塔」、「城市光廊」等等。他寫歷史事件如「美麗島」、「1947」,素描「白馬鞍藤」,也寫人物柯旗化(「新英文法」此詩在主題上最令我驚艷,要知其人其事關聯,都要有一種對歷史探究的癖性),也做了許多形式的實驗,「城市光廊」、「85」等。總之,在簡要的語言、輕鬆的節奏中,李長青彷彿帶著他的朋友、讀者、也可以說是他的妻子孩子,坐著哈瑪星渡輪,搖搖晃晃,不那麼漫長、也不那麼遙遠,頂多十分鐘,划過深藍的海水,由清麗好讀的句子輕推著,眼看就要停靠碼頭,高雄宛然眼前,隨高樓拔地而起,上岸後,每一個地方,都有那南方的開朗、豪爽。
以家鄉為名,長青似乎近鄉情怯,力道不太足,沒有工業城市拿起榔頭猛擊鋼鐵那般的激情火花。而是娓娓道出、淡而有味,似乎是李長青刻意為之,然而,我卻期待他寫出另一本更大膽的打狗詩集。
至於什麼機緣下,與長青重啟聯繫,我不太記得確切細節了。
只是一直想起中山大學,一直想起學校的隧道,走過孤獨與漫長,到了盡頭,那是西子灣,彷彿回到十三年前的那個我,正打開李長青的第一封信,黃昏正美,發現有人跟你喜歡同樣的事物,心情激動不已,誤以為寫詩可以不再那麼孤單。
十三年後,孤單仍在,但李長青和重拾詩筆的我,還在不斷地寫著,那種既平行又默合的奇妙感覺,我就不知道要怎麼寫下去了。
長青
2009-12-07 16:38:27
小月所言,心有戚戚
人生這個科系
的確不好讀
這個科系很複雜哦
甄試時,審一下資料就行
有時還要筆試,不得不寫
甚至口試,要造口業內
小月
2009-12-06 20:31:57
長青
讀到這篇序 我才知道 大學時代 搭錯車的詩人
是不會被營養不良的課表打倒
種子內蘊藏的養分 會撐過漫漫長冬
終於見到陽光 長成長青樹
日子變快後 我才開始思索 人這一生
究竟該抓住什麼 留下什麼
曾放走什麼 又錯過什麼
在拼命工作賺錢之後才領悟
錢 是根本賺不完 也帶不走
貪婪是無底洞 不該這樣想去填滿它
唯獨對藝術的貪婪可以例外
離開學生時代越久 我越知道 其實
讀啥科系也非絕對重要 人生這科系
才是永遠讀不完的 只要
選對方向 努力堅持 沒有聯考 不必選填志願
也沒有畢業考 只有不斷面對新的舞台
新的觀眾 和新的自己
讓詩滲透到靈魂的髓內 再讓髓漫遊到詩的靈魂裡
沒有什麼比這更人生
雖然不是每顆種子都能見到陽光
但至少他嚐遍了泥土的芬芳
長青妙語如珠 此言雖然亂好笑一把 不過也挺有哲理
博客來網路書城和重慶南路都遍尋不著大俠武功秘笈
好像只有高雄那本網路還有書 我兩邊都訂了似忽遙遙無期 只怪我沒早些踏入武林 錯失良機 敝人雖已年邁 再活不過一甲子 但能趕上這浩翰網路穹蒼 揮別 BBcall 的年代 也算吊到車尾
有點雨霧輪刺 沒關係 再等等 會不會考慮再版或三版 讓我不會望穿秋水 等到視茫茫 髮蒼蒼 而齒牙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