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5 10:18:11泓泊

詩意是詩句彼此鏈結運算的函數──閱讀黃荷生<門的觸覺(二)>一詩

    黃荷生〈門的觸覺〉有四首(出自《觸覺生活》詩集),這是第二首,抄錄如下:

 

   游離着;所謂的蒼白;啊

     被緊緊地貼住於門上的

     被大意地表現於鎖上的

   且被浪費於沒有重量的空隙之中,啊

   蒼白;全然地俯身向我的,銹的

   沒有脈搏的,且久久無所

       表達,無所展示的…

 

       引起我們的飢餓。

   以及焦慮,以及渴望。

   對於斜梯的三十度角,對於

   夢;對於長廊突然的彎度

   彎度,我亦常常加以懷疑

   對於邊,對於範圍,甚至對於

   遲遲地露面的明日,明日的函數

 

    這首詩共有兩段,各七行,第一段最後一行空了兩格,第二段第一行也空了兩格,畫面的呈現上,宛如兩扇推開的門。

    黃荷生對「門」這意象相當喜愛,且加入一些數理元素。「門」這個物體算滿特別的存在,它離地,扁平不佔空間(如詩所言:「沒有重量的空隙之中」)在拉或推開時,似一個圓規向內劃出一個弧度,門內的人要讓開一段距離(如詩所言:「全然地俯身向我的」)。

    〈門的觸覺(二)〉明顯為〈門的觸覺(一)〉的延伸,比方說〈門的觸覺(二)〉出現「游離着;所謂的蒼白;啊」裡「蒼白」是什麼?可從第一首「它蒼白的心跳」這句找到解答。黃荷生在〈門的觸覺(一)〉讓「門」有了心跳,到第二首卻把「心跳」一詞抽掉,實體消失,只剩下顏色「蒼白」,然後「全然地俯身向詩人,接著「沒有脈搏,且久久無所表達∕無所展示的……」代表門逐漸沒有生命力了,似一縷薄白的幽魂,企圖是什麼?要重新找宿主?抑是對人類無言的抗議?

    詩人對於門「蒼白」的(心跳)描述,首先是「游離」,意思是「離開依附的事物而存在。」心跳慢慢離開它所依附的門。心跳原本「被緊緊地貼住於門上的」,又「被大意地表現於鎖上的」,人若要把門打開,手掌碰到鎖,自然像觸摸門的「心跳」,詩人甚至說它「被浪費」了,種種描述與感嘆(第一段就用兩個「啊」字),感受到詩人對「門」疼惜憐憫,悉心結撰,在意象世界裡,為「門」擘創出一套不同流俗的思考內涵。

    第一段內容偏向對門的觀察與想像,第二段則是詩人感受的延伸,引起「飢餓」、「焦慮」、「渴望」、「懷疑」這些反應。再來,第二段「斜梯」與「長廊」,讓詩的空間稍微又具體一點,「門」也有了可以陪伴的副意象,但詩人詭計般加了一個「夢」字,使第二段空間變得更朦朧抽象,斜梯是要往上往下?長廊又要通到哪裡?詩人還是保持神祕,或者他也很惶惑。「長廊突然的彎度」也是夢裡常會發生的突發狀況,無法預料場景又要怎樣扭曲變化?情緒就這樣揪住……

    另外一提,下一首〈門的觸覺(三)〉出現「就像我們形容的古道,茫然地」,「長廊」變成「古道」,原本狹長拘束的視角變成寥廓蒼茫的野外。

    回至〈門的觸覺(二)〉第二段,「我亦常常加以懷疑」這句居於中間,可以用來懷疑前面「斜梯」與「長廊突然的彎度」,亦可懷疑後面兩句「對於邊,對於範圍,甚至對於∕遲遲地露面的明日,明日的函數」。有趣的是,第二段有「我們」到「我」的分別,「我們」是一群人,有「飢餓」、「焦慮」、「渴望」情緒困擾,之後,詩人卻能迅速跳出前面浮躁不定的反應,以「我」獨自「懷疑」的理性態度。

    「對於邊,對於範圍」既放在第二段,便應指「長廊」,而非第一段的「門」。詩人質疑長廊的「邊」與「範圍」,以及最終要通往「遲遲地露面的明日」,表達出詩人對現況無法信任與掌握,從「遲遲地」一詞,也能感受到詩人略顯不耐。

    「函數」這一數理術語,置於詩末當作壓軸,實在難為許多讀者。「函數」是「一對一的對應法則」,輸入一個數字,經過變化,產出另一個數字,「自變數」為x,「應變數」為y。「應變數」y是某個「自變數」x對應的唯一產物,我們常在數學課上聽到的,就是這麼一句:「yx的函數」。

    筆者翻查一些「函數」教學資料,發現有一段用生活事件為例,較易理解:看到一個朋友的長相,就會對應到他的名字,因此「名字」是「長相」的函數;每種調好的麵糊配方只能生產出一種的蛋糕,因此「蛋糕」是「麵糊原料」的函數。

    若說「名字」是「長相」的函數,「蛋糕」是「麵糊原料」的函數,yx的函數」,那麼,「明日」是「x」,它的「y」是什麼?什麼是明日的函數?

    黃荷生曾言,這本詩集是他高中時期的創作,繁瑣沉重的課業壓力,無止盡讀書考試,讓他也縮小成一枚數學符號在黑板上被推趕著,高中生活被模擬成一組運算公式,如「斜梯的三十度角」不也頗似數學老師手上的三角板?最後會將他生產出什麼樣的答案?金榜題名與光明前程?

    行筆至此,本該結束,但又莫名端詳「函數」一詞,除了可符貼詩人高中時期的困頓與疑惑,是否也能呼應現代詩創作的特質?一首詩所散發出的「詩意」,應也為一種「對應法則」,當詩人發揮靈思,在紙上輸入一行接著一行的詩句,彼此鏈結運算,最後展現的函數效應,也是一幀豐盈的詩意境界。

 

刊於《吹鼓吹詩論壇》52號,2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