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7 15:03:16小蝸

關於困頓。

面對生命中的困頓,三種態度:

消極、認命的態度:稱困頓為「業障」;
抗拒、否定的態度稱之為「障礙」;
積極、正向的態度稱之為「挑戰」、「禮物」。

你將困頓視之為業障、障礙或挑戰?
視之為「挑戰」,表示你在生命的每次困頓中,都會看見正面的訊息

有時候,我們視困頓為「障礙」卻不自知,以為是「挑戰」,卻沒有發現其中對困頓所抱持的態度:我希望生命中沒有障礙。所以我要去除之。
其實只是長期教育導致的「贏」、「勝利」的概念。

過關斬將是一種勝利,但是在這個勝利中,除了勝利,你看見了生命要帶給你的正面訊息嗎?

很難過關的時候,又或者,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過關的時候,請試著找出這些困頓中的正面訊息吧。即使我們最後沒有得到世俗眼中的「勝利」,你仍會明白上天確實帶給了你「禮物」(恩典)。

這個過程並不容易,需要練習。我們很容易又陷入舊有的思惟或被外界的價值觀、批判影響內在的聲音。我們也有脆弱的時候,甚至,我們還是需要他人的支持和認同。

最近一個星期我幾乎每天都會掉眼淚,因為我發現我竟無法說話。我無法對任何人說出我心裡真實的感受。

我們沒有必要為了造就他人眼中的堅強,而拼了命地去追求那些並不是屬於你真正需求的「勝利」和價值。

我一直對我們的教育頗有微詞,我認為從小到大的教育過程中,社會、師長、父母們對孩子的身心靈的了解和關注太少--大部分只在乎課業的表現。孩子發生了問題,大部分,以嚴重、明顯的行為狀態表現出來的,才會被察覺或關注。不擅表達自我感受的孩子,往往被忽略。

在那個時候,只要有一個人察覺到,那麼問題在當下就可能被解決,而不會直到孩子長大成人,以更複雜的形式影響他的一生。重要的是,沒有人看見。更重要的,孩子已經長大,他已經不能再依賴任何人。即使他心裡多麼渴望愛與支持。渴望被理解,他曾經經歷過的痛苦以及現在的「障礙」。他花了多少時間和能量,才能夠學著將「障礙」視之為「挑戰」--即使有些時候,他仍然感覺到那是「障礙」。

世界你們看見的,為什麼都只有那麼淺層?只看見「勝利」與否?
「這世界就是這樣。」「大家都這樣。」「想那麼多幹嘛?」
於是我們那麼辛苦,看不見真正的自己。一出生、受教育、就業,我們就不斷被追趕、被社會的價值觀帶著走。

社會體制是龐然大物。誰有勇氣反抗?誰想思考、討論嚴肅的話題?

是的,我承認我還沒有和這個世界和解。我還無法完全寬恕和慈悲。

我感受到的是,我還在努力,邁向轉化為「挑戰」、「禮物」(「恩典」)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