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與隱憂
2011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發布
報告指出,在中國政府推出相關利多政策及經濟環境好轉的大背景下,2010年中國電影市場加速增長,呈現良性發展狀態,全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高達14.96億美元,排名世界第5,平均單片票房更僅次於美國,排名世界第2,報告並預測中國將成為全球第2大電影市場。
然而,在表面的榮景下,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卻潛藏不少隱憂。雖然在新技術和好口碑的推動下,電影消費需求旺盛,但電影製作與類型選擇卻漸趨保守。社會資本在提升產業熱度的同時,也帶來了盲目投資所造成的投資泡沫。報告建議從業者應從技術熱、行銷熱、明星熱中走出來,堅持創意為王,以培育更廣泛的觀衆群體。
百億票房的重要推手-合拍片
2010年的中國全國電影總票房高達101.72億元(人民幣,下同),全年故事片產量亦達526部,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3大電影生產國。然而,百億票房的事實是,海外分帳大片就占有近半,堪堪過半的國產片票房中,合拍片所貢獻的又超過一半,所以純國產片創下的票房比例其實不到整體三分之一。而500多部國產電影,僅有20來部真正賺錢,400部甚至進不了電影院,因為目前中國銀幕數僅僅只能容納不到200部影片,且大多數電影其實只是玩票的、套現的、要政績的、做廣告的、自娛自樂的,本來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業投資項目。因此,中國電影市場的繁榮,被認為是合拍片的繁榮。
合拍片是中國境內製片公司和境外製片公司共同投資、共同拍攝、版權共有、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一種拍片形式。早年中國缺乏資金、技術,以自然景觀、名勝古蹟、低廉人工等優勢吸引境外團隊前來拍片,如今中國電影市場隨著銀幕數量的增加和票房增長的加速,越來越受到全球電影人的注目,因此來到中國尋求合拍機會的外資也就逐年增多。
目前中國大陸的合拍片中,有70%以上是與香港合拍,可以說合拍片已成為支撐香港電影市場的主力軍。以2010年票房最高的合拍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來說,該片在中國大陸的電影票房接近3億元人民幣,而在香港的電影票房只有1100萬港元,無怪乎眾多香港導演都認為合拍片才是香港電影的出路。然而,合拍片的充斥,使得香港電影的「港味」愈來愈稀薄,也讓許多香港民眾對香港電影感到失望。
對外資來說,合拍片是進軍中國市場的渠道,但對中國而言,合拍片也承載了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夢想。對於中國電影人來說,合拍片不會是主流,也不是終極目標,它更多地是他們走向世界的台階,或者是面向世界打開的窗口。中國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即在2011年4月舉辦的首屆北京國際電影季上表示,中國政府支持合拍片,而且也和許多國家簽署了政府間「電影合作拍攝協議」,期望「共享機遇、共贏未來」,與會者更一致認為,合拍片將成為未來中國電影的主流。
創意匱乏與盲目投資的互為因果
由於中國國內的電影票房已經連續6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吸引了大量熱錢湧入投資,然而熱錢追逐的是短期盈利目標,因此他們往往只會投資於成熟導演和目前看似有保障的古裝動作類型片,形成了「大演員、大製作、老套路故事」這一最為常見的投資組合模式。
於是,不但熱錢只流向少部分市場認知度特別高的導演,使得許多新人導演無片可拍,投資人也喜歡找有市場認可度的、相對成熟的題材,使得中國電影創作出現了題材趨同、類型單一的弊病,映射出影片背後投資者經驗判斷先行,盲目屈從市場,創作者一味複製成功電影,缺乏銳意創新勇氣的疲態。
事實上,過多的雷同,必將使觀眾對熱錢電影失去興趣,而迴避創新,也會讓有才華的年輕導演失去上升的空間。要想扭轉這種局面,恐怕只能依靠來自市場的教訓了。
中國電影的海外困境
前面提到合拍片在中國的繁榮,但一個殘酷的事實是,能順利「走出去」的,也多半是合拍片。
數據顯示,2010年僅有47部影片進入海外市場,其中的46部皆屬合拍片,即使締造了35.17億元的海外銷售與票房收入,但這些合拍片在投資結構分割中,中方通常會因為對海外市場的不自信和不信任而放棄海外版權,導致海外收入基本上都歸給了海外投資方。直到2011年第一季,中國電影海外市場全靠合拍片撐局的情況依然延續。
儘管已有研究預測2011年的中國電影票房有望達到148.97億元,向150億票房邁進,但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所潛藏的隱憂卻也不能忽視。看來,中國要從成為「電影大國」成為「電影強國」,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上一篇:中國「限折令」嘗試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