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4 14:55:37planner

面談常問的三個問題

面談常問的三個問題

/曾渙釗

文章來源:http://www.anser.com.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7&Itemid=120

兒子自美國留學回台灣,開始尋找他心中理想的工作。他的目標是幾家國際知名的財務金融公司。寄出履歷後,陸續也接到幾家公司面談的通知,並經過幾位不同主考官的口試。據他說幾場口試下來,他的經驗是不管哪一階層的主考官,最常問的三個問題是:
1.你知道我們公司在做什麼?
2. 你想做的工作是什麼?
3. 你能做什麼?
這幾個問題乍聽之下是很簡單,但應徵者要好好回答卻不容易。為何?

首先,一位求職者應該知道他要為誰工作,這家公司生產或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什麼,它的客戶是誰,公司的經營理念是什麼,和自己未來的理想是否一致等。求職不僅是為自己謀得一份工作,或期望更好的待遇,股票或分紅而已;如此可避免工作一陣子之後,發現這家公司所經營的業務項目或工作內容與自己的理想相去太遠,而決定離去,這對公司和個人雙方都是損失。現代的求職者對於應徵的公司可以藉由上網或平常廣泛閱讀報章雜誌,吸收並瞭解各領域及產業的資訊,了解自己可以認同的公司,再決定為它效力。如果在投遞履歷表或接獲面試通知之前,沒有先在家裡做功課,到了面試時,就無法清楚或完整的說出這家求才公司經營的業務。

目前有些年青人受媒體及報章雜誌經常報導的影響,想作科技人,有機會加入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幾個月之後,報導的少數幾家成功的科技公司並不表示其他家公司亦都獲利頗豐,每一位員工都是「新貴」,而宏偉新穎的廠房和建築物的裏面,往往是二十四小時三班不停的輪流工作。如果事先不瞭解工作的本質,不久之後就會覺得這樣的工作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有一家國際知名大公司的面試主管就告訴我兒子,到我們公司來,日常還是要做一些基層,十分瑣碎的工作。讓他心理事先有準備,免得未來發現現實和自己的理想有很大的落差。

第二個問題是應徵者事先要知道自己想做的工作是什麼。這社會越來越多元化,工作的項目可能已經超過三百六十行。一些過去從來沒聽過的工作不斷的產生,例如網頁設計或一些資訊系統開發的工作,在這近十年才有。有些初入社會工作的年青人不瞭解這社會上有哪些工作,這工作到底在做些什麼,於是抱著先做做看的心態,但是個人的時間和生命是有限的,如果想要嘗試每一份有興趣的工作,或找到最好的工作再來決定自己的「終身志業」,可能會發現時間並不允許,出社會幾年之後,自己不再年輕,而許多工作都是淺嚐即止,瞭解的只是皮毛而已。西諺有句:「滾動的石頭不生苔」指的就是經常更換工作,但卻沒累積到實際經驗的情形。

第三個面談的問題是:你能做什麼?一般年青人受正規學校教育二十年左右,學到大多是基本的學科,在大學才分不同科系。在剛踏入社會時,往往還不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但是即使如此,還是要清楚自己比較強的項目在哪一方面。例如有的人在數理,邏輯方面較強,可擔任工程相關工作,有人對文字的應用得心應手,有人會畫圖,有人唱好聽的歌,有人喜歡電腦相關的工作,有人可精通一種以上外國語文,有的人善於和人溝通,有人則對分析研究有興趣,這些都是每一個人的特質和優勢,而企業和社會需要不同專長領域的人,看別人做得好的,未必自己做得來。了解自己基本上的強處和弱點,再藉由不斷的學習和吸收新知,則一個人可能會很清楚地 知道,他/她具備有哪些比別人更好的特質和能力。

據說管理大師彼德杜拉克最經常問來向他請益的企業高階主管的一個問題是:「你公司最想做的是什麼?」藉由這一個問題讓企業高階主管去思考該如何專注在某一業務上。企業一直都需要合適的人才來推動和執行各種業務,而每一位人才也需要清楚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也就是一般常聽到的:「適才適所」(The right man for the right job).每一位上班人若經常自問這三個面談常問的問題,或許可節省一些摸索的時間,找到自己未來工作的方向,對企業和個人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圖片來源:http://office.microsoft.com/zh-tw/images/CM079001906.aspx#ai:MP90043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