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11 09:31:20尚未設定

【試答】讀中文系的人01

  困擾我一週的腸胃炎終於好了,今年正好是我多病之年,也是我收穫最多的一年。找到心儀的指導老師,開啟了更多寬廣的閱讀視野與研究空間,議題多到做不完,只是要盡快挑出碩論階段的題目,老師與我都希望可以在明年畢業。

  同樣是讀中文系的網友來信詢問讀中文系的歷程。我必須要先說的是:每個人的大學生活都不同,我很幸運地遇到一堆好老師跟好同學、好朋友,在不同時間點上給我許多啟發與幫忙。先前曾寫過一封長信整理自己大學四年的經歷,手邊暫時沒有檔案,略提幾點:

【認識自己】
  這是一句老話,卻難以做到,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實踐,在實踐中體會這句話。我永遠記得大一的那個下午,黃昏時分,孫老師跟幾位當時大三的學長姐談一位畢業幾年的學姐在摸索自己的人生時,從接觸崑曲到愛上歌仔戲,後來應徵誠品兒童館的工作之後,才發現自己最愛的是兒童,決定去報考師院,回來找老師寫推薦信。老師用他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他大學時代玩得很瘋,辦全校性的活動,努力去嘗試各種可能,最後畢業的時候,他唯一肯定的是他認識到自己有多少能耐,能做哪些事情。很多人,這一輩子都不確定自己能做到怎樣,因為他往往都不敢嘗試,學生時代就是可以嘗試不同的可能性,可以犯錯,重點是得到挫敗的經驗之後要有所成長。
  我大二認識一位學長帶我進入劇場義工圈,大三的時候,我承著他的人脈,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與學弟妹創辦系上的義工組織「水瓶工作室」,當時純粹只是希望給中文系的學弟妹有多一種選擇,多一扇看外面的窗子,體會舞台劇、相聲劇、兒童劇、歌舞劇乃至國劇各種劇場藝術,不一定要求他們成為劇場人,但是至少多一點不同的大學生活。我升大三的暑假跟著劇團排戲,到後來正式上場,巡迴演出,那段經驗是相當寶貴的,後來用在大三的中文劇展上,我們班把六個獎項抱走四個,扮演男主角的演員也創下難以超越的紀錄「連續三年拿最佳男演員」。(大四沒有參賽機會)
  正是由於在劇場認識一群為藝術犧牲奉獻的朋友,我看到他們的人生抉擇,而我才會深刻體認到他們的執著是相當可敬,進而反思自己所要的人生是什麼?第一次正式上場前的怯場讓我知道其實我不適合舞台,我比較適合講台,我應該走學術研究的路子,而我也喜歡這條路。如果沒有繞著一大圈,我不會如此肯定自己的選擇。如果重來一次,我依舊願意這樣過。


【百科全書式的閱讀這個世界】
  大二修大春老師的現代小說課,在最後一堂時老師贈給全班同學的一番話是:「如果將來你有一份維持基本生活的工作,還有對閱讀保持熱情,對這世界保持高度的好奇心,恭喜你,你是十分幸運的人。要是你還有非寫不可的創作衝動,恭喜你,你是非常幸運的人。」事後,我在舊書攤找到一本大春老師早年絕版舊書,上有一篇舊文章,正好寫在我出生的那一年,這時間的交錯感十分微妙。當時我將那篇文章一字一字重新keyin到電腦。至今我始終認為這篇文章值得偶然拿起來讀一讀,想一想,對於開拓一個中文系學生,甚至可以說身為一個人對於這世界的視野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我怎樣讀百科全書?〉

文/張大春

【現代人之所以不讀書,其實是因為喪失了對客觀知識的純粹好奇;而這種「純粹好奇」正是引發人們讀百科全書的一個起步。一旦由此開始翻閱百科全書,其中樂趣便隨著一個又一個的疑問伸展開來,使人幾乎欲罷不能。】

坦承自己不愛讀書、不想讀書、或者因為讀書沒有用而不讀書的人似乎理直氣壯得很,那些經常把「畢業之後就沒有碰過書本」之類的話掛在嘴邊的社會中堅在這樣說著的時候,往往喜歡強調自己生活、事業等領域的忙碌,所以「忙得沒時間讀書」的意思其實在揄揚忙碌的價值!相對地,「不讀書」正是支持「忙碌於生活、事業」的有力藉口。於是曾經為取得一紙文憑而讀過一點書的人,便更能言之鑿鑿地將讀書寫作當作過河之後的可拆之橋,登岸之後的可捨之舟。書之「工具性」「階段性」「策略性」於焉昭顯。

除非我們能替讀書找到一些令腦容量漸小的現代人心動的說詞—如「讀出健康來」「讀出苗條來」「讀出美麗來」「讀出長壽來」之類的甜言蜜語,作為誘力,否則讀書絕計不可能成為大眾生活中一個「既是手段、又是目的」的活動。

【你知道哥倫布是哪裡人嗎?】

撇開那些有實際功能的讀書活動(如:減肥、美容、汽車保養或選購、蒔花餵魚……)不說,現代人之所以不讀書實則有一個根柢性的原因:喪失了對客觀知識的純粹好奇。

讓我們來看一個淺近的例子,以之說明「對客觀知識的純粹好奇」是如何產生以及如何利用的。

一九九二年即將到來,對當今的歐洲人(尤其是西班牙人)而言,這一年別具意義:它是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之行的五百週年,歐洲擴張的榮耀和罪惡、驕傲和虧負、勝利和挫敗、成就和災難都可以在這五百年的回顧中得到某些發現。正忙著清理統/獨糾葛、國家認同、朝野抗爭的台灣人不會也不必像歐洲人一樣對「重識哥倫布」產生什麼興趣:萬一有人產生這樣的興趣,我們就姑且稱之為:對「哥倫布以及爾後的歐洲擴張史」之類的客觀知識有了「純粹的好奇」。

這種好奇可以藉由下列幾個疑問的形式而產生、而持續——

一、哥倫布是哪裡人?(答案是義大利人)
二、支持哥倫布航行的是什麼人?(答案是西班牙卡斯提拉王國的伊莎貝拉女王)
三、為什麼一個西班牙半島上的王國會支持一個義大利航海家,組織一個三艘遠 洋船艦的探險隊伍去尋找一條在當時可能並不存在的航線、或是一塊在當時並不為人所知的陸地?(答案之一是西班牙與葡萄牙爭奪海外擴張宗主權)……。

這樣的問題可以一直不斷地問下去,每當這種「純粹的好奇」被滿足(尋獲答案)之後,我們立刻就會產生新的問題。質言之:如果在上面的例子裡一、二兩個問題還沒有找到答案或根本不曾提出,第三個問題的答案甚至問題本身就根本無從產生。

【問題牽引問題,樂趣自在其中】

在實際的生活和事業裡,身為現代人的台灣人可以大言囂囂地說:「哥倫布干我屁事?」「發現美洲干我屁事?」當然,他也就忘了當年哥倫布流傳給後世的一則小故事:那個如何使一個雞蛋站立在平滑桌面上的故事。哥倫布在蛋底打了個小洞的事之於哥倫布的生活、事業顯然未必有什麼「實效」「實用」「實利」,然而此人至少提出過這樣一個純屬好奇的問題:「如何使一個雞蛋站立在平滑的桌面上」,並且為這個問題找到了一個答案。

「純粹的好奇」在帶給吾人某些答案的同時也帶來了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新的問題」。我個人在讀書活動中常常為這種「問題牽引問題」的誘惑而愉悅,其實是基於某些難以啟齒的原因,比方說:我明知讀書無法使我免於疾病,讀書亦不能除我小腹積油、讀書變化氣質之說也不能使我禿髮再生或皺紋平復,讀書更不能使我活得比高加索人瑞更為久長;正因讀書之「實效」「實用」「實利」於我無關,我便只能在「尋找答案/發生問題」的循環演繹之中另謀樂趣。

【讀百科開發了織造問題的能力】

讀百科全書是建立這種「純粹好奇」之樂的起步。下面是一個具體的例子:

我隨手揀出一冊百科全書,任翻一頁,任選一條:這一條的條目是:「恰爾達什」。解釋中說這是一種匈牙利宮廷舞蹈,也簡單地描述了它的音樂、節奏、源起等等,甚至還提到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中寫了類似此一舞曲的音樂。

在整個內文裡最能引起我興趣的是「經由吉普賽人演奏」一語:我早就想知道吉普賽人到底是什麼路數了。於是我再查「吉普賽」條。書上告訴我:吉普賽人是淺黑型的類高加索人,原居印度北部,經過屢次遷徙,於十一世紀到達波斯,十四世紀到東南歐,十五世紀到西歐……。

在千餘字的介紹之中,最能引起我興趣的是他們所使用的語言——一種與北印度現代印歐語密切相關的吉普賽語。於是我直接找到下一條「吉普賽語」,又發現新的問題:吉普賽語(除了印度語之外)的主要詞彙來源是伊朗語、亞美尼亞語、希臘語和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拉夫諸語。這又使我對伊朗語(也就是當年何梅尼罵雷根用的那種語言)產生了好奇。那麼,再查「伊朗」條……。

如此輾轉相生,一日讀上五條、十條,是非常簡單平易的事;從一條「恰爾達什」串出,不出五步,我居然可以走到「兩伊戰爭」之中,其間往來求索,亦極自由。逐條寓目之後,視需要夾以籤條,注別顏色,日後翻揀,自成系統,就更為省時省力了。

對我而言,讀百科全書猶如練外家拳蹲馬步的式子一般,雖說拆打搏擊時派不上用場,至少在靜心養氣練步站樁的基本操習之中,我知道「純粹的好奇」是一種至樂,它讓我發現客觀知識即使未必是為解決實際困難而設,卻開發了我織造種種問題的能力:有了這樣的能力,答案俯拾即是。